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對西部廣播電視媒體版權管理現狀的詳細分析,立足西部實際,研究現存問題;從有利于實踐操作的角度探索在西部廣電傳媒推行版權管理制度的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版權管理;決策障礙;版權資產;經營模式
中圖分類號:G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3)12-0026-02
隨著中國版權法律體系不斷革故鼎新,版權管理制度漸趨完善,廣播電視媒體建立起符合實踐需求的節(jié)目版權管理體系,有效保護、開發(fā)節(jié)目資源以形成倍增效益,是必須加以重視的緊迫課題。西部廣播電視媒體資源龐大,多年積累的媒體資產亟待清理,新增的版權問題層出不窮。然而目前各臺的版權管理卻大多處于被動觀望、消極等待狀態(tài),版權工作推行困難重重。
一、版權管理工作現狀
1.決策層面臨決策困境,導致版權制度建設難以啟動。西部廣播電視媒體多年遵循傳統(tǒng)運營模式,一線工作人員長期缺乏版權意識。而版權工作涉及面廣泛,需多個部門共同調整工作方式、工作流程進行協作,是典型的“一把手工程”,沒有媒體最高決策層強有力的支持,順利推行是不可想象的。雖處在經濟發(fā)展落后、思想觀念保守的西部地區(qū),實際上各廣播電視媒體的決策層大多已經認識到版權工作的重要性,只是面臨重重決策障礙,難以下定決心。其障礙主要包括:(1)盈利模式障礙。我國廣播電視媒體多年來盈利主要依靠廣告收入。據相關資料顯示,即便是近年版權工作步子較大的東部臺,版權開發(fā)的收入在電臺、電視臺總收入比例中所占分量也很少,最多的只占到總收入的0.5%左右(而國外大型廣播電視媒體的版權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少則5%,多則20%~50%)。版權工作處于起步階段的西部臺,廣告收入幾乎是唯一的盈利來源。因為版權工作可創(chuàng)造的經營收入微乎其微,自然難以促進決策層對版權制度的實質推進。(2)制度建設障礙。版權工作的啟動,首先是要建立進行全臺版權管理的專門機構,其次要對版權管理工作建章立制。這個過程耗費人力、物力、財力,須節(jié)目、財務、技術等多個部門的共同配合。西部廣播電視媒體近年大多處于廣播電視合并改革階段,廣播、電視媒體在統(tǒng)一管理下的相互協調更需要實踐和時間。此時推行涉及面廣泛、缺乏運營經驗的版權制度,不能說是恰逢其時,反而可能增加廣電合并改革的壓力。(3)自我規(guī)范障礙。想要約束別人,首先要規(guī)范自己。如今,廣播電視臺大多涉及廣播頻率、電視頻道、網絡運營等多類傳媒項目,多年傳統(tǒng)的運營模式難以避免侵權行為的產生。在對外維權的基礎上,怎樣推進自我侵權行為的規(guī)范,對于每個臺來說都是一項大工程,也是決策層躊躇的實際問題。正因為面臨以上種種問題,西部廣播電視決策層對于推行版權制度難以決斷,執(zhí)行層則被動等待。
2.媒體內容資源管理現存困境,導致推行版權管理缺乏動力。廣播電視媒體資產分為兩個部分——存量資產和新增資產。存量資產方面:西部廣播電視媒體媒資庫異常龐大,版權問題積重難返。以陜西廣播電視臺廣播媒資庫為例,媒資庫的資產多為歷史性資源,其中包括周恩來總理來陜考察時的珍貴錄音等原創(chuàng)音頻資料,以及各類戲曲、曲藝、文學、音樂作品等,擁有開盤帶、磁帶、CD盤共計十余萬盤,許多錄音資料已成為絕版孤本,失而不可再得。這些資料由于歷史原因,版權關系均未厘清,對其的清理拯救將耗時耗力巨大。新增資產方面:在全國廣播電視媒體的大盤子中,西部廣播電視媒體自主版權作品匱乏、節(jié)目創(chuàng)新能力處于劣勢是不可回避的現實。多年來,電臺、電視臺制作日常節(jié)目唯一目的就是播出,可進一步開發(fā)的潛力相當有限;電視劇交易市場雖較為成熟,但西部臺由于資金限制,所制片的電視劇數量十分有限,難以創(chuàng)造價值。因此對于新增資產的版權保護也始終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以上種種的現實狀況,成為掣肘西部廣播電視媒體推行版權工作的又一障礙。
