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艷云
《思想品德》課可以系統(tǒng)地對學生進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馬克思主義常識教育,是中學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徑。它對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從這個角度來說,上好思想品德課顯得尤為重要。在多年的教學中,我不斷嘗試,改進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做到:
一、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興趣
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特點,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情境。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之中,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激活思維,使其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近年來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從教學內容、版面設計、語言風格等多方面做了改變,不似以往那種嚴肅的說教式面孔,取而代之的是活潑有趣的畫面、優(yōu)美動聽的語言和與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教學內容。這在增強課程本身的吸引力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針對這一特色,在教學中,我努力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運用多媒體展示相關的教學情景圖,要生動,增強實效;帶領學生編輯小品;在演出的過程中,感受責任、義務;學會禮儀,樹立自信;增進學生間的友誼。這樣,在寬松的學習氛圍里學生學會了知識,培養(yǎng)了興趣。
二、注重感受,培養(yǎng)興趣
理論課如果單純的說教,會讓人乏味。只有讓孩子在學習中感到學習是一種內在的需求時,才會主動地去學習。教學中,恰當?shù)卦O計問題,通過提問,促動學生的求知欲,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課堂講的知識都是和自己息息相關的事情,政治課不單純是圈圈重、難點,背背知識點,而是一門緊密聯(lián)系實際、剖析解決心理問題的課程,從而使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產生學習興趣。事實上,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什么比了解孩子的心理,關注他的心理更有效了。作為老師,多關心孩子內心的呼聲,幫孩子樹立正確的觀念尤為重要,孩子也會在你的關注下,主動親近你,喜歡你,喜歡你
的課。
三、運用手段,培養(yǎng)興趣
皮亞杰提出:“教師不應企圖將知識、觀點硬塞給學生,而應找到能引起學生興趣,能刺激學生的材料,然后讓他們自己去解決?!边\用多種教學手段,觸動學生的內心感受,從而主動學習。當看到城市的立交橋,鄉(xiāng)村樓房林立時,孩子自然會感受到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當五星紅旗伴隨著激昂的國歌在國際賽場升起時,
人們都會肅然起敬,愛國情懷油然而生;將班級學生的照片制作成幻燈片,播放給孩子,看著自己激烈討論學習的情形、動手拼圖為小組爭光的樣子、運動場上為班級努力拼搏的身影,怎么會不關心自己的班集體呢?利用媒體,教學內容得到充分的展示,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多媒體可以傳播大量的數(shù)據、信息,擴大學生的視野,增大課堂密度。讓學生在輕松的感受中學會了知識,增強了信心和興趣。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學習中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熱情,而這些會帶給學生良好的心理體驗,促動孩子成功地學習、成功地做事。
?誗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