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華 田玉梅
微創(chuàng)穿刺沖洗引流術治療慢性硬膜下血腫的護理
張金華 田玉梅
目的總結微創(chuàng)穿刺術治療慢性硬膜下血腫的護理經(jīng)驗。方法采用YL-I型微創(chuàng)穿刺針對慢性硬膜下血腫行抽吸、沖洗液化和引流術,術后常規(guī)補液,預防感染,去枕取平臥體位,促進腦組織復張,采取專科護理及預防并發(fā)癥措施。結果本組76例手術治療效果良好,顱內血腫清除滿意,術后未發(fā)生護理相關并發(fā)癥。結論慢性硬膜下血腫患者微創(chuàng)穿刺術后的觀察和有效護理,可以減少術后并發(fā)癥,提高治愈效果。
慢性硬膜下血腫;微創(chuàng)穿刺術;護理
慢性硬膜下血腫是臨床常見病癥,起病緩慢,手術治療效果良好,我科治療76例慢性硬膜下血腫患者,采用微創(chuàng)穿刺沖洗引流術的治療方法,??谱o理取得很好的療效,現(xiàn)總結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科慢性硬膜下血腫微創(chuàng)穿刺術治療的患者76例,男43例,女33例;平均年齡67歲;有明顯外傷史者52例,其余外傷史不明顯;頭痛71例,嘔吐32例,偏癱46例,昏迷9例,雙側瞳孔不等大6例;全部經(jīng)CT掃描確診,右側38例,左側26例,雙側12例;血腫多位于額顳頂部,血腫量80~150ml,平均(120.0±14.2)ml。
1.2 方法經(jīng)CT檢查定位后,選用2cm長YL-1型一次性顱內血腫穿刺針,使用專用電鉆,在血腫最厚層面穿刺,局麻下快速穿透顱骨、硬膜,進入血腫腔,拔出鉆頭,有黑褐色陳舊性血液涌出,待壓力稍減后,擰上蓋帽,連接側管進行緩慢輕柔抽吸血腫,再以生理鹽水反復沖洗血腫腔,同時變換沖洗方向,等量置換,直至沖洗液基本澄清為止,留置穿刺針,接引流袋閉式引流,術后常規(guī)補液,預防感染,不使用脫水劑,采取去枕平臥體位,促進腦組織復張。
76例患者微創(chuàng)穿刺治療手術治療效果良好,術后癥狀改善,顱內血腫基本清除,術后2~3d拔針,住院時間5~15d,平均8d,無死亡病例,亦無發(fā)生腦損傷、癲癇、張力性氣顱、顱內再出血、顱內感染等并發(fā)癥,術后未發(fā)生護理相關并發(fā)癥。
慢性硬膜下血腫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是行鉆顱引流術[1],大部分在全麻下實施手術,術前準備手術時間長、費用高,微創(chuàng)穿刺術清除慢性硬膜下血腫,手術時間短,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實施??谱o理措施減少手術后并發(fā)癥,提高治療效果。
3.1 術前準備向患者及家屬介紹手術目的、麻醉方式、微創(chuàng)穿刺術的優(yōu)點和必要性,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使其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以取得患者及家屬的最佳配合;術前備頭部皮膚,做藥敏試驗,抽血查凝血指標及常規(guī)生化。血壓高者給予降壓處理,躁動者給予鎮(zhèn)靜。床旁備急救藥品、監(jiān)護儀、吸引器及氧氣裝置等;做好術前健康教育,應向家屬及患者介紹手術方法、手術目的、手術適應證、療效及經(jīng)治成功病例,讓患者了解該手術的優(yōu)、缺點,對腦組織損傷輕微,方法簡便實用,以取得患者及家屬的支持與配合。
3.2 術后護理措施術后去枕平臥休息,床腳抬高10~15°,術后補液 2000~3000ml,以促進腦組織復張,頭偏向健側或患側,躁動者架床欄保護,被動約束雙上肢,防自行拔除頭部引流管。病房空氣紫外線消毒,及時更換穿刺點紗布及引流袋,配合醫(yī)生行顱內血腫沖洗時應準確記錄引流量,定時翻身叩背,咳嗽排痰,預防肺部感染。密切觀察病情,注意生命體征監(jiān)測,避免血壓波動,預防術后再度出血。
3.3 引流管的護理注意觀察引流液的質、色、量并記錄,加強傷口及引流管的護理。每日在嚴格無菌操作下及時更換引流袋及敷料,并記錄引流量。嚴密觀察敷料有無滲血,引流量及性質。保持引流管暢通,隨時檢查引流管是否受壓扭曲,避免導管受壓脫出,保持引流管通暢,穿刺針一般保留1~7d,復查CT顯示血腫清除后可拔管。
3.4 并發(fā)癥的護理
3.4.1 血腫復發(fā) 老年患者腦萎縮明顯,術后腦組織膨脹困難,血腫包膜堅厚,硬膜下腔不能閉合或血腫腔內原有血凝塊未徹底清除,均可引起血腫復發(fā),需注意防范[2]。術后不宜使用脫水劑,應適當鼓勵患者多飲水,必要時補充低滲液體,但要注意輸注的量和速度,以防老年患者發(fā)生心功能不全。
3.4.2 顱內積氣 傳統(tǒng)理論認為術后取頭低足高位,可減少顱內積氣的發(fā)生[1];而我科采用YL-1型一次性穿刺針,密封效果好,加之術后采取生理鹽水灌洗、適當補液等措施,僅有18例患者發(fā)生顱內積氣,且量較少,未作特殊處理,1例患者顱內積氣較多,達30ml,在床邊行注射器輕度負壓抽吸后痊愈。
3.5 防治泌尿系感染尿失禁或昏迷者常規(guī)導尿,記錄24h尿量,膀胱沖洗2次/d,尿道口消毒2次/d,嚴格無菌操作,并保持會陰部清潔,觀察尿液的顏色有無異常,定時夾閉導尿管,訓練膀胱收縮能力,一次性導尿管每周更換 1次,一次性硅膠三腔導尿管每3周更換1次,防尿道感染。
3.6 預防褥瘡一般每2小時翻身1次,必要時每小時 1次,并建立床頭翻身記錄卡,有條件的可使用氣墊床、海綿墊等,避免局部組織長期受壓。保持床單清潔、干燥、無皺褶、無渣,大小便失禁者應及時洗凈擦干,患者皮膚不可直接臥于橡膠單或塑料單上,應臥于透氣排汗的棉質中單上,搬動患者時切忌拖、拉、推,適當局部或全身按摩,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預防褥瘡并發(fā)癥。
微創(chuàng)穿刺沖洗引流術是一種治療慢性硬膜下血腫的有效方法,具有創(chuàng)傷小、操作簡便、安全性高、不需要進行全麻的優(yōu)點,費用低,療效可靠,有利于患者和家屬接受,適合在基層醫(yī)院開展。給予正確施治手術治療方法,積極有效的護理,防治各種并發(fā)癥,提高生存質量,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復。
[1] 白治軍,王志揚.慢性硬膜下血腫的手術治療及術后并發(fā)癥防治[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0,13(19):49-50.
[2] 王亞琴,石利平,季小平.慢性硬膜下血腫穿顱沖洗術后護理體會[J].實用心腦血管病雜志,2008,16(10):65.
R473.6
A
1673-5846(2014)01-0372-02
湖北省房縣人民醫(yī)院,湖北十堰 44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