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飛
摘 要: 英語導學案是推進高效課堂教學進程的必然產物。作者根據多年教學實踐,談談對導學案在使用過程中的一些真實想法,希望對導學案編制的不斷完善和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有所幫助。
關鍵詞: 英語導學案 構成 設計 注意問題
江蘇省高郵市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已經推行三年有余,全市的老師們經歷了認識、推進、提高、深化幾個階段。隨著模式的不斷深入,老師們對高效課堂的理解在一次次地加深。導學案的出現(xiàn),是推進高效課堂改革進程的必然產物,代表著新的教育模式的來臨。經過這幾年對導學案的使用,筆者想法頗多,感觸頗深。
一、什么是導學案
老師們都認為導學案這個名字起得很好,這三個字很好地詮釋了它的功能和作用?!皩А本褪侵笇?,導學案就像旅游時候的導游圖,帶領學生從入口進入,隨著老師指導的標志牌,經過自己的努力和同學的幫助,自己找到最后的出口,完成課程的預習,這就是“導”的作用?!皩W”指導學案為了方便學生學習而設計的,為什么方便學習呢?因為在制訂導學案的時候,會給學生設置了一些梯子,本來坡度非常大,我們把坡度變小,把大的問題化成小的問題來做?!鞍浮本褪且环N方案,就是學生學習的時候的方案。
二、導學案的構成
(一)預學展示。預學是指學生課前自主學習,注重獨立、自主,通過完成具體的預學任務,形成對本課學習目標和內容的初步感知。預學任務的設計應該緊扣本課的知識目標,注重基礎知識點。教者通過課前批閱(或選擇性批閱)了解學情,上課時,通過學生互閱、組長批閱、投影展示、板演、口頭交流等多種形式進一步了解學情。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討論本課的學習目標,使學生心中有目標,學習有方向。最后教者和學生交流并呈現(xiàn)學習目標。
(二)自主合作。這是信息輸入環(huán)節(jié)。通過和學生的自由交談、情境的創(chuàng)設或者預學中出現(xiàn)的共性或典型問題導入新課,此環(huán)節(jié)注重教者對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把個體探究、兩人合作、小組討論等學習活動有機地結合其起來,形成“活動—操練—再活動—再操練”的任務鏈,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鼓勵學生大膽展示,及時授“星”,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把課堂學習不斷推向高潮,使學生在多樣化的學習中實現(xiàn)學習目標。合作討論活動的設計應自然,不能生硬和做作,每節(jié)課至少有兩個討論點。
(三)技能訓練。這是信息輸出環(huán)節(jié)。教者引領學生化解通過學習活動而獲得的知識目標,并對本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進行拓展延伸,教者要繼續(xù)組織學習活動,通過口頭、筆頭等形式的練習鞏固學習成果,同時實現(xiàn)技能目標,繼續(xù)鼓勵學生大膽地展現(xiàn)自我,秀出能力,及時加“星”。這是讓學生領悟學習方法技巧的過程。
(四)總結提升。這是一節(jié)課的點睛之處。教者要引導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和學習方法進行概括總結,同時要精心設計問題,讓學生思考或討論,努力實現(xiàn)情感目標。
(五)當堂反饋。這是一節(jié)課的落腳部分。應體現(xiàn)對學生本節(jié)課三維目標達成度的考查,讓學生獨立完成當堂反饋部分的練習,通過當場批閱(教者選閱,投影展示,學生互評等)了解學情,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查漏補缺,歸納點撥,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進行整合升華。
(六)課后反思。這是一節(jié)課的后續(xù)部分。教者應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得失進行自我反思,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及組織進行回顧,對學生當堂學習效果進行評價,為今后的教學活動提供參考,切忌簡單空洞,力求深刻到位。
三、如何設計導學案
設計導學案之前,學校英語組的老師會在市局組織老師編制的導學案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復備,結合本校學生實際,提煉出具有本校特色的“知學、預學、互學、導學、檢學”五學模式,使之更趨完善,并確定幾大板塊。為了各個板塊之間的銜接,我們特別注重環(huán)節(jié)設計,比如說導學新知,從便于學生自主學習入手,以“目標明確”為原則,通過問題、習題、方法指導、思路提示、需要的習慣、需要收集的資料等進行安排,目的是使學生借助導學案,利用教材等多種資料進行有效的學習。課前進行預習,為課中準確確定學習目標,實現(xiàn)師生、生生等深度交流奠定基礎。
四、編制導學案需要注意的問題
1.導學案的服務對象是學生,要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一切從有利于學生學習實際的方面出發(fā)。2.教材是學生學習的媒介,教師應該吃透教材,緊緊圍繞新課改的要求,把握重難點,研究教法學法,探尋規(guī)律,為導學案的編制打下堅實基礎。3.編制一份高質量的導學案是一節(jié)課能否成功的關鍵,它能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作用。老師在編制時必須要言簡意賅、直擊要點。何時點撥、何處點撥、點撥什么都要了然于胸。4.目標要落實,導學案要圍繞單元教學要求,要課課有目標。整個學案必須以學習目標為中心,根據目標的落實設置學習環(huán)節(jié)和學習過程,所有的導學環(huán)節(jié)和當堂檢測都必須與學習目標相吻合。5.應根據不同的課型編制不同的導學案,如新授課、復習課、作文課、專題輔導課、試卷評講課等。
以上是筆者對與英語導學案相關問題的看法。導學案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必定有其自身不斷發(fā)展完善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遇到問題是在所難免的,教師只有平時多注意觀察、思考和積累,發(fā)現(xiàn)問題并想辦法解決,才能使導學案越做越好。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
[2]張麗華.淺談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J].北京:中國校外教育,2011(11).
[3]鄭輝.新課改下英語教學中對“新”的一點體會[J].學苑教育,2010.
[4]高慎英,劉華良.有效教學論[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