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志霞
(鄭州市財經(jīng)技師學院,河南鄭州 450000)
《舌尖上的駐馬店》這節(jié)課選自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編寫的七年級信息技術下冊第一單元《編輯高手——Word2003》的第五課《圖文混排》。本課主要介紹了如何在文檔中插入和編輯圖片、藝術字,對文檔進行圖文排版。教材采用的教學案例是:為文章《神秘的海底世界》排版,分別對文檔、文本、背景及插圖進行設置,使其成為一篇圖文并茂的文檔。本節(jié)課的設計思路是在結合原教材知識點的基礎上,結合當下比較流行的電視節(jié)目《舌尖上的中國》,介紹駐馬店的美食,既結合時代信息又與學生的生活相聯(lián)系。將課程內(nèi)容以任務闖關的形式,請學生對《舌尖上的駐馬店》進行圖文混排,在掌握圖文混排的技巧的同時了解家鄉(xiāng)美食。
1.知識與技能
(1)掌握插入和編輯圖片、藝術字的方法。
(2)掌握圖文混排的基本操作方法。
2.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對文檔進行美化和修飾,掌握圖文混排的操作技巧,最終完成作品。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通過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探究精神。
(2)通過對文檔的美化,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
(3)通過對家鄉(xiāng)美食的了解,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圖片的插入與調(diào)整,圖片與文字的環(huán)繞方式。
教學難點:靈活應用各類圖文混排版式。
1.視覺對比,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前段時間有個介紹美食的節(jié)目特別火,叫《舌尖上的中國》,大家看過沒有(學生回答)?
師:這個節(jié)目讓我們領略了各地的特色美食、飲食風俗,讓我們大飽眼福。今天呢,老師也為大家做了一個地方美食介紹《舌尖上的駐馬店》。同學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教師活動:給學生展示兩篇作品(一篇純文字未修飾的文檔,一篇是純圖片),以此進行比較,引入本課題。
師:同學們看了以后感覺怎么樣呢(學生回答)?
師:這兩篇文檔內(nèi)容其實是一樣的,都是介紹駐馬店特色美食,只是純文字呢雖然說得很清楚,可是腦子里還是很抽象;而光看圖片形象是很直觀,但了解得又不具體,而且整體看來這兩篇文檔都不美觀,缺乏美感。有沒有一個很好的辦法讓文檔既實用又美觀呢?有!——那就是圖文混排(引出課題)。
(設計意圖:對兩篇文檔進行視覺對比,讓學生從視覺角度評判作品,純文字和純圖片的作品不僅不美觀而且都有缺點,只有圖文并茂的作品才更能打動人,從而引出本課的內(nèi)容——文檔的圖文混排,挑起學生的求知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闖關探究,獲得新知
師:下面,請同學們通過闖關來為《舌尖上的駐馬店》進行美化修飾,使它成為一篇既實用又美觀的文檔。在完成每一關任務之前都有一個闖關閱讀卡,上面有一些知識提示,請同學們看完之后進行操作,完成第一關任務的同學可以繼續(xù)完成后面的內(nèi)容。同學們在制作的過程中可以各顯才能,運用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纯茨奈煌瑢W能夠又快又好地完成作品(請學生在事先拷貝好材料的學生機上操作)。
第一關:文檔的整體設置(任務:對文檔進行分欄,插入背景圖片)。
闖關閱讀卡:
①分欄設置:選擇“編輯”→“全選”,然后“格式”→“分欄”,彈出“分欄”對話框,在“預設”選項進行選擇“一欄、兩欄、三欄、偏左、偏右”。
②背景設置:選擇“插入”→“圖片”→“來自文件”,插入一幅圖片。選定圖片,右鍵單擊,選擇“設置圖片格式”命令,在“設置圖片格式”對話框中,對“顏色與線條”、“大小”、“版式(嵌入型、四周型、緊密型、襯于文字下方、浮于文字上方)”、“圖片”進行選擇,使背景圖片的插入合適美觀。
第二關:文本格式設置(任務:設置字體類型及顏色,為文檔插入藝術字標題)
闖關閱讀卡:
