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脂肪存活理論,脂肪干細胞作用的不斷研究,自體脂肪顆粒移植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長期治療效果不斷提高,臨床廣泛應用于眉間皺紋、魚尾紋、鼻唇溝過深、鼻部、顳部凹陷、下頜短縮、薄唇等顏面部美容手術(shù)。自體顆粒脂肪游離移植是一種采用自體生物材料進行面部美容的方法,其操作簡單,無免疫排斥反應,材料來源豐富,逐漸被廣大患者和臨床醫(yī)師接受[1]。
1 資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2011年1月~2013年4月我院收診的80例接受顏面部脂肪顆粒移植術(shù)者,均為女性,年齡20~45歲;所有患者均經(jīng)過我院??漆t(yī)師檢查,其中面頰部凹陷32例,顳部凹陷29例,鼻唇溝凹陷19例。
1.2手術(shù)方法
1.2.1受術(shù)者取仰臥位,腫脹麻醉脂肪供區(qū)(2%利多卡因10ml+1:1000腎上腺素1mg+生理鹽水200ml)在下腹部或大腿隱蔽部位切小口用2mm鈍頭脂肪抽吸針連接30ml注射器沿切口刺入皮下脂肪層,將針頭打到預定術(shù)區(qū)后,將針芯拉到最大負壓,并支撐固定在這一壓力下,拉鋸式來回抽吸脂肪。將獲取的脂肪顆粒用4℃~6℃生理鹽水灌洗2~3遍靜置分層備用。
1.2.2浸潤麻醉受術(shù)區(qū),用1ml注射器抽取靜置后的脂肪顆粒,連接內(nèi)徑1mm的鈍性填充針頭,在受術(shù)區(qū)較隱蔽處穿刺注射充填。
1.2.3注射方法:脂肪顆粒注射一直采取多層次、多隧道方法得到一致認同,其機理是如果游離脂肪顆粒過于集中,中央脂肪組織得不到營養(yǎng)供應而壞死液化[2]。
2 結(jié)果
本組共80例,一次性移植滿意者65例(占81.2%),顏面多處充填者6例,隆頦受術(shù)者11例,1~3月后行二次充填,無1例發(fā)生感染、血腫等并發(fā)癥。9例受術(shù)者術(shù)后充填部位出現(xiàn)硬結(jié),經(jīng)按摩、熱敷、理療等治療后逐漸消失。
3 討論
對于自體顆粒脂肪游離移植的手術(shù)雖然操作較簡單,但仍需要注意:術(shù)前一定要與患者做好溝通,使其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對于顆粒脂肪抽吸量的估記,由于脂肪具有一定的降解率,所以應適當提高20%~30%的顆粒脂肪量,在選擇脂肪供區(qū)時應選擇患者大腿內(nèi)側(cè)或腹部,因為該區(qū)患者脂肪豐富,且脂肪顆粒較大,易抽取,保證顆粒脂肪的完整性,抽吸脂肪時采用注射器低負壓進行抽吸,減少對顆粒脂肪的損傷,抽吸脂肪后用生理鹽水進行純化靜置,并選擇中間部分的顆粒脂肪進行移植,應為這部分顆粒脂肪的完整性較好,可提高顆粒脂肪的存活率,降低顆粒脂肪的降解率[3]。在對面部凹陷區(qū)進行自體顆粒脂肪注射時應選擇多條隧道進行注射,且要緩慢均勻注射顆粒脂肪,為保證治療效果,可實現(xiàn)用注射器進行皮下隧道穿刺,然后在以穿刺的隧道中進行顆粒脂肪注射,注射過程應緩慢,并適當輕柔注射區(qū)域,使顆粒脂肪均勻分散,避免局部形成硬結(jié)腫塊[4]。自體顆粒脂肪注射移植具有一定的降解率,所以應超量注射,必要的時候可行多次注射,一般間隔2~3個月再行下次注射。整個手術(shù)過程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以防止患者出現(xiàn)感染等并發(fā)癥[5]。
綜上所述,自體顆粒脂肪游離移植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其來源豐富,手術(shù)操作簡單,無免疫排斥反應,對于面部凹陷進行填充效果良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安彩霞,喬星,普雄明.自體顆粒脂肪移植住美容外科的應用探討[J].中國美容醫(yī)學,2009,18(12):1727-1728.
[2]呂曉杰,劉洋,陳俊男.自體顆粒脂肪移植重塑面部輪廓并改善皮膚質(zhì)地[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21(7):1104-1106.
[3]周其光,王忠志,吳禮城.自體脂肪顆粒移植在顳部填充中的應用[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0,19(10):1444.
[4]Sterodimas A,de Faria J,Nicaretta B,et al.Cell-assisted lipotransfer[J]. Aesthet Surg J, 2010, 30(1):78-81.
[5]Wetteran M,Szpalski C,Hazen A,et al.Autologous fat grafting and facial reconstruction[J]. J Craniofac Surg,2012,23(1):315-318.
[收稿日期]2012-12-10 [修回日期]2013-05-14
編輯/何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