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興梅李愛國甘新平彭 華
(1 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第三附屬醫(yī)院腫瘤內科,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3;2 河南省衛(wèi)輝市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骨外科,河南 衛(wèi)輝 453100;3 河南省衛(wèi)輝市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內分泌科,河南 衛(wèi)輝 453100)
人性化護理在惡性腫瘤患者情緒改善方面的效果觀察
彭興梅1李愛國2甘新平1彭 華3
(1 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第三附屬醫(yī)院腫瘤內科,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3;2 河南省衛(wèi)輝市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骨外科,河南 衛(wèi)輝 453100;3 河南省衛(wèi)輝市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內分泌科,河南 衛(wèi)輝 453100)
目的 研究針對惡性腫瘤患者情緒狀況運用人性化護理后的改善情況。方法 將抽取出于2010年3月至2013年元月間就本院腫瘤科60例惡性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且將其均分為兩組,每組3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患者采取人性化護理方法。之后,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SDS和SAS評分、兩組患者的滿意率、藥物的依從性等。結果 采取人性化護理方法的研究組經過護理干預后的SDS和SAS均高于對照組;滿意率及用藥依從性高于對照組;兩組間的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對惡性腫瘤患者采取人性化護理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消極情緒,增加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在臨床上推廣應用具有積極的意義。
惡性腫瘤;情緒方面;人性化護理
據可靠統(tǒng)計結果顯示,就目前惡性腫瘤已成為嚴重危害人群生命質量的常見疾病,而因造成的病死率位居所有疾病病死率的第二位。惡性腫瘤的診斷和治療作為嚴重的應激源(即生活中面臨的問題),將導致患者出現明顯的焦慮及抑郁等情感反應,進而影響疾病的預后和轉歸,降低患者生活質量[1]。隨著醫(yī)療技術以及護理學知識、理論及觀念的不斷發(fā)展,臨床護理模式也在改變,人性化護理這種全新護理模式應運而生。其護理工作以對患者的生命價值、人格以及個人隱私施以絕對尊重為核心,以創(chuàng)造性、個性化及整體有效為特點。其目的是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的治療環(huán)境,使患者在康復治療的過程中感受到舒適、滿意以及家庭般的溫暖[2]。此種護理模式已成為現今醫(yī)學文明與現代醫(yī)院的關鍵性標志。而惡性腫瘤患者在治療時,患者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需要也被日益關注[3]。本組研究以人性化護理方式對惡性腫瘤患者情緒方面的改善進行觀察。
1.1 研究對象
抽取2010年3月至2013年元月間就本院腫瘤科60例惡性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且將其均分為兩組,各組30例,患者中有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齡最大的患者為73歲,年齡最小的為35歲;患者的文化程度有大專、中專、高中、初中及以下學歷;各惡性腫瘤分別發(fā)生在呼吸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泌尿生殖系統(tǒng)等。在分組時,兩組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惡性腫瘤發(fā)展程度等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對照組護理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根據患者的病情,制定護理方案,以生物治療方式為主,通過給予患者機體如細胞因子、細胞分化誘導劑之類的物質調動患者的免疫系統(tǒng)功能,以提高機體免疫力,達到抗腫瘤效應;根據個體差異選擇止痛藥物,以減輕患者痛苦。對患者的飲食、環(huán)境及治療情況等方面進行護理。②研究組護理方法:研究組采取人性化護理方式,給予患者心理支持及心理疏導,具體方法:根據患者的文化程度,采用適當的溝通方法,對患者予以心理上、精神上、感情上的疏導及安慰,耐心聽取患者的傾訴,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根據患者對惡性腫瘤的接受情況,適時地將治療結果反饋給患者,以減少患者的焦慮及恐懼;生活上的護理,給予患者舒適、干凈的環(huán)境,配制營養(yǎng)的飲食結構,督促患者按時排尿、排便等;動員患者的親屬、朋友多點時間陪護患者,以減少患者的孤獨感,開導患者,使之保持樂觀情緒。
1.3 評價標準
