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英語教學中,寫作是一項綜合能力的考驗,也是考查學生英語語言掌握情況的有力憑證,寫作貫穿了學生整體英語水平的表達能力。本文就著重針對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所遇到或常見的錯誤為根本出發(fā)點,并探析其原因,構建基于錯誤分析理論的英語教學改革模式。
關鍵詞:錯誤分析理論;英語教學;糾錯策略
作者簡介:
黨玲(1981-),女,河北石家莊人,本科,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yè)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英語語言文化與教學。
趙芳(1980-),女,河北石家莊人,本科,石家莊學院講師,英語語言文化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002-213(2013)-19-0-01
一、錯誤分析理論
錯誤性理論的對象是特別針對學生接觸第二語言學習時,時常導致的錯誤思想并尋找出錯誤的根本所在,來啟發(fā)第二語言的學習者采用的語言學習系統(tǒng),并從中尋找出學習者在語言的學習中經常采用的學習方法與步驟,從而了解并總結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的心理接受過程,探尋其潛在的學習規(guī)律。另外,錯誤性的學習理念是學習者在知識的輸入過程中的一種自我的創(chuàng)造,并針對外語學習者在不知不覺中對錯誤產生的一種機制辦法。于是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就形成了系統(tǒng)化的錯誤理論性分析的方法,作為人們在對語言學習與認知過程中的理論支持,這樣就能真正的幫助學習者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問題,并站到相適應的解決發(fā)法,充分的了解自己對語言的接受程度。
二、英語教學過程中錯誤糾正的類型
(一)直接糾正錯誤
直接性的進行錯誤的改正可以是老師或學習者自己發(fā)現(xiàn)有關書面語或口語中的錯誤,并及時的使其改正,同時又有正確的語言模范指導,并示意學生進行正確語言的熟記過程,如:
T: Where does your mother like going?
S: She like to go to Beijing.
T: No, please say “She likes to go to Beijing.”
S: She likes to go to Beijing.
這種直接性的糾錯不能盲目運用,其只適用于承受力強的學生,因為這種糾錯實際上就是教師在實行的一種指令,要學生必須這樣做。如果是發(fā)生在心理素質較差的學生中,或造成他今后的語言學習恐懼癥,使他以后在口語交流中會開不了口。然而這種方法的優(yōu)勢就在于直接、省時,很直觀的進行對與錯的對比,有助于記憶。
(二)間接糾正錯誤
間接性的接錯是通過老師循序漸進的過程來輔助雪中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通過教師的在語句中的重音或其他方面讓學生開始注意到錯誤的產生,如:
T: Where did you go last weekend?
S: I go to Nanjing.
T: Go to Nanjing? Last weekend? Oh, sorry! Where did you go?
S: I went to Nanjing.
在這段對話,老師語言的反復并不是因為自己沒有聽清楚,而是老師發(fā)現(xiàn)了學生口語上的錯誤,通過教師語言上的加強語氣來引起學生的錯誤糾正的意識,也是在慢慢的引導學生認識錯誤的過程。
(三)自我糾正錯誤
錯誤的改正是可以根據學習者自身的努力來完成的,在這種情況下就不需要借助于他們的幫助來實現(xiàn)。自我糾正所涉及的就是在書面表達中或行為中所導致錯誤的產生而進行的糾正,所以這兩方面的內容就顯得比較輕松,學習者只要意識到錯誤的形成,就能很簡單的改正過來。但在面對語言中語法方面的較于繁瑣的錯誤時,學習者在一時之間就很難及時的發(fā)現(xiàn),此時,就需要他人的幫助與循循善誘的過程。學生在教師的輔助作用下就能清楚明了的發(fā)現(xiàn)錯誤并得到準確的改正。
三、基于錯誤分析理論的英語教學改革
(一)正確對待英漢思維,解決母語負遷移
語言的學習者在進行第二語言的輸入過程中會導致語言結構方面的問題,造成這種為題的原因大多數(shù)都是因為自身母語的語言結構影響。在我國,英語被廣泛的普及,并成為了我國人民必須學習和掌握的第二語言,因而英語與本國的漢語就自然而然地會存在很大的差異性。語言是人們腦海中思考方式的論定,會產生先來后到的影響力,所以要正確掌握英語,就必須認清漢語與英語之間所產生的不同之處,并了解兩種語言在語法結構和表述手法上的區(qū)別,以及其中的相通之處。因此,我國人民在學習外語過程中,要正確區(qū)別對待兩種語言的語境范圍,不能盲目的按照漢語的語言習慣來對待外語的
學習。
(二)擴大外語輸入量,解決文化負遷移
外語的學習是對語言的植入階段,也是學習者親身感受并掌握的學習過程。語言的學習也分為單向和雙向的植入過程,前者是指學習者只通過外語的學習而獲取的語言學習程度;后者是包括學習者對語言的主動獲取和語言的利用過程,所以要做到語言被自己所運用,就要適當?shù)臄U充語言的獲取,可以通過書籍報刊的大量閱讀和聽英語廣播等方式來實現(xiàn)。
(三)加強語言語法基礎教學,解決語內遷移
英語是一種完整規(guī)范化的語言學習系統(tǒng),往往由于對英語學習的認知水平不夠就會沉浸在所學語言的語法結構中,這種現(xiàn)象就稱作是語內遷移。在英語的學習初始階段,學習者要正視自己在語言語法的基礎功夫上,并做大量的實際聯(lián)系來把每一個語法結構了解透徹。英語的語法學習包括詞法和句法兩方面上,前者的范圍廣闊,包容了所涉及所有的詞性,而且動詞部分就涉及復雜的時態(tài)變化;句法著重于句型的學習,有簡單句、并列句或以此派生出的多種句型。
四、總結
語言錯誤是在學習第二語言中常見的必然現(xiàn)象,錯誤很難避免,幾乎遍布在語言學習中,錯誤性理論研究的對象就是針對外語學習者在理解與掌握語言過程中經常性出現(xiàn)的錯誤。本文就著重分析這一理論體系,并把它運用在常規(guī)的外語教學中,并通過對學習者的語言錯誤做出準確的分析,并探尋導致錯誤的原因,從而來尋找方法來力求改正錯誤,也針對語言本身的性質,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教與學的方法。
參考文獻:
[1]曹曉敏,袁濤.錯誤分析理論下的糾錯策略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滁州學院學報,2011,13(3).
[2]沈茵.用錯誤分析理論指導英語教學中的糾錯行為[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