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2013年黑龍江省藝術科學規(guī)劃項目《東北地域中國畫學術高度的提升研究》(項目編號:2013B069)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良好的藝術市場對于當代東北地域中國畫的學術建設至關重要,可以為其提供良好的經濟基礎以及由此帶來的積極性,可以為其提供良好的交流平臺和展示平臺,可以作為成果檢驗的實驗場和信息反饋系統(tǒng)。
關鍵詞:藝術市場;東北地域中國畫;學術建設;經濟基礎;交流平臺
作者簡介:
靳昊(1989-),女,哈爾濱人,齊齊哈爾大學美術學專業(yè)研究生,研究方向:美術學(中國畫);
張充呂(1964-),男,齊齊哈爾人,齊齊哈爾大學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美術學(中國畫)。張充呂為本文通訊作者。
[中圖分類號]:J23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2013)-19--01
當代東北地域中國畫在學術層面的建設要遠遠落后于其自身在以本地域題材的研究為核心的藝術創(chuàng)作上。東北地域中國畫的學術建設因為時間段、經濟基礎薄弱而嚴重滯后。而當下當重點被集中于專業(yè)問題本身的研究上的同時,作為經濟基礎、交流平臺甚至是文化語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的藝術市場的作用卻被嚴重忽視了。這樣的戰(zhàn)略性的失誤導致了當代東北地域中國畫學術建設難以獲得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也難以獲得研究發(fā)展的后續(xù)力量,使得學術建設成為無源之水的空中樓閣。
一、提供良好的經濟基礎和物質保障
(一)提供良好的經濟基礎和物質保障
良好的藝術市場可以為東北地域中國畫的學術建設提供良好的經濟基礎。這方面是其他內容所無法取代的,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學術建設是個系統(tǒng)工程、長期工程,必須有良好的經濟作為物質保障,否則是無法實現良性發(fā)展和長遠發(fā)展的。東北地域中國畫的學術建設不同于中原山水畫和江南山水畫,后兩者有上千年連續(xù)的文化發(fā)展基礎。這使得中原山水畫和江南山水畫的學術建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以研究者個人行為來開展,藝術創(chuàng)作可以像古代文人畫那樣自娛自樂式的閉門修煉,相關理論研究也可以以“藏于深山,傳于后世”式的個人行為進行。而相對而言,當代東北地域中國畫的學術建設需要相關部門以政府行為、集體行為有組織地搭建研究平臺、組織活動,提供包括物質獎勵在內的各種獎勵,而這些都需要大量的
資金。
(二)提高研究主體的工作積極性
進入市場之后,經濟價值的獲取會極大程度上提高研究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這方面無需回避或否認,反而應該積極鼓勵,積極去面對。那種指望包括畫家在內的研究者都苦守陋室,寒窗十年的事情是不符合當下的客觀情況的。學術建設雖然來不得虛假,而且是利在千秋的、很崇高的事情,但也不能違背人最起碼的物質需求和學術研究本身的物質性??v觀東北地域中國畫學術建設建國來六十余年的發(fā)展中,之所以近20年來的成果最明顯,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近20年來藝術市場的活躍。隨著學術建設的規(guī)?;?、體系化、群體化傾向越來越明顯,藝術市場的積極作用會越來越凸顯出來。
二、交流平臺及展示平臺
(一)交流平臺
學術建設的成果需要有良好的交流平臺和展示平臺,在交流平臺上可以實現研究成果的互通有無,在展示平臺上可以展示研究成果并且可以實現研究成果的轉化。作為一個長期的系統(tǒng)工程,學術成果的交流至關重要。任何一個人或一個研究團隊的能力和眼界都是有限的。只有不斷的交流,相互學習才能實現學術建設的連續(xù)性和長遠性。而且,在交流的過程中也是個相互鼓勵、相互支持的過程。
(二)展示平臺
學術研究成果轉化的前提是展示,要進行充分的展示,盡可能地擴大受眾的群體,這樣才能使學術研究成果包括理論研究成果最終被接受和認可。理論研究成果從過去的象牙塔也可以走出來,參加類似于出版界搞的市場交流會,簽訂出版合約,洽談出版事宜。最終在展示的同時實現了成果的轉化和經濟效益。正所謂“丑媳婦總要見公婆”,學術研究的成果就是要惠及本學科,乃至于服務全社會,如果一直是被深鎖閨中那不但是違背了藝術成果生產的流程,更是對學術研究者本身勞動成果的不尊重,這一點連許多學術研究者本人都沒有意識到。相對而言,動漫等新興藝術產業(yè)就做得非常好,已經實現了產、供、銷一條龍。東北地域中國畫學術建設在基礎薄弱的情況下就需要這樣的藝術市場的介入才能盤活,從而從根本上實現良性發(fā)展、長久發(fā)展。
(三)信息反饋系統(tǒng)
學術建設需要經過市場的真實檢驗以及及時詳細的信息反饋,信息反饋系統(tǒng)的暢通高效是提高學術高度的重要保障。對待學術研究成果的價值判斷不能有學術成果的研究者自己來做,應該交由市場來考量。雖然學術專家也可以做此事,但其畢竟還是一人之力。難免在眼界、觀念、切入點等等方面有局限性。而藝術市場則不同,藝術市場是廣闊的,可以吸納眾多信息并做出反饋。其反饋的結果很可能很殘酷,對研究者及學術成果本身打擊很大,但市場做出的反饋是客觀的。即使在短時間內在一定程度上有違背學術的地方,但也是客觀存在,也是需要學術建設給予認真考慮的事情。尤其是當代東北地域中國畫這樣的新興學術建設對象,必須尊重藝術市場,重視藝術市場所帶來的信息反饋。絕對不能以藝術市場的“尚不成熟”“過分注重經濟效益”“審美判斷過于世俗”等等為理由忽視其作出的信息反饋。否則,東北地域中國畫學術建設就永遠做不到“接地氣”。
藝術市場對于新興的東北地域中國畫而言作用顯著而且十分直接。尤其是在當下,東北地域中國畫已經完全了那種以作品數量為主要考量指標的初期發(fā)展階段之后,開始以學術層面的建設成果為考核對象。藝術市場越來越會為東北地域中國畫學術建設發(fā)揮多方面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崔昊.東北地域山水畫筆墨語言研究[M]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10,9
[2] 崔昊.焦墨法對當代東北山水筆墨語言探索的價值意義[J]藝術百家,南京,2011,1
[3] 房彬; 王珍珍. 淺論關東人物畫對現實主義的貢獻[J] 科技咨詢導報,2007,10期
[4] 崔昊.淺析當代東北地域山水畫藝術審美特征及其成因[J]作家,長春,2013,1
[5] 崔昊.中國山水畫藝術的題材與表現[M]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