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生語篇的習得,要求學生在看懂語篇詞句的情況下,能對語篇更深層次的理解、掌握。但有部分教師對語篇教學存在觀念上的偏差,認為小學語篇教學就是解決生詞,帶學生讀課文。其實不然,語篇教學是指在具體的語境中教學單詞和句型,主張把單詞融入句子中教學。從整體入手,展現(xiàn)給學生完整的語言概念。語篇教學的核心思想在于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語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并應用語言。
一、語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語篇教學的單一性。課堂上,一些教師把重點詞句講解完就簡單的把課文讀讀,結束教學,忽視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以致學生不能把詞、句和語篇進一步融會貫通。如《牛津小學英語》5B Unit 4中的新句型“What does …usually do…? Does …? Yes./ No.”是C、D部分的主要內(nèi)容,有的教師卻在教學A部分時就讓學生反復操練,占去很多時間,以致后面的整個語篇教學,時間緊張,只能草草了事。
2.情境創(chuàng)設的局限性。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只是小范圍的就詞講詞,而忽略了課文的整體情境性。牛津所學英語的內(nèi)容往往貼近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實際,以利于學生在比較接近于實際的情景中進行聽說訓練。我以前在進行語篇教學時,往往會像詞匯、句型課一樣,急于去解決一個個小的語言點,忽視整體情景的創(chuàng)設。如,在教學《牛津小學英語》5B Unit 4 A部分的語篇時,我由討論hobbies入手,引出surf the Internet這一新詞組,進而過渡到I usually …這一句型,看似以舊引新,過渡自然,卻忽視了介紹朋友這一語篇的整體情景,導致學生對整個語篇的內(nèi)容印象淡薄,語篇教學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義。
二、小學英語語篇教學的有效途徑
任何語篇都是一個有意義的整體。它包括一定的情景和完整的情節(jié)。教師只有將語篇作為整體來處理, 才不會破壞故事的完整性和連貫性。我們要充分挖掘語篇所包含的語言知識、結構及功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閱讀、吸收和消化的空間,以培養(yǎng)學生主動建構語篇的能力,達到整體輸出的目的。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較好地實施語篇教學,應注意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1.課前預習的有效性。語篇相對較長,涉及的詞組、句型、文化信息較豐富,對于英語初學者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因此,為了減輕課堂上的教學壓力,教師可以布置學生做好預習工作。預習要有目的性、針對性。對于一般性的文章,教師可讓學生聽錄音、跟讀語篇、適當翻譯中文意思,劃出自己不理解之處;對于一些含有豐富背景知識的語篇,教師可先組織學生了解相關語篇背景知識。
2.情景創(chuàng)設的有效性。語篇具有相對完整的語境,教師只有設計有意義的情景,為學生創(chuàng)造產(chǎn)生語篇的條件,學生才能實現(xiàn)高效的輸出。小學英語教材所體現(xiàn)的語言概念、語言現(xiàn)象和語言交際環(huán)境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教師可使之轉化為課堂教學的直觀情景或模擬情景。第一階段:直觀情景,可用于四、五年級。直觀情景是指授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盡量使用實物或直觀教具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和啟發(fā)學生的思維。第二階段:模擬情景,可用于五、六年級。模擬情景是指借助現(xiàn)有條件,部分地模擬教材所呈現(xiàn)的語言內(nèi)容和交際場面,要求學生在模擬環(huán)境的啟示下,尋找自己的語言感覺和語言角色。教師要善于結合課堂教學的實際需要,利用實物或模型、圖片或簡筆畫、自制教具、音樂、多媒體、肢體語言等創(chuàng)設有意義的情景,讓學生能積極地根據(jù)目標語言,經(jīng)過思維的加工,從而實現(xiàn)創(chuàng)造性輸出。
3.活動設計的有效性。新《課標》指出:“活動要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興趣為出發(fā)點,內(nèi)容和方式要盡量真實;并應積極促進英語學科和其他學科間的相互滲透和聯(lián)系,使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審美情趣和藝術感受、協(xié)作和創(chuàng)新精神等綜合素質得到發(fā)展?!毕胍獎?chuàng)設有效的課堂,首先活動設計要注重生活化,教師應設計與學生實際生活相仿的活動,力求言之有物,努力建構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語言支架。真正做到讓學生活學活用。其次,活動要有一定的層次性。在進行語篇設計時要考慮難易程度。如果活動過于簡單,學生會失去深入探究的興趣。如果活動太難,易使學生失去信心。對于梯度的正確把握,可以使課堂教學過程更自然順暢。因此,活動設計要講究由易而難,層層遞進。再次,活動設計要多樣化,力求讓人人體驗成功。由于各種因素導致了學生的學習起點不同,可以給予所有學生同樣的語篇材料,但設計不同的活動;也可以給不同學生不同程度的語篇材料,完成共同的活動。
4.拓展閱讀的有效性。在所有的語言技能中,閱讀能力是最容易保持的。作為高年級學生,一旦掌握了閱讀的方法,他們就能進行自主學習,在閱讀中進步。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雖然主要依靠課內(nèi)閱讀,但不能僅僅滿足于此。課內(nèi)閱讀是基礎,課外延伸是補充。實踐經(jīng)驗證明,課外閱讀不但能促進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還能有效促進學生英語綜合技能的發(fā)展。需要指出的是,拓展性語篇中的句型內(nèi)容應與課堂上所教授的句型內(nèi)容相近或相似,這樣才能達到鞏固舊知,提高閱讀效果的目的,使學生獲得一定的學習成就感。
(責任編輯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