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中職數學教學中面臨的困難,結合教學實際,對中職數學在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三個方面提出一些改革的思考。
【關鍵詞】中職 數學課程 教學改革
當前,中職數學教育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惑與挑戰(zhàn),學生起點低、差異大、厭學現象嚴重,教師抱怨現象突出、急躁情緒明顯,大批基礎薄弱的學生“望數生畏”,游離于數學學習之外,有的因此成為流生,一部分學有余力的學生也未能得到充分、有效發(fā)展。因此,為了提高數學課的教學質量,更好的發(fā)揮其在中職人才培養(yǎng)中應有的作用,新一輪的中職數學課程改革勢在必行,本文從下面幾個方面淺談一下自己的課改看法。
一、更新教學理念
教育部《關于制定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學計劃的原則意見》中明確指 “中等職業(yè)學校培養(yǎng)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fā)展,且有綜合職業(yè)能力,在生產、服務、技術、管理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的勞動者和中初級專門人才”。這一培養(yǎng)目標的確立,就要求我們走培養(yǎng)“適用型”人才的路子。作為基礎課的中職數學雖然在以往的改革中有了較大發(fā)展,內容有不少更新,但在很大程度上還沿用傳統的知識體系和教學模式,教學內容與市場、專業(yè)和學生的需求不相適應,與各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結合不夠。在教學思想上偏重于知識的轉授,而對于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培養(yǎng)不夠。根據中職基礎課程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的培養(yǎng)目標,數學課成的改革要以深度挖掘崗位技能所需的數學知識為基礎,以職業(yè)能力具備的素質要求為核心,要與專業(yè)課程改革同步,為專業(yè)領域內的課程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數學課程應該在為學生轉授數學知識、使學生掌握數學工具的同時,強化對學生的科學思維方法、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與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要改變應試型教學,要加強基礎,加強應用,并以學生就業(yè)為導向,獲取更多的知識和職業(yè)能力。
二、課程內容模塊化
首先要根據各專業(yè)不同的要求來提供必備的數學知識與數學工具,本著必需、夠用原則,打破原有的學科體系設計思路,力爭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來選擇和組織教學內容;其次要使學生具有簡單的數學常識與知識,掌握最簡單的運算方法與能力,提升學生科學素質,設計時要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盡可能地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同時教學中要弱化形式化的推理論證,強化知識的運用;最后要突出工作任務與知識的聯系,使學生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掌握并應用數學知識,提升學生的關鍵能力。 由此,中職數學教學的課程內容應劃分成三個模塊。1、《基礎模塊數學》,2.、《專業(yè)模塊數學》,3、《提高模塊數學》。《基礎模塊》課程教學內容有:集合、基本初等函數、三角、不等式、數列、平面解析幾何基礎和立體幾何初步。此課程是每個學員必學內容,應具備相對的系統性和簡潔性。根據學生實際,不宜太難過繁,注意把握好難度?!秾I(yè)模塊數學》設計思路首先應根據各專業(yè)不同的要求來提供必備的數學知識與數學工具,打破原有的學科體系設計思路,本著必需、夠用的原則,教授與專業(yè)有關的數學內容,課程內容與專業(yè)課相結合,突出專業(yè)特色,體現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注重個性化發(fā)展,包含專業(yè)學習所必備的數學知識,并引導學生把專業(yè)問題、數學方法和使用計算機基本技能融合在一起,解決實際問題。根據專業(yè)所必備的能力需要把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知識進行有機結合,使專業(yè)知識向縱深拓展。不必考慮內容的系統性、完整性。而重點考慮課程內容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先進性。為不同專業(yè)的學生提供不同的發(fā)展平臺。《提升模塊數學》主要以選修課為主,以課外輔導為輔的教學模式。同時利用數學實驗并結合數學建模的思想方法系統的學習數學軟件的應用。為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提供必須的基礎和能力。
三、改善教學方法
1.減少不必要的理論推導
中職教育培養(yǎng)人才的從業(yè)崗位,決定了他們不必像理科學生那樣對公式、定理的來龍去脈搞得清清楚楚,而要能用這些公式來解決實際運算問題。因此,在課堂教學中,不必要的、華時間較多的理論推導、公式證明都可以刪減,采用導學、精選、精講、精煉、精點相結合,又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2.合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
利用現代化精選媒體與教學設計等教育技術手段使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可使教學過程生動活潑,使抽象概念形象化,使學生易于接受數學理論,激發(fā)學習興趣。目前教學中雖有使用多媒體教學,但存在平鋪直敘、交互性不強、沒有針對性、空間局限性等問題。在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時,應避免這些問題,在課件的制作、應用方面教師之間要積極合作、不斷探討,以求不斷提高、資源共享。另外,可借助數學軟件的強大功能,使抽象??菰锏臄祵W變得生動直觀、便于學生理解。
3.融入形象具體的“數學實驗”
扭轉過去以“做題”為主的課堂教學方法,加強“數學實驗”的環(huán)節(jié)。“數學實驗”課程的內容主要以計算機數學概念的理解、數學理論的應用、數學思想的滲透、數學模型的建立及數學結論的驗證。開展數學實驗活動可以激發(fā)學生潛在的學習能力,致力于高層次的學習狀態(tài),學生的學習不僅僅是記憶定義、定定理和公式,而是通過操作實驗來建構知識,有效地領會數學知識建構中的思想方法。通過操作實驗學習數學,可以獲得更多的反饋信息,并且不斷地改進學生對數學新知識的理解。
4.建立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教學方法易采取課堂教學與課外實驗相結合的方式。一方面,在傳統的接受的基礎上引用啟發(fā)式教學、研究式教學等互動的教學方1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適當增加習題課的課時,通過具有現實意義的習題引導學生提高意義能力。另一方面,鼓勵學生多參加課外實踐,已實踐代教學,提高學生對現實問題的理解能力和訓練學生將非數學語言與數學語言的轉換能力。
【參考文獻】
[1]蘇文珣.探索高職中職高等數學教學方法[J].重慶高等??茖W校學報,2009,(03).
[2]徐明.高職高專高等數學分層教學的探索[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 200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