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由此可推:興趣是學習的基礎,是學習的最大動力,在政治課堂教學中,我嘗試了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設計新穎導語培養(yǎng)學習興趣
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讓學生自覺主動參與學習,教師必須在課程導入上下功夫,精心設計導入,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令其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從而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堂課怎樣才能開好頭呢?作為教師不僅對教材有準確把握。設計出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新穎導語.可通過講述與本堂課有關的故事、名言、俗語等導入新課。這樣新課的開頭針對教學的重點、難點設置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激發(fā)學生 的求知欲,讓學生有目的的聽課。也可用國內外的重大事件作為講解新課的導語,使它成為學生關注的焦點,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二應用多種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習興趣
在實踐中我們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結構,化書本知識為生動形象,在課堂應用討論、辯論、演講、講故事等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帶入探求新知的樂學情境。同時可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記憶。如學習“開拓進取品質的來源” 時就可以利用掛圖等講述愛因斯坦的故事待學生對科學的濃厚興趣達到入迷程度。這時教師順勢穿插愛因斯坦為科學的為科學家對科學孜孜以學的態(tài)度和不斷開拓進取的精神所感動。
三 應用誘導質疑培養(yǎng)學習興趣
“學起于思,思源不疑”,引導學生質疑是調動學生興趣的重要手段,是啟發(fā)式教學的核心。學生的問題意識源于對事物的興趣好奇和對事物的探究,在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有意識創(chuàng)設各種問題情境,激發(fā)求知欲,啟發(fā)質疑,鼓勵質疑,由疑引發(fā)好奇心,由好奇引發(fā)需要,因需要積極思考,進而促使學生不斷地發(fā)現問題自覺在學中問,在問中學。課堂上當學生困惑時要多給時間,讓學生把問題提出來,或設置障礙、留出疑問和露出破綻作為切入點,給學生提供機會。這樣課堂九會迅速活躍起來。
四利用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習興趣
“ 實踐出真知實踐長才干 ”,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活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求知欲,使學生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運用所學知識去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顒又薪處熞朴谟脤嵺`眼光去處理教材,力求把教學內容設計成具體活動,鼓勵學生大膽參加,用書本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樣學生在實踐中體會了更深刻的道理。
總之,在政治課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很多,只要我們認真鉆研教材,備課時多備學生、方法,就一定能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