本次研究以SDS(抑郁自評量表)及SAS(焦慮自評量表)的評分情況對患者情緒改善方面進行評價。SDS以53分為分界值,SDS分值越高表示抑郁越嚴重,否則越輕;SAS以50分為分界值,SAS分值越高表示焦慮越嚴重,否則越輕。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均錄入于Excel數據庫進行整理,并應用統(tǒng)計學分析在SPSS18.0軟件完成,組間差異使用卡方檢驗、樣本t檢驗,且以結果P<0.05表示為顯著性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以P<0.01表示為有極顯著性差異,以結果P>0.05表示為無差異。
2.1 護理前后患者的SDS、SAS評分:護理前,對照組患者SDS、SAS評分為(55.4±5.2)、(52.9±5.4),研究組患者SDS、SAS評分為(55.9±5.5)、(53.0±4.9);護理后,對照組患者SDS、SAS評分為(45.9±6.1)、(44.6±5.2),研究組患者SDS、SAS評分為(38.1.9±5.8)、(35.2±5.7)。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護理前兩組的SDS、SAS評分差異不大,護理后兩組的SDS、SAS評分差異顯著,其差異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者的滿意率、藥物依從性: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的滿意率及用藥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目前,惡性腫瘤的發(fā)生率仍居高不下,甚至呈逐年上升趨勢,發(fā)現年齡呈年輕化趨勢[2]。一般情況下,惡性腫瘤患者在知道病情后,多數患者會產生消極、絕望的情緒,這直接影響到患者治療的效果及患病期間的生活質量。有研究者發(fā)現,惡性腫瘤患者發(fā)生抑郁、焦慮等心理障礙概率遠遠高于非惡性腫瘤患者的發(fā)生率[4]。惡性腫瘤患者的情緒障礙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因此,改善患者情緒對治療效果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而人性化護理是近年來發(fā)展起來的較為有效的一種護理方式[5]。
人性化護理是在新的護理模式影響下,護理式作要求建立以患者為中心,視患者為心理、生理、社會等因素構成的有機整體,以恢復其健康為目的,滿足患者身心需要的護理模式[3]。隨著物質文化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健康觀念也在不斷更新,人性化護理將成為未來護理模式的必然趨勢[6]。
患者在情緒方面主的表現主要是抑郁和焦慮,而影響患者抑郁和焦慮的因素有患者的性別、職業(yè)、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居住狀況、社會支持、經濟狀況等方面。對于惡性腫瘤患者情緒方面的改善,護理人員應根據SDS、SAS評分表制定科學的心理治療方案以實施人性化護理。惡性腫瘤患者存在著身體、生理、生活習慣等方面的差異,臨床護理人員應根據不同患者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不僅得到科學、健康的指導,還能夠建立良好、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7]。
惡性腫瘤患者病程較長、治療方式較多、治療的費用也比較昂貴,患者經濟負擔的加重會導致患者的心理發(fā)生變化。對于經濟狀況比較困難的患者不僅要承受治療過程中帶來的痛苦,還要承受支付高額醫(yī)藥費所造成的心理負擔,而患者這些不良情緒的產生會對影響臨床治療效果。
伴隨著人和社會的和諧發(fā)展,惡性腫瘤患者的生存質量逐漸被社會關注,而人性化護理的開展也是對惡性腫瘤患者的尊重。通過人性化護理服務的開展,臨床護士的服務意識也是逐漸提高,人性化服務理論也不斷深入護理核心,滲透到工作的細節(jié)中去,真正站在患者的角度去考慮和解決問題,不僅使患者情緒方面得到有效改善,醫(yī)患、護患關系也得到改善,并且使醫(yī)院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根據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采取人性化護理方法的研究組經過護理干預后的SDS和SAS均高于對照組;滿意率及用藥依從性高于對照組;兩組間的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其充分說明了人性化護理就惡性腫瘤患者情緒改善方面的應用,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
[1] 趙紅艷.臨終腫瘤病人心理護理研究現狀[J].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2009,4(2) : 62-63.
[2] 宋江艷,李惠萍.腫瘤化療并發(fā)抑郁情緒患者認知行為護理干預的研究進展[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9,26(22) : 29-30.
[3] 楊洪芬,羅平.人性化護理在惡性腫瘤患者情緒改善方面的效果觀察[J].西南軍醫(yī),2011,13(1):164-166.
[4] 倪愛珍,潘淑艷.對抑郁狀態(tài)患者實施心理護理的體會[J].中國民康醫(yī)學,2009,20(2):124.
[5] 楊晶.人性化護理在改善惡性腫瘤患者臨終生活質量中的效果研究[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1,49(10) : 56-57.
[6] 李艷群,張盂喜,付桂香,等.臨終患者親屬心理障礙89 例多因素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9,22(5):34-35.
[7] 王書秀,朱慶霞,陳平,等.音樂放松想象訓練對肝癌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術后綜合征病人的影響[J].護理研究,2008,22(8):2105-2106.
R473.73
B
1671-8194(2014)20-03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