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麗平
(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泌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腫瘤內科,內蒙古 通遼 028000)
多西他賽聯(lián)合卡培他濱治療老年晚期胃癌的臨床分析
許麗平
(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泌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腫瘤內科,內蒙古 通遼 028000)
目的觀察多西他賽聯(lián)合卡培他濱治療老年晚期胃癌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間收治的40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多西他賽聯(lián)合卡培他濱治療,對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進行分析。結果40例患者中完全緩解2例,所占比例為5.0%;部分緩解26例,所占比例為65.0%;穩(wěn)定8例,所占比例為20.0%;進展4例,所占比例為10.0%,治療有效率為70.0%?;颊呋熐昂蠊峭碞RS評分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患者經化療后出現(xiàn)骨髓抑制、惡心嘔吐、脫發(fā)、腹瀉等不良反應。結論多西他賽聯(lián)合卡培他濱治療老年晚期胃癌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與應用。
多西他賽;卡培他濱;老年;晚期胃癌
胃癌為臨床常見病癥,在全球范圍內均具有較高的發(fā)生率,在惡性腫瘤發(fā)病率排行榜上位居第四。胃癌發(fā)病常見危險因素主要有高鹽、吸煙、幽門螺桿菌感染等,部分胃癌患者與遺傳有關[1]。臨床上多采用手術方式進行治療,但由于其前期臨床癥狀并不明顯,多數(shù)患者檢查確診時已處于中晚期,導致患者不能接受手術治療或手術治療效果并不理想,生存周期較短?;颊唠m然可以采用放射治療,但化療是多數(shù)患者的首要選擇[2]。化療的方式有多種,在選擇藥物時不僅要保證其臨床治療效果,還應充分考慮藥物毒性,以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我院通過對收治的40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多西他賽聯(lián)合卡培他濱治療,效果顯著,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40例患者均為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間收治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經胃鏡檢查均確診為胃癌。患者中男26例,女14例,年齡60~84歲,平均年齡(67.22±3.17)歲;黏液腺癌者11例,印戎細胞癌者3例,低分化腺癌者19例,中分化腺癌7例。患者中合并有高血壓者11例,2型糖尿病者5例,前列增生者3例,冠心病者7例。所有患者均存在可測量病灶,排除化療緊急癥患者、同期存在其他腫瘤疾病者、經檢查存活期不能超過3個月者、Karnofsky評分<60分者。
1.2 方法:患者化療前均行腹部B超、胸片、骨掃描、CT等檢查,明確其是否存在遠處轉移等,并對患者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等進行檢查。制定化療方案,患者均行多西他賽聯(lián)合卡培他濱治療。每周進行多西他賽靜脈滴注一次,取75 mg/m2多西他賽,溶入500 mL生理鹽水中,給予患者靜脈滴注治療。在多西他賽靜脈滴注前30 min內分別給予患者5 mg地塞米松靜脈注射、20 mg苯海拉明肌內注射、8 mg恩丹西酮靜脈推注治療。每天服用卡培他濱1000 mg/m2,分2次服用,持續(xù)服用3周,每周周末放療期間停止服用。3周1個療程?;颊叱掷m(xù)治療3~4個療程后,對患者進行檢查,確定其是否可以進行持續(xù)化療或是否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在化療的同時,給予患者維生素C、維生素B6、托烷司瓊、雷尼替丁等輔助藥物治療。
1.3 觀察指標:患者持續(xù)治療2個療程后對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疼痛舒緩度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3]。
1.4 療效判定標準:根據(jù)WHO制定的相關標準對患者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評定,其主要有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穩(wěn)定和進展四類。治療有效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總例數(shù)。藥物毒性主要根據(jù)WHO抗癌藥物毒性分級標準進行分級[4]。
