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梅
(阜新市第二人民醫(yī)院(阜新市婦產醫(yī)院),遼寧 阜新 123000)
2012年~2013年某院門急診不合理用藥處方的分析
王艷梅
(阜新市第二人民醫(yī)院(阜新市婦產醫(yī)院),遼寧 阜新 123000)
目的 通過分析我院門急診不合理處方用藥情況,討論合理用藥方案,提高我院臨床用藥水平。方法 隨機抽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的門急診處方30000 張,進行歸類分析。結果 不合理用藥處方293張,處方合格率99.02 %。結論 我院門急診用藥的處方合格率屬于合理范圍,但是仍存在不少問題。需要我們藥師不斷加強專業(yè)理論學習,配合臨床醫(yī)師指導患者合理用藥。
門急診處方;合理用藥
合理用藥是醫(yī)療質量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評價醫(yī)療機構質量管理指標之一,而處方點評就是藥物臨床使用合理性評價方法之一[1],我院藥劑科長期以來重視處方點評制度,每月定期審核門急診處方,歸納成文反饋到臨床科室,以促進我院合理用藥水平,現通過回顧性分析對我院293 張不合理處方,進行歸納和總結。
隨機抽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的門急診處方30000張,以藥品說明書、《處方管理辦法》[2]、《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以及藥學書籍和國內公開發(fā)表的文獻為依據,對處方進行合理用藥評價,根據《醫(yī)院處方點評管理規(guī)范》對不合理用藥展開分析和總結。
共抽取處方30000張,統(tǒng)計不合理處方293張,占所評價處方的0.98 %,不合理用藥情況統(tǒng)計如下[3]:①用法、用量使用“遵醫(yī)囑”、“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108張,占9.22 %;②開具處方未寫臨床診斷或臨床診斷書寫不全的188張,占16.04 %;③適應證不適宜的192張,占16.38 %;④藥品劑型或給藥途徑不適宜的76張,占6.48 %;⑤用法、用量不適宜的540張,占46.08 %;⑥聯合用藥不適宜的4張,占0.34 %;⑦重復給藥的4張,占0.34 %;⑧其他用藥不適宜情況的,如應做試敏的藥物未標明試敏結果的60張,占5.12 %。
3.1 處方書寫不規(guī)范
結果分析顯示,門急診處方書寫不規(guī)范占不合理數的25.26 %,如開具處方未寫臨床診斷或臨床診斷書寫不全的、用法、用量使用“遵醫(yī)囑”、“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等等。此類錯誤只要醫(yī)師在錄入處方階段認真仔細即可避免。由于我院對電子處方系統(tǒng)已進行改造,未輸入臨床診斷信息已給予提示,現在此類錯誤已經避免。
3.2 用藥不適宜處方
此類門急診處方占不合理數的74.74 %。①適應證不適宜:診斷為胃腸炎,開具阿司匹林片;診斷糖尿病,開具諾氟沙星膠囊;診斷為腦血栓,開具二甲雙胍片等。②遴選的藥品不適宜:抗菌藥物選擇不合理的較多,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開具抗生素類藥物。由于呼吸道感染可分為病毒感染、細菌感染或二者的混合感染,但多為病毒感染,病程具有自限性,一般不主張使用抗菌藥物,除非臨床診斷證實存在細菌感染。③藥品劑型或給藥途徑不適宜:如復方沙棘籽油栓,用法寫成外用;莫匹羅星軟膏,用法寫成口服;冠心丹參滴丸,用法寫成口服,正確用法應該是舌下含服;口服補液鹽,用法寫成靜脈滴注等。對于此類處方醫(yī)師在錄入處方階段應認真輸入,多了解藥品用法、多讀藥品說明書即可避免。④用法、用量不適宜:a.