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學生熱愛音樂這一學科,并學好音樂。其實,要達到這一目的的唯一途徑,那就是必須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音樂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說:“激發(fā)孩子對音樂的興趣,是把音樂美的魅力傳送給他們的先決條件,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必然成為他們熱愛生活、陶冶性情的助長劑。”音樂本身是一門藝術,如何讓學生接受這門藝術,激發(fā)他們想學的愿望則是藝術的藝術。學生是活生生的人,雖然他們的經(jīng)歷不多,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需要、興趣和愿望,也有他們自己的主觀意識。我們在設計教育方案,組織教學過程中重視對每個學生的觀察和了解,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以最大的興趣參與到我們的教學活動中來,使他們對學習有一種滿足感、渴求感與自豪感,為以后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新一輪音樂教學中,如何以生動活潑的形式,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來激發(fā)中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呢?為此我們作了一些嘗試。
一、故事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
學習一首新歌或欣賞一首新曲時,我們把與這單元相關的內(nèi)容編成小故事,以故事導入,很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如教《西南情韻》這一單元的時候,第一課時先和同學們一起欣賞了撒尼族民歌《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欣賞完了以后,我就繪聲繪色地給學生講了一個關于撒尼族的民間故事《阿詩瑪?shù)膫髡f》,運用故事導入課堂,學生們聽得是非常的認真,隨著故事的發(fā)展不時的眉頭緊鎖,不時又面露難色,當聽到阿詩瑪最后被波濤卷入到河中時,全班同學無一不悲憤不已。接著我又趁熱打鐵,給學生們欣賞《馬鈴兒響來玉鳥唱》,這首歌較為歡快活潑,最主要的是歌曲所描寫的就是阿詩瑪和阿黑哥。通過前面的故事,這時候?qū)W生們唱起來就能很輕易地投入到作品的意境中,唱出真情實感,更能體會作品的內(nèi)涵。
二、電教媒體,誘發(fā)興趣
學生認識音樂是依賴視覺、聽覺的共同感知來完成的。電教視聽手段聲色俱佳、形象逼真,能夠使學生全神貫注地投入學習。如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瑰麗的電聲》,課下我找了玖月奇跡和雅尼的視頻資料,課上,我和同學們一起欣賞《雅尼雅典衛(wèi)城音樂會》的開場曲《Santorini桑托里尼》,音樂響起,畫面上雅尼站在舞臺中央,身旁高高低低的雙排鍵,令人有置身異度空間,觀看星球大戰(zhàn)的浩瀚感覺。同學們都被這種神奇的電聲音樂深深吸引。尤其對雅尼的雙排鍵演奏贊嘆不已。接著我詳細地給大家講解電聲樂器,最后播放玖月奇跡的演出視頻,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穿插提問。用鮮艷生動的畫面配合音樂激發(fā)興趣。它不僅使光、聲、色、形融為一體,而且能夠使輸出的物體形象信息與文字材料得到密切地配合,讓學生親身融于情景之中,有身臨其境之感。
三、音樂表演,深入體驗
用表演鼓勵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等形式來提高學生興趣。音樂課有不同于其它文化科學課的特點。學生往往不滿足于安安靜靜地聽音樂或是僅用歌聲來表達情感,而是更喜歡用動作來補充。邊唱、邊跳、邊欣賞、邊表演,動靜互補,相輔相成。在第五單元《梁?!返膶W習中,我給同學們在課前就布置了作業(yè),要求大家先去了解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自己在課下按角色進行排練。一周過后,當我走進教室的時候,教室儼然變成了一個舞臺。參與表演的同學們顯然已經(jīng)進入了角色。他們自己制作了很多的道具,例如用廢磁帶條做成了胡子,用卡紙做的帽子,自己從家里帶來的扇子,請同學用二胡、小提琴現(xiàn)場演奏等等。大家在歡笑聲中通過表演加深了對整個故事的了解,而后學習歌曲《化蝶》時,他們已經(jīng)可以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歌曲的內(nèi)容,同時也感受到美的熏陶。
四、課外活動,培養(yǎng)特長
課外活動對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zhì)量是一個重要途徑。無論采取什么樣的內(nèi)容和形式,都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緊扣材料,我采用了節(jié)奏訓練、普通話朗誦訓練、識譜要訣、集體項目(合唱隊、舞蹈隊)、個人項目(獨唱、獨奏)等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對開闊他們的眼界,發(fā)展特長有很大的作用。訓練同學們最喜歡的搶答、對歌接龍、朗誦表演等游戲,這是他們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在輕松沒有壓力的課外活動中,學生們自由參加活動獲得知識,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有些同學還從中找到了閃光點。有一個女孩文化課程是公認的不理想。自從她在這里找到自信后,文化課也有了進步。她認為自己也有了優(yōu)點,有了前進的動力,得到了同學的尊重,受到了老師的表揚,她還能自暴自棄嗎?
五、師生互動,心靈溝通
融洽的師生關系具有巨大的“親和力”。教學實踐證明:教師只有在學生“親其師”的前提下才能達到“信其道”。因此我一方面注意師德修養(yǎng),認真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另一方面我認真鉆研教材。改變以往教師角度去理解把握教材去“精心”設計“教學高招”的方式。而是讓學生廣泛地參與教學活動。慢慢地給他們樹立自信心培養(yǎng)學習熱情。首先我們要相信他們,不要總擔心學生做不好,大膽放手鍛煉他們的能力,不怕做不好,也不多加指責。讓他們在老師的幫助下,通過分析比較得出正確答案。識譜教學中采用這種方法較多。其次樹立信心。要培養(yǎng)學生們對音樂的興趣就要樹立信心。不同的學生原有的基礎不同。我采用“不平等”競爭法(獲取機會均等的方法)。在比賽和游戲中對不同水平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大家只要全力以赴地參與,均有獲勝機會。水平低的學生在簡單的問題解決后,再解決下一問題就像上樓梯一樣逐漸達到目的。培養(yǎng)信心的同時激發(fā)了攻克下一困難的興趣。
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一種師生共同研究,學生心情愉悅的學習氣氛也很重要。把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興趣和思想教育結合起來才能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傊灰覀儾荒爻梢?guī),勇于創(chuàng)新、積累、提高,就一定能在這塊音樂的天地里,收獲成功的喜悅。
(責任編輯 李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