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朱健
汽車的發(fā)展特點 映射出各國獨特的文化底蘊(三)
——從單一載貨到多用途的卡車
文 朱健
迎親不用昂貴帥氣的寶馬、奔馳,也不用中國傳統(tǒng)的紅頭大馬和轎子,多地街頭出現(xiàn)由大卡車組成的迎親車隊,引來市民的圍觀、拍照,迎親車隊被網(wǎng)友稱為“史上最酷的迎親車隊”。
卡車只是載重汽車的習慣叫法,它是運載貨物和商品用的一種汽車。在人們印象里,卡車都是冷冰冰的重型機械,而經(jīng)鮮花和彩帶裝飾的卡車,再掛上喜慶的頭銜,卡車完全顛覆了呆板形象,增添了人文氣息。
卡車的正式名稱為載重汽車,世界上第一輛卡車由德國戴姆勒汽車公司在1896年制造,就是用于運輸貨物。由于能夠方便快捷地運送貨物,于是各國開始研制自己的卡車,使得卡車也帶上了各國特有的風格。
1900年,亨利·福特制造了他的第三輛汽車,這是一輛卡車。從此,福特便與卡車結下了不解之緣。如果說福特是美國汽車業(yè)的精神領袖,那么皮卡(pickup)就是福特的靈魂。1948年,福特的F系列皮卡問世,作為戰(zhàn)后推出的第一代皮卡,福特F系列從此開始了其半個多世紀的皮卡傳奇。在1995年,福特F系列的產(chǎn)量就已經(jīng)超過了大眾甲殼蟲。
最早的福特皮卡看上去更像是重型卡車的迷你版,長長的前鼻,隆起的發(fā)動機罩與散熱格柵和前翼子板涇渭分明,沒有任何線條上的過渡,樣子與我們在電影里看到的雷鋒開的那種解放牌大卡車(CA-10)的模樣無異,只是個頭縮小了。直到1948年,福特才對其皮卡進行了一個外形上的全面改造,使它們具有了順滑的輪廓線、開闊的車廂和像轎車一樣的一體式擋風玻璃,這便是第一代 F系列皮卡,其中包括載重量半噸的F-1,載重量3.5噸的F-2和“大力水手(Heavy Duty)”F-3。動力配備分別是能提供95馬力的3.6升直列六缸發(fā)動機和100馬力的3.9升V8發(fā)動機,盡管這與配備最小功率V6 引擎的福特最新輕型皮卡F-150 相比都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但在當時卻已算得上是動力充沛。除了外觀上的全面整容,不得不提的就是那兩顆強勁的心,那款直六引擎被新牛仔們譽為“馬拉松冠軍”,而V8那款則被譽為是“動力之王”。
福特F系列皮卡的外表從灰頭土臉到愣頭愣腦再到剛毅精致,動力從馬馬虎虎到遒勁生猛,皮卡外表越來越像紳士,但內里卻是一塊塊實打實練出來的“疙瘩肉”。美國人對皮卡的喜愛可以說是與生俱來,這與其社會和自然環(huán)境以及人們的生活方式有關,但皮卡本身也有不少綜合性的好處,它兼具了私家車和工作用車的雙重特性。
但是,皮卡也參加一種特殊的比賽,那就是美國每年舉辦的大腳怪(Big foot)比賽。這些怪物卡車配備超大輪胎,霸氣的造型讓很多美國人為之瘋狂。當然,只有那些真正給力的卡車才能拿到冠軍。
根據(jù)用途,卡車可以開發(fā)出多種功用。例如,消防車、水泥車、集裝箱車、吊車等,都用卡車改裝或借用卡車底盤生產(chǎn)。
最早的消防車:有記載的世界上最早的消防車,是1518年受德國奧格斯堡市的委托,由裝飾工安東尼·布拉特納制造的。1898年10月,在凡爾賽舉行的法國重量車比賽大會上,展出了法國里爾坎比埃公司制造的世界上最早的消防車。
最大的載貨汽車:福特公司加拿大分公司生產(chǎn)出一種巨型“大力神式”載貨汽車,車長20.5米,寬7.75米,自重250噸,可以裝載600噸貨物,發(fā)動機功率為2425千瓦(3300馬力),共有10個車輪,每個車輪高3.5米。
最大的搬運汽車:美國搬運土星5號火箭的搬運汽車,長35米,高6米,自重2700噸,當它載運土星5號火箭時,總重量為5400噸,只能以1.6公里的時速緩慢地把火箭運往發(fā)射場。
最多車輪的汽車:意大利制造了一輛載重量為3600噸的汽車,有1152個車輪,牽引部分有8臺發(fā)動機。該車由電子計算機操縱,通過傳遞器,能反映每一瞬間汽車重心移動和道路的特點。
隨著卡車的發(fā)展,各種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使得卡車的設計更加合理和先進。例如,原來轉動方向盤很費力,轉向助力裝置的應用使得方向盤操作起來就非常輕便。
來自好萊塢的尚格·云頓曾以一字馬、360°回旋踢橫掃動作電影界,創(chuàng)下了歷史性的輝煌。但這位藝高人膽大的動作巨星放棄了以往的武術對打方式,而選擇在兩輛沃爾沃FM卡車之間,以完全不一樣的形式展示他的歷史性標志動作??ㄜ囋诘管?,尚格·云頓卻仍能穩(wěn)穩(wěn)地完成了一字馬動作。
要完成這歷史性的畫面,這得多虧沃爾沃動態(tài)轉向系統(tǒng)的幫助。沃爾沃動態(tài)穩(wěn)定系統(tǒng)通過在轉向柱上安裝先進的電機、在重要位置安裝傳感器,徹底顛覆了以往的轉向技術概念。動態(tài)穩(wěn)定系統(tǒng)在高速環(huán)境中,能為卡車夠提供無與倫比的方向穩(wěn)定性,而在低速環(huán)境下,僅靠一根手指就能輕松穩(wěn)定卡車方向。
開欄語
從本期起,本刊新增《東方講堂》專欄,邀請北京警察學院柳實教授從上車前檢查、開車門、調座椅和后視鏡、行車環(huán)境判斷等細微之處,給大家提個醒。本期刊登的是柳實教授關于車前檢查以及秋季行車的注意事項。
柳實,北京警察學院教授、警務車輛特種駕駛技戰(zhàn)術課程負責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客座教授。柳教授多年從事警務特種駕駛培訓工作,2008年,其參與創(chuàng)建的“警用汽車特種駕駛技戰(zhàn)術”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工作之余,柳實教授還主編了《北京機動車駕駛員服務手冊》、《警用汽車特種駕駛技戰(zhàn)術》、《2008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志愿者駕駛員安全行車手冊》等書,并常年為北京電視臺和北京廣播電臺相關節(jié)目講授汽車駕駛技巧和安全駕駛思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