劑量過大:如注射用頭孢呋辛鈉說明書中成人常用量為一次0.75~1.5 g,每8 h給藥一次[4],醫(yī)囑為3.0 g,bid靜脈滴注;脫氧核苷酸鈉注射液一次用200 mg,說明書用量50~150 mg;薄芝糖肽注射液用4支,說明書用量1日2支等。此類問題出現較多,原因有多方面因素,最主要的問題是醫(yī)師對說明書的權威性與法定性認識不足。b.頻次錯誤:主要表現在緩、控釋制劑及半衰期長的藥物一日多次給藥。如硝苯地平控釋片tid給藥,左旋氨氯地平、非洛地平、阿托伐他汀、格列美脲、雷貝拉唑等應qd給藥,而醫(yī)囑多bid給藥。其他一些中藥制劑如蛇膽川貝液、西黃丸、康婦炎膠囊、強力天麻杜仲膠囊、十一味參芪片等均應bid給藥,而醫(yī)囑多tid給藥。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氨曲南、短效大環(huán)內酯類、克林霉素等血漿半衰期短的抗菌藥物,應1日多次(2~4次)給藥,而門診使用此類抗菌藥物多qd給藥。c.溶媒錯誤:如注射用頭孢地嗪鈉2.0 g+NS 250 mL,bid,而說明書用40 mL溶媒20~30 min內輸注,溶媒用量不合理。還有溶媒的選擇錯誤,應該用葡萄糖注射液做溶媒而醫(yī)囑用氯化鈉的:如洛鉑、胺碘酮,香丹、氨茶堿等;應該用氯化鈉注射液做溶媒而醫(yī)囑用葡萄糖的:如阿昔洛韋、依托泊苷、奈達鉑、呋塞米等。⑤聯合用藥不適宜:如地衣芽孢桿菌膠囊與抗菌藥同時應用,合用藥效降低,必要時可間隔2~3 h服用;中藥注射劑不宜與化學藥合用,如中藥醒腦靜、舒血寧、喜炎平、丹參川穹嗪等注射液不宜加氯化鉀注射液靜脈滴注。山莨菪堿與多潘立酮合用,產生拮抗作用。⑥重復用藥:一些中藥常含有多種成分,而多種中藥聯合應用,會導致一些藥物劑量過大,而產生不良反應。如益心復脈顆粒和芪參益氣滴丸均含有黃芪;還有些處方中同時開具甲硝唑與克林霉素,因其均對厭氧菌引起的感染有效,不必同時使用。⑦未嚴格執(zhí)行藥物皮試規(guī)定的:必須做皮試的藥物處方上無皮試標識,如含青霉素的藥物、頭孢菌素類藥及破傷風抗毒素等。
通過對我院門急診處方不合理用藥情況的分析,發(fā)現我院醫(yī)師的處方及醫(yī)囑大部分是合理的,不合理的地方主要在用法用量上。如對于時間依賴性抗菌藥物應該把日劑量分次給予[5],但這種給藥次數對門診患者依從性較差,建議處方醫(yī)師應采取先iv 1次抗菌藥物,然后改為po劑型相同的抗菌藥物。而對于濃度依賴性抗菌藥物如:氟喹諾酮類、氨基糖苷類等可一日給藥1次,重癥感染者除外。還有醫(yī)師沒有仔細閱讀說明書,不按說明書用法用量,隨意或按習慣開處方,雖然有些說明書注明“或遵醫(yī)囑”,但是也不能隨意更改用藥方法及用藥劑量。藥品說明書是基于科學研究的基礎上產生,經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認可、指導臨床用藥的法定依據,其有著非常明確的法律地位。
總之,藥師應擔負起時代賦予的責任,不僅要審查處方書寫是否規(guī)范、更要審核用法用量是否正確,還應對不合理用藥處方及時采取適當的干預措施,發(fā)揮藥師真正的作用,促進臨床合理用藥。
[1] 陳靖輝.我院門急診不合理用藥處方分析[J].北方藥學,2012,9 (2):85-86.
[2] 衛(wèi)生部.處方管理辦法[S].衛(wèi)生部令,第53號.
[3] 衛(wèi)生部.處方點評管理規(guī)范[S].衛(wèi)生部令,第28號.
[4] 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M].1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50.
[5] 孫淑娟.抗菌藥物治療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8.
R969.3
:B
:1671-8194(2014)03-00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