3.僥幸逃避心理導致版權侵權無人關注。西部廣播電視媒體大多沒有正式面對過著作權人通過法律途徑的維權主張,缺乏版權危機意識,逃避、拖延心態(tài)很普遍:“能白用就白用,反正沒人管”。從實際情況看,被侵權人與媒體間的版權訴訟主要針對知名網絡媒體及東部地區(qū)媒體,西部地區(qū)確實還難以涉及。其原因有三:(1)知名網絡媒體及東部地區(qū)媒體社會影響力強大。被侵權人訴訟的目的往往不僅為了侵權賠償,而更關注于案件的炒作效果;(2)具有版權意識的被侵權人及其代理機構大多位于東部地區(qū),本著原告就被告的民事訴訟原則,起訴東部地區(qū)媒體成本低、勝訴的把握性大;(3)相對于廣播電視媒體來說,針對網絡媒體的訴訟,取證更為便利,有利于實際操作。正由于被侵權方的訴訟本著抓大放小、逐步推進的思路,為廣大西部廣播電視媒體贏得了逃避法律制裁的喘息之機,造就了西部廣播電視媒體人員的僥幸逃避心態(tài)。即便是面對相關著作權管理組織近幾年急迫的付酬要求,依舊是被動應付,缺乏規(guī)范版權管理的動力,更談不上對版權經營問題的深入考慮。
二、西部廣播電視媒體版權工作發(fā)展前景
西部廣播電視媒體版權工作發(fā)展前景應大趨勢而行、非自覺性破殼。即便是面臨以上重重困境,西部廣播電視媒體依舊不可能脫離廣播電視版權事業(yè)發(fā)展的滾滾洪流。外部環(huán)境變化及內部改革需求,將導致其在版權管理上無一例外的非自覺性破殼。
1.保護著作權,營造版權管理的法律、制度環(huán)境。國家法律法規(guī)近年對著作權保護的逐步增強,營造了廣播電視媒體推進版權管理的法律、制度環(huán)境。如《著作權法》的歷次修法、2010年國務院《廣播電臺電視臺播放錄音制品支付報酬暫行辦法》的出臺,均體現了立法層對版權問題的重視,通過強制措施讓西部廣播電視媒體不得不面對著作權人的索酬要求。
2.廣播電視機構內部因為版權管理缺乏造成了層出不窮的現實問題,主要包括:(1)大量外購、交換的版權作品缺乏后期開發(fā)的授權,自我錄制的素材、作品缺乏著作權人、表演者授權,以上資料除單次播出外無法產生任何版權效益。(2)頻率頻道的版權交易欠缺統(tǒng)籌管理,版權作品頻頻重復購買;頻率頻道簽署的授權協議缺乏法律規(guī)范文本,簽約主體混亂,作品難以共享,實際利用率極低。(3)直播節(jié)目大量使用他人享有版權的音樂、文字、科學作品,隨時面臨侵權賠償的風險。以上問題的愈演愈烈,成為西部廣播電視媒體不得不在短期內通過版權管理著手解決的棘手難題。
3.東部廣播電視媒體在版權領域的工作拓展,及其近年版權盈利所占比例的逐步增加,將以實例推進西部廣播電視工作人員的理念變化。在廣播電視廣告市場競爭加劇、收入逐步萎縮的大形勢下,版權經營必將成為西部廣播電視盈利模式改革的新渠道。
三、西部廣電傳媒版權工作思路探索
西部廣電傳媒版權工作思路探索立足實際、逐步推進。西部廣播電視媒體的版權管理機構及人員,常會處于工作開展的困境,面對逐步加劇的版權問題而難有作為。筆者建議本著“規(guī)避風險、匯聚價值、促進交易”三個原則開展眼前工作,具體可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做好版權法律服務,規(guī)避法律風險。做好版權法律服務,規(guī)避法律風險,讓節(jié)目一線體會到版權工作的重要性。(1)以版權付酬為突破口,配合中國廣播電視協會廣播、電視兩個版權委員會,通過與相關著作權管理組織的集體簽約為廣播電視臺規(guī)避法律風險。(2)起草規(guī)范的制式版權合同,確定節(jié)目對版權作品的利用形式及交易標準。幫助頻率、頻道合法處理與著作權人、表演者、嘉賓關系,明確支付報酬的標準及方式,統(tǒng)一保存管理全臺頻率頻道對外的合同文本。(3)在全臺人事合同中添加規(guī)范職務作品權屬的條款,杜絕臺里投資制作的版權作品權利外流。(4)應對各類針對廣播電視臺的版權訴訟。(5)協調全臺頻率頻道的版權購買事務,防止重復購買狀況的發(fā)生,推進版權作品的全臺共享,以最低的成本提高版權作品的利用率。
