熊順美
一、以技能大賽要求為導向編寫新教材
服裝行業(yè)是時尚的職業(yè),服裝款式千變萬化,教材的編寫永遠跟不上服裝發(fā)展的步伐。如2007年江蘇省技能比賽的款式是由基礎款式演變而來的,利用書本所學繪圖技巧也能表現(xiàn)出結構要求,但到了2013年,比賽所用款式變化已無法用平面圖繪制,書本上就更沒有了。所以,教材的編寫一定要與時俱進,貼近生活,貼近市場。教師除了教規(guī)定的基礎教材,還要探索出適應大賽、與產業(yè)需求相對應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參考大賽考核內容,再結合歷屆畢業(yè)生的追蹤反饋信息,編寫出實用性、針對性強的校本教材。同時校本教材要結合職業(yè)中學的教學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以項目為單位編制,并采用活頁紙收集整理,便于今后的及時更新和修改。
二、實行“項目式”“模塊化”教學
“項目教學法”就是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被動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造了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xié)作、探索創(chuàng)新的新型教學模式。在項目教學法的具體實踐中,教師必須根據實際重新組織教材,實施“項目式課程設計”,要求項目目標明確,知識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實踐操作分步到位,技能訓練不斷強化。在項目化教學中,教師是向導和顧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新知識,掌握新內容;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獨立完成項目把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不僅提高了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技能,而且又在教師有目的地引導下,培養(yǎng)了互助合作、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
同時,對諸多服裝專業(yè)職業(yè)崗位進行職業(yè)分析和界定,設計以能力為本位的模塊課程。從崗位的職責和任務出發(fā),了解并分析服裝企業(yè)對初、中級技能型人才的實際要求,特別是制板、裁剪、工藝、質量檢驗等實際需求量較大的技術人才的具體要求,根據這些具體要求,確立具體崗位應具備的職業(yè)專項能力,以此為基礎進一步調節(jié)實際教學的內容、形式和方法,幫助不同特長和就業(yè)方向的學生掌握不同的專業(yè)能力和素養(yǎng)。
三、采用多媒體等先進教學設備輔助教學
借助多媒體而改進的教學方式可以采用:借用屏幕,將理論和款式圖、成品樣衣展現(xiàn)在同一個平面上,將直觀形象圖和抽象理論結合,使學生理解服裝結構制圖的系統(tǒng)理論知識;運用短視頻、錄像等,播放知名服裝設計師的演講、制作過程,讓學生對服裝結構制圖實際操作和今后的工作有初步的了解,能夠及早為自己做好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通過幻燈片或圖片,展示國際知名設計圖或特色成品衣,使學生對優(yōu)秀作品有較為直觀的印象。此外,多媒體還能根據學生接受程度,適當重播、緩播或快播教案內容,突出重點和難點。
在實際的操作訓練過程中,教師采用案例分析和示范操作等手段進行教學,建立“部位操作、整體把握、藝術造型”一體化實踐教學體系,即運用多媒體直觀再現(xiàn)了從服裝部位小綜合到服裝整體綜合到藝術造型大綜合的漸進過程。在實踐教學中做到訓練與培養(yǎng)能力相結合,強調立體造型思維,突出方法的應用,堅持“從實踐中提出問題,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方法,有效調動了學生的設計、打板、制作的興趣和主動性,為學生的個性化培養(yǎng)提供了空間。
四、采取多角度、全方位的立體評價方式
中職服裝專業(yè)實踐教學的訓練是以技能項目為單位進行的,是以掌握服裝專業(yè)技能為目標,因此實踐教學的考核也要圍繞單個項目的考核來進行。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考核重點是考查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實際操作能力,每當學生努力完成一項成品,不論成品質量的好壞,總是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作為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積極參與的態(tài)度表示贊賞,然后對具體的作品具體分析,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幫助他們提高思考分析與實踐能力。評價的方式有多種,可以采用學生自評、互評、教師的點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如成衣還可以用模特展示的方式進行款式、造型、結構、工藝處理等全方位的立體點評?!?/p>
(作者單位:江蘇省宜興市和橋中等專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