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超
摘要:加強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教學,促進學生進行有效學習,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課堂學習效率已經成為我們探究的問題。信息技術學科教師明確信息技術課開設的目的,精心制作教學設計,提高個人素質,這對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效率的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信息技術 ; 教材分析; 過程分析 ; 個人素質
信息技術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目前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和認可,它的發(fā)展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而對于推廣這項技術的廣大教師則是一個挑戰(zhàn),學科知識更新快、學生知識水平差異大,都給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
因學科的特殊性我們不能照搬其他學科的教學模式實施教學,必須對本學科的方方面面重新審視,進行認真的思考、完善,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
一、課程與教材分析
1. 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目標
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熟練使用計算機快速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利用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奠定學生應用計算機技術自主學習的基礎。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和實用性很強的學科,它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是與其他學科全然不同的一門新興學科,具有很強的綜合性,涉及眾多的基礎學科和邊緣學科。信息技術技能將成為當今高中生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信息技術也將會成為高中生終身學習所必備的工具。
2. 教師要善于駕馭教材并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就同一個地區(qū)而言,由于不同層次學校的信息技術裝備條件不一樣,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特別是計算機的掌握和應用存在著極大的差異。同一本教材,同一個班級,有的學生對教材的內容及操作已很熟悉,但還有學生甚至連開機、關機都不會。如果照顧多數(shù)學生,教師只能從基本的開機、關機學起,那么在現(xiàn)階段落實教學目標將有很大難度。"零起點"問題的確困擾了不少老師,用不用現(xiàn)有教材,老師們感到進退兩難。
其實,教材只是教學資源之一,教師要結合網(wǎng)上、報刊雜志上優(yōu)秀的案例資源駕馭教材,同時要善于運用分層教學策略實施教學,讓不同起點的學生均能得到發(fā)展。如果在實施分層教學時,讓學生互相幫助對教材內容進行自學,不僅能讓自己解放出來,還會培養(yǎng)學生使用教材的習慣和能力。
二、教學過程分析
1. 合理分配課堂時間
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許多的問題、思想、創(chuàng)新只能在操作過程中產生。我們的課堂上教師的"講"要少下來,"練"要多起來,我們只能是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在學生相互討論未果的情況下,并且在教師指明解決的途徑、方法后,學生還是一知半解時,才可以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學識與才華。課堂應該是讓學生充分學習,適當展示學生自己的能力的地方。簡單的知識點可以一帶而過,對于共性的問題,教師重點強調和點撥就可以了。
教師不要做講師,方法比知識更重要,信息技術課從根本上說是一門技術課、操作課,我們要讓學生得到的不僅僅是那"標準的操作步驟"。我們的目光不能僅從"操作步驟"入手。要是這樣,我們教師也就沒有什么存在的價值了,只要找一些專家、學者再編一套教材解讀就行了。我們教師之所以存在,因為我們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與引導者,我們是在與學生一起分享學習的快樂!
2. 正確把握對學生的鼓勵和批評
在教學過程中,很少有教師對學生提出批評性意見,而是籠統(tǒng)地以"非常漂亮"、"非常好"之類的贊揚來評價學生。這是不可取的。高中生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和判斷能力,教師的評價會影響學生的評價能力的培養(yǎng)。我們首先應看到學生任務完成的情況,然后引導學生思考作品具體好在什么地方,不足在何處及如何改進等。
在計算機中要完成同一個任務可以有很多方法,但許多教師為了按照教案上既定的教學程序進行教學,對學生提出的方法沒有及時的鼓勵和采用,這正失去了一次幫助學生發(fā)散思維的好機會,限制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自主探索和運用最佳的方法解決問題是學生終身發(fā)展所必備的能力之一。教師應鼓勵不同層次的學生探索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這樣即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讓學生選擇最佳方法的能力。
三、教師個人素質的提高
信息技術教師的任務很重。因為在某種程度上,信息技術教師不但要專業(yè)知識過硬,還要整合其他學科的學習,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yǎng)和行為規(guī)范。
1. 加強基本功
信息技術教師是學校信息技術的指導者和推廣者,要不斷學習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吸取新的理論知識。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開展信息技術教學研究,提高自身業(yè)務水平。在講授新課時,有不少教師對新課的引入缺乏新意,甚至個別教師引入不當;有的教師上課缺少激情和感染力,以至于學生對提出的問題沒有積極反應;有的教師不注意規(guī)范自己的語言,如把移動鼠標指針到某處,說成把鼠標移到某處,甚至產生科學性錯誤,如快捷菜單說成下拉菜單,子菜單和命令不分等。要讓學生愛上信息技術課,教師要講究一定的上課藝術或策略,盡量讓語言簡練、清晰、規(guī)范、有親和力,不能過于隨意。
2. 熟練運用多媒體
信息技術教師同時也是學校中各種教學媒體應用的先行者。在信息技術課堂上,更應有理由恰當?shù)亟柚襟w輔助教學。如果說授課教師在用各種軟件制作多媒體課件方面還值得肯定的話,在其他方面的意識就有些差強人意了。在授課過程中,有些教師聲音很小,難以控制課堂,卻不知運用話筒。這些問題都需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3. 高尚的職業(yè)道德
教師的職業(yè)道德,是教師道德生活的重要行為準則。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是否具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不僅對于一代新人的成長、對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有重要意義,對于轉變社會風氣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一個合格的信息技術教師的職業(yè)道德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要有熱愛教育,甘做鋪墊的奉獻精神 。二是要有嚴格要求,真誠關愛學生的師德情感。三是要有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的師德風范。
(作者單位: 遼寧省朝陽市第二高級中學 12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