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核果產業(yè)無收益,產量低,投入少,加之缺乏水資源,目前已經瀕臨倒閉。桃、李產業(yè)部門預計這種情況會進一步惡化,在阿根廷東部,20%~25%種植面積不足10 hm2的小型桃園和李園將消失。門多薩省桃種植者協(xié)會經理表示,沒有實現(xiàn)作物多樣化的中小桃種植戶今年幾乎沒有收入,無力承擔桃種植成本,這些種植戶中多數(shù)人準備拔除桃樹。該省鮮果生產者及出口商協(xié)會主席稱,目前種植戶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是產量低。桃園要實現(xiàn)盈利,平均單位面積產量應該達到25 000~30 000 kg/hm2,但目前超過60%的農場低于該平均水平。
根據(jù)統(tǒng)計,該省去年水果種植面積減少了30%。2002年該省水果面積為8 253 hm2,2010年降為5 759 hm2。該省東部,水果種植面積從2002年的3 049 hm2降至2010年的1 738 hm2。其中桃種植面積從2002年的1 757 hm2減少到2010年的1 147 hm2,減少了35%。
李產業(yè)面臨同樣的困境。據(jù)里瓦達維亞一位農場主透露,以前門多薩省東部盛產李干,但如今由于沒有利潤,大部分李園都荒廢了。李產量受氣候條件影響,已經連續(xù)兩年低產,產量低,利潤就上不去。受條件限制,目前該省李生產中的技術問題種植戶尚不能解決,干旱、連續(xù)降雨、病蟲害等時常威脅到李生產。即使今年李產量正常,但銷售也會面臨困難,因該省李鮮果主要銷向國內市場,難以全部吸納1 500萬kg李。至于國際市場,雖然該省曾有過90%李出口的紀錄,但近年來由于美元匯率影響,加上生產和包裝的高昂成本,李出口愈來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