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自主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隨著教育的發(fā)展,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求教學生“學會”而且要教學生“會學”。然而,學生能否“學會”,關鍵在于學生是否掌握學習的方法和具有初步的自學的能力。因此,優(yōu)化教法,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自學的能力是教學改革的主攻方向,是一線教師在不斷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課題。我認為,教學生“會學”,必須在更新教學觀念,改革教法、學法,激發(fā)情趣,提高教學效率等幾個方面做好文章。
關鍵詞:教學觀念;改革方法;提高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2013)-19--01
一、在更新教學觀念上做文章
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型人才,這是正在興起知識經(jīng)濟時代對時代教育的呼喚,是時代賦予我們教師的歷史使命?!耙磺懈母餁w根底是觀念上的改革。”教學思想陳腐落后的教師,他的學生必然被當作裝填知識的容器,教學思想現(xiàn)代化的教師,他的學生自然被培養(yǎng)為積極主動、生動活潑的學習主人。因此,教師首先要端正教學思想,更新教學觀念,必須努力做到:
1、加強學習和研究現(xiàn)代化教育教學理論,進一步明確教育的戰(zhàn)略意義。樹立現(xiàn)代教育觀。加強語文和其它學科的整合,跨領域,跨學科的學習。
2、自覺“應試教育”轉變到“素質教育”的軌道上來。在智力培養(yǎng)和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把能力(包括語言應用能力、思維能力、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3、打破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落后教法,構建“雙主”教學的新框架,即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把閱讀、理解、領會、體味、品味、感悟還給學生。把點撥、啟發(fā)、引導、激勵留給自己,積極營造親密和諧的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他們掌握學習的方法。這是實現(xiàn)教學生“會學”的必要前提,也只是這樣,教學生“會學”才有可能見諸于教學實踐活動。
二、在優(yōu)化教學,改革教法、學法上做文章
教學方法,最終要落實到課堂上?!缎抡n標》認為學生是關鍵,在語文課堂上,要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重點和關鍵是要讓學生在課堂上獨立思考,使學生敢想、敢說,不受約束地去探究、思考,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去“標新立異”、“異想天開”。讓學生在無拘無束的爭論中思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給課堂教學注入生機。因此,在課堂上必須重視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在構建語文講讀課文的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始終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導學為主線,以學為主,以導為輔,導學結合,先扶后放”的方針,目的是教會學生怎樣通過某一類型某一課時的具體學習,掌握一種具體的學習方法。
課文的閱讀教學,可向學生提供探究和發(fā)現(xiàn)真實的情境,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讓學生在自己提出問題中自己解決問題??梢宰寣W生以小組學習的方式,整個過程在想、說、讀、討論的協(xié)作中進行,從而達到推陳出新,自主探索,自得其知。但是四人小組合作學習,一定要體現(xiàn)“合作”,而不能隨意的走過揚,所以在小組合作交流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巡視,重視學生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也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表演、體驗來達到目的。例如學習課文《晏子使楚》中,首先讓學生觀看一段晏子使楚的視頻,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然后,讓學生朗讀課文,結合課下注釋去理解文意。學生積極主動地在讀書中理解了課文,對人物形象初步有了感知。然后讓學生通過表演課本劇充分去認識晏子機智勇敢善于雄辯愛國的形象。這樣就達到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而且讓學生明白做有志之人的意義。
對于學生的學法指導,離不開課堂教學的培養(yǎng)和訓練。把學法知識變?yōu)閷W生的實踐活動。亦堅持下去,使它成為習慣,在學生學法指導中尤為重要。如課文《蘇州園林》的教學設計中,先確定教學目標,提出教出教學要求,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學習的方法。1、先讀熟段落。2、找出文段所寫作的內容和寫法上的特點。3、提出問題。4、背誦段落。然后引導學生運用所掌握的學法,遷移到其他段落,引導學生按讀段的方法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們自己講,自己想,自己動手,然后匯報討論,再檢查學習效果。這樣使學生在遷移訓練中,掌握并鞏固閱讀方法,從而達到從“學會”到“會學”的轉變。
三、在激發(fā)情趣,誘導興趣,提高效率上做文章
情趣是人樂于接觸、認識事物,并力求參與相應活動的一種積極的意識傾向。心理學家說過:“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迸d趣是成才的趣點,是最好的老師?!皩W生對學習產(chǎn)生了興趣,就會更加主動、積極地進行和探索。因此。教會學生“學會”,提高效率,必須在“情趣”上做文章。教師要善于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富有情趣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其主要方法有:1、懸念激趣:教師精心設計具有啟發(fā)性、趣味性的導語,留下懸念,激發(fā)興趣,使學生產(chǎn)生探究問題的能力。例如學習課文《我的叔叔于勒》以猜想“于勒是個什么樣的人?”設懸念激發(fā)興趣,由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然后結合課文內容分析達到學習目的。2、直觀激趣:教師運用教學方法時,深入淺出地將教學內容化為幻燈、動畫等可感、可觀的信息,使教學內容容易被學生理解掌握,激發(fā)興趣,提高效率。3、操作激趣:根據(jù)學生好動的特點而采用的方法,教學中要讓學生多動腦,多動手,多動口參與學習實踐,激勵的原則,對學生的學習活動以適時而恰當?shù)脑u價。取得成績、進步,就要大力表揚鼓勵;有了困難,幫助克服,讓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回答一些很淺顯的、在書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問題,做一些簡單的基本題和練習作業(yè),如果答對了、做對了或者答對了、做對了其中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揚,表揚他進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訓練難度,提高訓練要求,讓學習困難生在不斷的訓練中獲取點滴的長進,體驗成功的快樂。另外,對于學習困難生我還經(jīng)常作出了一些模糊的激勵性評價。例如:“其實你很聰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會學得很好?!薄斑@個問題你說得很好,證明你是個愛動腦筋的學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學得好!”“你的看法很獨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諸如此類的評價,不僅承認了學生的進步,而且強化了學生的進步,并使學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進步,由此喜歡上語文老師,也喜歡上語文課。以促進學生樂學、善學,推動其自覺,主動積極探索知識,鍛煉和提高學習能力。
語文教學中的“更新觀念,優(yōu)化教學,提高效率”是辯證統(tǒng)一的有機整體,只有“更新”才能“優(yōu)化”。只有“優(yōu)化”才取得良好、優(yōu)質的“效率”。我們要正確處理這三者的關系,不斷探索鉆研,形成自己獨特的能夠充分發(fā)展學生能力的教學方法。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和語文能力,實現(xiàn)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