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基礎(chǔ)性環(huán)節(jié),是孩子識字、閱讀的拐杖,也是通往博大精深的漢語文化的必經(jīng)之路。然而,漢語拼音本身只是一些符號,沒有特殊的意義,讓剛?cè)雽W的孩子學起來難免枯燥乏味。怎樣讓孩子愛學、樂學漢語拼音,盡快掌握漢語拼音,是每一個低年級語文教師都在思考的焦點問題。結(jié)合教學經(jīng)驗,我以為讓拼音教學生活化、游戲化、直觀化、操作化是一條較好的路子,以此營造出有趣的教學氛圍,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取得較理想的教學實效。
一、游戲激趣,學生開心
針對新入學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教師應(yīng)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選擇不同的教學手段,通過聽說描畫剪擺唱猜看找讀寫等多種活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引導學生認真聽課,觀察,模仿,發(fā)現(xiàn),全身心,全方位地投入學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和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感受到學習漢語拼音的快樂,從而不知不覺地掌握新知。如:用橡皮泥,面團,毛線,小木棍和拼音卡片等捏出或擺出聲母,韻母或音節(jié)的形狀,教師做出聲母的發(fā)音口形,讓學生猜“啞謎”,檢查學過的聲,韻母知識,用手勢或身體模仿字母的形狀,同桌互猜等等,教師只要靈活采用多種方法,增加拼音教學的趣味興,讓學生在動中學,在玩中學,讓學生們情趣達到最佳狀態(tài),從而達到最大程度地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學得自然活潑輕松。
二、生活激趣,學生順心
漢語拼音不是通過短時間的學習就能立竿見影的,必須經(jīng)常接觸,經(jīng)常訓練,長期鞏固。因此,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一個學習拼音的生活大環(huán)境,讓學生樂此不疲,便顯得尤為重要。
10巧搭橋梁 溫故知新。在拼音教學中時,我注重把學習漢語拼音放在語言環(huán)境中,加強拼音與聽說讀寫的聯(lián)系,讓學生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孩子們自由地組詞說話,把無意義的拼音符號與兒童生活、語言聯(lián)系起來,既豐富了課堂教學,又發(fā)展了學生的語言。
2.隨物賦名,標簽認讀。學生剛?cè)雽W,我們可以教室墻壁上貼上帶有用品名稱及其拼音的卡片,如黑板、墻壁、鐘、國旗、瓷板、衛(wèi)生角等。用這種形式,學生沒有學習的壓力,在多次看、多次拼讀中對拼音知識熟悉起來。
3.順手拈來,脫口而出。在平時的學校生活中,我們有許多機會讓拼音教學“順手拈來”。如在作業(yè)本上,我們可以用拼音表揚孩子們。教師還可以結(jié)合學生生活,在黑板上寫出拼音句子讓孩子拼。
三、直觀激趣,學生專心
從兒童的心理上看,一年級新生正處于從幼兒向兒童過渡。處于這一時期的兒童理解能力差,記憶全靠死記硬背,他們長于記憶形象、具體的材料,即靠形象思維來記憶。依據(jù)一年級新生這種認知特點,我在拼音教學中讓拼音教學直觀化,讓學生學得專心。
1.插圖教學 馳騁想象。在教聲母b時,先讓學生觀察圖上畫的是誰?她在干什么?(一個小女孩在聽廣播),接著老師出示聲母卡片b,告訴學生“b”就是把廣播的“播”讀得輕,短些就行了。再讓學生仔細觀察“b”與收音機在形象上的相似點,啟發(fā)學生想象,不僅增加了兒童情趣,而且能幫助學生記憶字母的音和形。同樣,在教學“g”“k”“h”等聲母時,也可以用這種方法。
2.實物教學直觀形象。在拼讀音節(jié)的訓練中,我還借助實物展示進行教學。例如,拼讀“文具盒”“圓珠筆”“鉛筆”的音節(jié)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邊拼讀,邊拿起相應(yīng)的實物,使他們的動手、動口能力都得到提高。
3.故事理解 記憶深刻。在編故事的時候,我還注意漢語拼音與學生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四、操作激趣,學生舒心
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手和腦一塊干,是創(chuàng)造教育的開始。”可見,在課堂上要解放學生的雙手,讓學生通過一些實際的操作,手、眼、腦、口、耳等多種感官參與認知活動,使學生獲得直接感性認識,從而建立起清晰的表象。我們在拼音教學實踐中有很多機會讓學生動手操作,從而更輕松、更牢固地獲取知識。
1.做一做拼音卡片。在《卡爾?威特》一書中,作者就特別強調(diào)用卡片做游戲的作用,效果很好。于是,我也常讓學生自己動手做拼音字母、音節(jié)卡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一步步做出精美的卡片,讓學習與動手操作同步提高。學生還可以利用卡片和家長、同學玩 “打牌”游戲,相互考對方,在游戲中鞏固拼音知識,其樂融融。
2.編一編手指操。讓學生用雙手拼出漢語拼音字母,學生特別感興趣。如用右手的食指當成d 的一豎,左手的食指和大拇指彎成一個半圓,組合在一起就成了拼音字母d。我還啟發(fā)學生自己想方設(shè)法自己創(chuàng)編,讓他們在動手操作中加強對拼音知識的記憶。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讓學生學好漢語拼音,就一定要先讓孩子喜歡上漢語拼音。只要我們老師在執(zhí)教的過程中,真正以學生為本,以童心為本,讓學生在游戲中學得開心,在生活化的環(huán)境中學得順心,在直觀化的形式中學得專心,在動手操作中學得舒心,就不愁學生對拼音沒有興趣。有了興趣,學生自然能掌握好拼音這一“拐杖”,為接下來的識字、閱讀打下良好基礎(chǔ)。
(作者單位:鹽城市大縱湖小學)
編輯/張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