設置藝術字標題:選擇“插入”→“圖片”→“藝術字”。選定藝術字,單擊“設置藝術字格式”,在藝術字格式對話框“版式”中選擇合適的“環(huán)繞方式(嵌入型、四周型、緊密型、襯于文字下方、浮于文字上方)”。
第三關:為文檔插圖(任務:根據(jù)內(nèi)容為文檔配置合適的插圖)
闖關閱讀卡:
插入圖片:選擇“插入”→“圖片”→“來自文件”。在“素材圖片”文件夾選擇。圖片設置:選定圖片,右鍵單擊,選擇“設置圖片格式”命令,在彈出的對話框“版式”中選擇合適的“環(huán)繞方式(嵌入型、四周型、緊密型、襯于文字下方、浮于文字上方)”。插入圖片后對其大小、位置進行合適調(diào)整。
教師活動:為學生布置任務,巡視指導,讓完成作品的學生充當小老師,幫助同學。
學生活動:學生在提示下完成作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設計意圖:結合學生愛玩的天性與好勝心,將學習內(nèi)容由簡到難設置成闖關任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其積極地參與進來。將新知識點通過闖關閱讀卡呈現(xiàn)給學生,類似于游戲里的“幫助”,讓他們在提示下,通過自我探究完成學習任務。不規(guī)定具體設置類型,讓學生在操作中發(fā)揮個性,結合以前學過的知識,設計個性化的作品。)
3.成果展示,經(jīng)驗分享
學生展示作品,分享經(jīng)驗,教師加以評述指點,對學生給予鼓勵贊揚,并對制作過程中的重難點加以強調(diào)解釋。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以小組形式分享成果,討論交流,選代表發(fā)言。教師總結并對重難點給予解釋。
學生活動:學生以小組形式分享作品,相互討論,小組代表發(fā)言。
(設計意圖:給學生一個相互交流學習、展示自我的平臺。通過相互交流與評價學習成果,有助于學生之間思維與智慧的碰撞;大家一起欣賞作品、交流經(jīng)驗,對知識的理解更容易,形成學生間共同認知的理解,在評價中獲得成就感,以及被同伴認可,也更加激發(fā)了學生的上進心和積極性。)
4.課堂小結,教學延伸
師:通過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圖文混排的基本操作,其實圖文混排更重要的在于“設計思想”,處理文檔時要保持文檔的實用性,更要注重其“藝術性”的設置。除了今天學習的Word,排版軟件還有很多,比如:北大方正、維思、飛騰等,還有國外的PageMaker、QuarkXPress等。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會見到許多優(yōu)秀精美的排版作品,比如報紙、雜志、電子作品等。課后,老師也希望同學們能夠加強這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網(wǎng)絡、書刊或者其他途徑了解更多關于圖文混排的作品,提升自己欣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制作出更加精彩的作品。
教師活動:將相關的學習資料提供給學生(提供幾款軟件或幾個學習網(wǎng)站和一些優(yōu)秀的圖文混排作品供學生欣賞),讓學生能夠在課下繼續(xù)加深這方面的學習。
(設計意圖:課堂的時間畢竟有限,教師給學生們介紹圖文混排相關的知識并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讓學生們能夠?qū)W習延伸到課后,這個環(huán)節(jié)拓展了學生們對排版的認識,使有限的教學得到無限延伸。)
在教學過程中,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教師的引導作用很重要。教師要全方位地把控學習空間方方面面的信息,及時給學生提供指導與幫助。
其次,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探究學習的成敗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學生自身的學習自主性。
最后,給學生及時的反饋與評價。教師作為整個教學活動的引導者與組織者,在課后也要不斷地進行反思與總結,以確保教學活動的順利完成,以期取得更良好的教學效果。
[1]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信息技術七年級下冊[M].河南: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