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霞
【背景】
眾所周知,教學活動是師生之間的雙邊活動。現(xiàn)在,有一些教學活動仍成為教師的個人表演,這種“權力主義”的模式,不僅不能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和活力,反而會壓抑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這和當前倡導創(chuàng)新教育、追求提升人的創(chuàng)造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精神是背道而馳的。
新課改標準下數(shù)學教學過程的核心要素是加強師生的相互溝通和交流,倡導教學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因此,數(shù)學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而互動必然是雙向的。我所教的班級是個藝術班(美術專業(yè)),學生整體基礎較差,僅有個別學生數(shù)學學習成績還不錯。
下面是我參加一次公開課評比的經歷,在課堂活動中,學生積極互動,出現(xiàn)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狀況,這對我的考驗很大,但這堂課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具體過程】
我公開課的課題是第一輪復習“函數(shù)的性質——單調性”
本節(jié)內容以函數(shù)單調性的概念為線,概念的研究經歷了從直觀到抽象,從圖形語言到數(shù)學語言的過程,體現(xiàn)了數(shù)形結合和幾何直觀的思想。函數(shù)的單調性既是一個重要概念,又是函數(shù)的一個重要性質,它在解決函數(shù)的值域,最值,不等式以及比較兩數(shù)大小等問題中有著廣泛應用。所以,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就是形成增減函數(shù)概念的形式化定義。
根據(jù)慣例,我一夜奮戰(zhàn),精心設計了一個教學計劃,教學過程如下:
1.定義
一般的,設函數(shù)f(x)的定義域為I:如果對于屬于I內某個區(qū)間上的任意兩個自變量的值x1、x2,當x1 如果對于屬于I內某個區(qū)間上的任意兩個自變量的值x1、x2,當x1 2.判斷單調性的方法 (1)定義;(2)圖象;(3)奇偶性;(4)復合函數(shù);(5)導數(shù)。 3.題型 題型一:求函數(shù)的單調區(qū)間 例1.(1)y=x-2 ?圯 y=-2x+1 (2)y=x2+x-2 ?圯 y=x2+x-2 x∈[-3,3] (3)y=|x2+x+2| ?圯 y=|x2-4x+3| (4)y=log2(x2+x-2) 問題就在講到這道例題1(3)的時候出現(xiàn)了:有個學生提出這題和《數(shù)學之友》第17頁第3題很類似,但那道題后面還有一道題自己不會做。當時我心里一陣緊張,因為這道題是我準備去掉不講的題目。題目如下: 已知函數(shù)f(x)=|x2-4x+3|. (1)求函數(shù)f(x)的單調區(qū)間和其增減性; (2)求集合M={m|使方程f(x)=mx有四個相等的實根} 第一小題和剛剛前面講的例題類似,關鍵是第二小題難度 不小。 當時,我腦子里在做激烈的斗爭:講還是不講?講的話可能班上可能大部分同學不能真正掌握,不講的話又沒法和學生交代??紤]時間沒那么多,下面還有那么多老師在聽課。只有硬著頭皮上了。想想講了看看吧。 解:(1)略 講完第一題后學生反應還不錯,也許因為有了前面幾道題目的鋪墊,求單調區(qū)間比較熟悉了。 到這個時候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只能開始講第二題: (2)令函數(shù)g(x)=mx,則恒有g(0)=0 作出函數(shù)f(x)的圖象, ■ 可知f(x)的“主體部分”都在第一象限 當1 在此區(qū)間上使g(x)=f(x)即-x2+4x-3=mx,則有x2+(m-4)x+3=0. 當相切時,有(m-4)2-4×3=0 解得m=4-2■ 所以可知,當時0 M={m|m∈(0,4-2■)} 講完第二題后,學生的反響比我預料的好很多,圖像畫出來之后,很多學生都開始嘗試從圖形找直線和曲線相切的情況。后來又有一個學生提出第二小題還可以用導數(shù)的方法來做(這個又是第二個意外情況)。到這個時候,我已經沒有辦法再考慮教學計劃能不能完成,只能將計就計。嘗試用導數(shù)的方法求解,設出切點(x0,-x0+4x0-3)得到等式: -2x0+4=-■ x0=■ 從而得到臨界狀況下的斜率,進一步得到m的取值范圍。學生的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了。整個課堂氣氛出奇的好,這是我萬萬沒有想到的。因為這一“意外情況”的發(fā)生,基本后面原先教學計劃內的內容都沒來得及講。但學生積極地參與到了課堂中,也許這不是一節(jié)很成功的公開課,但很意外的在這次公開課評比中得到了二等獎,也許這是考驗教師應變力的一個機會。 【反思】 雖然,最后我還是意外的獲獎,但這堂課帶給我許多思考,評判一堂課成功與否的標準究竟是什么?新課改標準下數(shù)學教學過程的核心是加強師生相互交流和溝通,倡導教學平等,建立民主合作的師生關系,營造學生之間合作學習的良好氛圍,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但當師生互動遇到“意外情況”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處理才比較合適?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以強大的心理來面對隨時可能出現(xiàn)的挑戰(zhàn)。面對每次可能出現(xiàn)的“意外情況”要冷靜面對,迅速做出決策。 古人云:“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笨梢姡膛c學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兩者達到水乳交融的境界,教學的整體效益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來。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師生間的情感交流,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中與學生互動,采用啟發(fā)式、開放式、研究式的教學方式,將會達到“教學相長”的境界。 ?誗編輯 鄭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