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
一、引入時事新聞熱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實踐一再告訴我們,學生不是不愿意上思想品德課,而是不愿意聽那些脫離實際的說教,迎著熱點特別是當?shù)貙W生和社會生活熱點開展教學,既能有效激發(fā)學生思維的興奮點,也能使思想品德課發(fā)揮自身價值。
【教學示例】
在初三《思想品德》的《不言代價與回報》這一框,為實現(xiàn)“引導學生對那些不言代價與回報地履行社會責任的人產(chǎn)生崇尚與感激之情并在生活中以實際行動向這些無私奉獻的人們學習”的學習目標,我以視頻播放的形式引入“最美媽媽”吳菊萍的事跡及“最美女教師”張麗莉的事跡,視頻中感人鏡頭的展現(xiàn)及主人公、相關人的真情敘述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情緒與情感,內(nèi)心受到的熏陶與感染是不言而喻的。
二、彌補教材滯后缺陷,及時反映時代要求
引入時事熱點可以豐富思想品德教材的內(nèi)容,它的豐富性、前沿性、時效性等特點可以彌補教材部分內(nèi)容落后于社會發(fā)展的實際,又保證教材知識的科學性、嚴密性和時代性。
【教學示例】
在初三《思想品德》的《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一框的“世界舞臺上的中國”這一目題中,我布置學生在課后收集當前的一些新聞。這些當前發(fā)生的新聞及時反映了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動態(tài),緊緊跟蹤大眾關注熱點,既彌補了教材事例滯后的局限,又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祖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日益提高,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油然而生。
三、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能力
熱點問題教學是復習特別是初三復習常用的一種策略,是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途徑。例如,近年來,國內(nèi)的食品安全問題頻頻出現(xiàn)。在復習課中,我們可以圍繞以下幾個問題進行材料的收集和學生思維的培養(yǎng)。(1)請你列舉我們生活中存在的食品安全問題。(2)分析這些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3)談談食品安全問題可能侵害消費者的哪些權利?(4)面對種種不法侵害,我們中學生應怎樣加強自我保護?通過對有關食品安全問題熱點話題的收集及對相關問題的探究,既培養(yǎng)了學生收集問題的能力,又提高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有機開展時事教育,提升學生思想素養(yǎng)
當代思想品德課的性質決定了其根本功能是個體的育德功能,或個體的公民思想品德素質的發(fā)展功能。它主要表現(xiàn)為對學生個體的公民思想品德內(nèi)容、要素及其結構和功能形成發(fā)展的影響與作用,實現(xiàn)學生個體思想品德的社會化和個性化。
【教學示例】
以初三《思想品德》的《依法參與政治生活》一框中“依法行使政治權利”為例,我選擇了如下問題作為切入點,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時事新聞材料:2009年元月,馬鞍山市成為我國中部地區(qū)唯一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的城市。為進一步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成果,不斷提高市民文明素質,迎接2012年全國城市文明程度指數(shù)測評,自2012年7月10日,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愛衛(wèi)辦、馬鞍山日報社、市廣播電視臺組織開展了關于投票評選“馬鞍山市民最厭惡的十大不文明行為”活動。
問題探究:請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探討完成下列任務:(1)請選擇“十大不文明行為”中的一種,分析其產(chǎn)生的原因有哪些。(2)為減少或杜絕這一不文明行為,你有哪些好的建議?(3)你打算怎樣把你的有關建議傳遞到有關部門,讓自己為文明城市的創(chuàng)建貢獻一份力量?
建立在這種社會熱點基礎上的探究型學習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又能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公民意識。
現(xiàn)代思想品德課教學應該從“封閉”的教室走向“開放”的社會,從“單一”的課本信息走向“多元”的信息來源。而這一切都在呼喚著思想品德課本與時事新聞緊密聯(lián)系。這需要我們轉變教材觀、學習觀,更迫切要求我們多用時事新聞、用好時事新聞。
?誗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