1.5 統(tǒng)計學方法: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8.0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表示,采用t對計量資料進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治療效果分析:40例患者中完全緩解2例,所占比例為5.0%;部分緩解26例,所占比例為65.0%;穩(wěn)定8例,所占比例為20.0%;進展4例,所占比例為10.0%。治療有效率為70.0%。
2.2 化療前后患者疼痛舒緩度:化療前患者骨痛NRS評分2~8分,平均分值為(4.78±1.25)分;化療后患者骨痛NRS評分1~5分,平均分值為(2.72±1.25)分;40例患者骨痛舒緩時間為3~15 d,平均舒緩時間為(6.79±2.61)d?;颊呋熐昂蠊峭碞RS評分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分析:40例患者中骨髓抑制Ⅰ級者8例,Ⅱ級者3例,Ⅲ級者3例,Ⅳ級者1例,所占比例分別為20.0%、7.5%、7.5%、2.5%;惡心嘔吐Ⅰ級者5例,Ⅱ級者4例,Ⅲ級者3例,所占比例分別為12.5%、10.0%、7.5%;便秘Ⅰ級者4例,所占比例為10.0%;脫發(fā)Ⅰ級者11例,Ⅱ級者5例,所占比例為27.5%、12.5%;腹瀉Ⅰ級者7例,Ⅱ級者3例,所占比例分別為17.5%、7.5%;肝功能損傷Ⅰ級者8例,所占比例為20.0%。
胃癌為臨床常見惡性腫瘤,具有較高的病死率。特別是對于晚期胃癌患者來說,臨床治療與預后均比較差,患者生存時間僅有6~9個月。臨床上多采用化療方式進行治療。與其他治療方式對比,化療可相對延長患者生存周期,改善患者生活質量[5]。傳統(tǒng)化療方式主要通過對患者實施5-Fu相關方案進行治療,但臨床效果并不理想,且患者依從性較差。隨著醫(yī)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多種新型藥物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促使化療方案不斷改進,治療效果不斷提高,但至今依舊研究出“標準方案”,不能對患者病情進行徹底治愈,只能將盡量延長患者生存期限作為治療的關鍵所在。
多西他賽屬于半合成紫衫類抗腫瘤藥物中的一種,主要通過對微管蛋白聚合作用產生強化作用,同時對微管解聚作用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從而形成較為穩(wěn)定的非功能性微管束,以對腫瘤細胞有絲分裂產生破壞作用。由于其在細胞內的濃度明顯高于紫杉醇,同時滯留時間較長,因此具有顯著的抗腫瘤活性作用??ㄅ嗨麨I為5-Fu前提藥物,患者服用后經肝臟轉化為5-DFUR,并最終轉化為5-Fu,具有導向治療作用。使用方便,口服即可,患者治療依從性較高,在多數(shù)化療方案中均作為一線藥物進行應用。多數(shù)文獻證明卡培他濱對患者產生的不良反應較少,對于老年晚期癌癥患者來說更為適用。本次研究主要將兩種藥物進行聯(lián)合應用,同時輔以其他藥物治療,致使大部分患者經治療后均有顯著療效。
在本次研究中,通過對40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多西他賽聯(lián)合卡培他濱治療,有效率達到了70%,且比之治療前患者骨痛NRS評分明顯改善,充分說明該方案具有一定的應用效果,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與應用。
[1] 王東建.多西紫杉醇聯(lián)合卡培他濱治療進展期胃癌療效觀察[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14,22(1):152-153.
[2] 黃英,雪梅.卡他培濱聯(lián)合奧沙利鉑或多西他賽治療晚期胃癌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26):9-11.
[3] 龐華春.多西他賽聯(lián)合奧沙利鉑卡培他濱治療晚期胃癌的療效[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18):63-64.
[4] 江冠銘,賈筠,林順歡,等.DOX與DCF方案治療晚期胃癌的臨床研究[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3,22(21):2332-2333.
[5] 任韶韶,梁華,張青山.多西他賽腹腔灌注聯(lián)合卡培他濱治療晚期胃癌療效分析[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3,29(17):2561-2562.
R735.2
B
1671-8194(2014)29-02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