2.聚集版權資源,提升資產價值。(1)版權清理。廣播電視媒資的版權清理,建議暫時回避歷史資料,從增量入手。待到清理流程及條件趨于成熟,再考慮爭取外部合作——如從事版權作品編目、版權技術建設的公司,或在人力物力允許的情況下集中整理存量資料。從增量做起,根據市場需求逐步處理存量版權,問題自然比較容易解決。反之,如果工作總不開始,那么存量將越來越大,問題越來越難解,后續(xù)版權的開發(fā)與運營就更難以企及了。(2)版權收集。廣播電視媒體除了重視自我創(chuàng)作作品的版權保護外,還應加強對所有利用廣播電視平臺播出的作品版權權利的獲取和儲存。在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過程中,涉及的版權作品內容繁多、形式多樣,多項版權權利需要細化并確認權屬。廣播電視媒體占有播出平臺這一獨有資源,可通過簽署協議的方式盡量收集權利人的多項版權授權;在授權協議中規(guī)定有利于臺里獲取權利的細則、條款,權利收集累積越多,廣播電視媒體資產的價值也就越大。此項工作雖然不能眼前見利,但是將為廣播電視媒體規(guī)避侵權風險、推進后期的版權開發(fā)交易打下堅實的基礎。
3.選擇試點節(jié)目,創(chuàng)建版權經營模式。西部廣播電視媒體在自有版權作品上的匱乏,及對版權運營領域的陌生、對版權盈利前景的不看好,自然導致版權工作難以進入實踐。所以,以有市場價值的節(jié)目為基礎,與節(jié)目部門共同創(chuàng)建版權盈利成功模式試點,是全臺推行版權工作的實踐起點。此類節(jié)目的選擇對工作的成敗至關重要,建議以文藝娛樂節(jié)目、群眾參與節(jié)目、電視劇、廣播劇作為首選。以上節(jié)目市場推廣范圍廣,制作頻次高、集數多,市場交易較為成熟,價格便于把握,盈利前景較好。不過在操作中要注意,節(jié)目涉及的版權問題要解決到位,剛開始對節(jié)目的盈利不能貪多,重要的是盈利模式便于操作,運作時長不可太長,即時見效的模式更容易被一線所看好。
實際上,西部廣播電視媒體的版權工作存在其獨有的優(yōu)勢,如西部大多處于版權市場初創(chuàng)期,自創(chuàng)版權作品價格低廉,廣播電視節(jié)目取得權利人的版權授權比較便利等?;谖鞑繌V播電視媒體版權工作處于非主動性破殼的現實情況,版權管理人員對版權制度推行要有耐心,須等待時機,不可強推;硬性推行會造成部門間的合作不協調及不可逆轉的失誤,以至導致決策層質疑版權管理制度的合理性。西部廣播電視媒體的發(fā)展只有經歷過版權問題障礙、版權意識覺醒、媒體經營思路轉化的過程,才會真正走上版權制度建設完善的道路。
參考文獻:
王清.一枝一葉間 雀鳴爭執(zhí)何——中國版權制度十年發(fā)展綜述[J].編輯之友,2012(1).
寧黎黎,劉春理.問道廣播電視版權管理——專訪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法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來小鵬教授[J].中國廣播,2012(2).
陳一宏.只說不做,原因何在——版權管理與運營之我見[J].中國傳媒科技,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