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新榮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北京 100700)
胃腸道功能紊亂是“營養(yǎng)-代謝”型態(tài)亞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由于精神因素造成的以胃腸道運動功能紊亂為主的證候,而在生物化學和病理解剖學方面無器質性病變,主要表現(xiàn)為胃腸道的相關癥狀,常伴有失眠、食欲不振、注意力渙散、健忘、頭痛等其他功能性癥狀,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1]。隨著社會節(jié)奏加快和競爭壓力的增大,胃腸道功能紊亂患者逐漸增多。正確有效地治療胃腸道功能紊亂對人們的身心健康至關重要,因此筆者進行了越鞠丸加減治療胃腸道功能紊亂的臨床觀察,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就診于我院門診部的70例胃腸道功能紊亂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35例。對照組男性15例,女性20例;年齡23~47歲,平均年齡(34.75±5.53)歲;病程0.5~3年,平均病程(1.85±0.37)年。治療組男性17例,女性18例;年齡20~46歲,平均年齡(35.12±6.34)歲;病程1~3年,平均病程(1.92±0.40)年。2組性別、年齡、病程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功能性胃腸病的羅馬Ⅲ診斷標準》[2]制定的診斷標準,符合胃腸道功能紊亂。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中藥新藥治療痞滿證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制定的診斷標準,辨證屬痞滿之肝胃不和證、脾胃濕熱證、飲食停滯證、寒熱錯雜證和脾胃虛弱證。
不符合中西醫(yī)診斷標準者;器質性胃腸病變引起的胃腸道功能紊亂者,如消化性潰瘍、胃腸道癌變或可疑惡變;患有嚴重的心、肝、腎等原發(fā)性疾病者;孕婦或哺乳期婦女;患有精神障礙性疾病患者;對試驗藥物過敏者。
2.1.1 對照組 口服多潘立酮(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090813087)10 mg,每日3次,餐前15~30 min服用。
2.1.2 治療組 口服越鞠丸加減方:香附、梔子、蒼術、川芎、神曲各15 g。辨證屬肝胃不和證加柴胡、白芍各15 g,陳皮12 g;脾胃濕熱證加茯苓、澤瀉各15 g,黃連9 g;飲食積滯證加焦山楂、焦麥芽、焦檳榔各15 g;寒熱錯雜證加干姜12 g、黃連6 g、姜半夏15 g;脾胃虛弱證去梔子加黃芪30 g,黨參、炒白術、茯苓各15 g,甘草9 g。水煎服每日1劑,每日3次。2組治療14 d,治療期間停用其他胃腸藥物。
2.2.1 癥狀分級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治療痞滿證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痞滿證癥狀分級量化表。
2.2.2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治療痞滿證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療效判定標準。臨床痊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顯效:臨床主要癥狀、體征基本消失,積分減少2/3以上;有效:主要癥狀、體征減輕,積分減少1/3以上;無效:達不到上述有效標準或惡化者。
表1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88.57%,對照組77.43%,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2組療效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下同)
表2顯示,2組治療后癥狀積分較治療前均有改善(P<0.05),但治療組治療后癥狀積分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P<0.05)。
表2 2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胃腸道功能紊亂是一種病因不明的消化道運動功能障礙性疾病,易反復發(fā)作,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其發(fā)病機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與內臟器官感覺過敏及腦腸軸改變有關,其最顯著特征是結腸運動功能紊亂[4]。目前尚缺乏確切有效的治療措施,主要以胃腸動力藥、抑酸藥、改善精神癥狀藥物為主。為提高胃腸道功能紊亂的臨床療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筆者進行了此項研究。
胃腸道功能紊亂屬于中醫(yī)學 “痞滿”、“胃痛”、“反酸”等范疇,其病因復雜,與外邪犯胃、飲食傷胃、情志失調、脾胃素虛等有關,病機總屬中焦氣機不利,脾胃升降失司,基本病位在胃,與肝、脾密切相關。本病辨證當首分虛實,遵“虛者補之,實則瀉之”的原則,虛者健脾益胃,實者疏肝和胃、清熱祛濕、消食導滯,虛實夾雜者補消并用。根據(jù)筆者臨證經驗,結合先賢醫(yī)家闡述及現(xiàn)代藥理研究成果,選用越鞠丸進行靈活化裁施治。越鞠丸又名芎術丸,出自《丹溪心法》,主之氣、血、痰、濕、食、火六郁。氣、血、火郁多責之于肝膽,痰、濕、食郁多責之于脾胃[5]。氣郁可以導致血、痰、濕、食、火諸郁,氣郁也可因血、痰、濕、食、火諸郁所致,其相互影響、互為因果。越鞠丸重在行氣解郁、氣機條暢則血、痰、濕、食、火諸郁自解,故為增強療效,臨床應用時需根據(jù)諸郁的輕重進行加減。方中香附行氣解郁,以治氣郁;川芎為血中之氣藥,善于活血祛瘀以治血郁;梔子味苦性寒、清熱瀉火,以治火郁;蒼術燥濕健脾以治濕郁;神曲消食導滯以治食郁?,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香附具有鎮(zhèn)痛抗炎、抑制胃排空、促進腸道傳輸?shù)淖饔肹6];川芎有鎮(zhèn)靜解痙止痛作用,尚能抑制腸道內多種革蘭陰性菌[7];梔子具有保肝、利膽、促進胰腺分泌、抗菌、抗炎等作用[8]。越鞠丸能夠影響腦中單胺類神經遞質及保護海馬神經元,發(fā)揮抗抑郁作用[9],進而改善患者情緒和胃腸道功能紊亂癥狀。全方配伍暢達中焦氣機、復脾胃升降之常,改善癥狀,提高治療胃腸功能紊亂的臨床療效。
本研究顯示,越鞠丸加減方治療胃腸道功能紊亂的療效優(yōu)于多潘立酮,并能夠改善胃腸道功能紊亂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臨床療效。由于客觀因素的制約,本研究存在小樣本、單中心、觀察周期短等不足,其研究結果有待于進行深入探討。
[1] 孫濤,何清湖,樊新榮.亞健康分類調治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3:53.
[2] 羅馬委員會.功能性胃腸病的羅馬Ⅲ診斷標準[J].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治療,2007,12(2):137-140.
[3] 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134-139.
[4] 王宏,苑廣杰,宋建軍.聯(lián)合用藥治療胃腸道功能紊亂療效分析[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0,8(1):108.
[5] 李斌,張怡,姬培震,等.基于“健脾疏肝解郁”功效的越鞠丸加減治療痞滿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14,20(6):796-797.
[6] 黃凱玲,肖剛,黃建紅,等.香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14,36(3):491-192.
[7] 張翠英,章洪,戚瓊華.川芎的有效成分及藥理研究進展[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4,41(10):2264-2266.
[8] 王志超,楊小龍,張珂.梔子苷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30(2):159-160.
[9] 蔣麟.以越鞠丸為基礎的抗抑郁中藥復方藥理作用及其機理研究[D].成都: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