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發(fā)展少年兒童的優(yōu)勢智力領域,幫助其將突出的智力領域優(yōu)勢向其他智力領域遷移、轉化,促進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 擊劍教學訓練 少兒身心健康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7(a)-0200-01
1 多元智能與綜合型課程
心理學家加德納(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了顛覆傳統(tǒng)意義的智力理論 —— 多元智能理論。這種理論徹底批評了傳統(tǒng)的智力理論只注重邏輯和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使受教育者在其它領域的智能難以獲得充分有效地發(fā)展的缺點。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人具有多種智力,每個人都擁有相對獨立的智力結構,即語言—— 語言智能、邏輯—— 數理邏輯智能、視覺—— 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聽覺—— 音樂智能、人際交往智能、內省—— 自我認識智能、自然探索智能、存在智能等,這幾種智力在個體身上都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程度進行組合,從而使每個人的智力各具特色。
本文試圖將多元智能理論和少兒擊劍訓練進行整合,根據少兒階段的身心發(fā)育、思維模式與智能發(fā)展的特點,充分滿足少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多方位、多角度促進少年兒童全身心綜合發(fā)展。通過擊劍教學訓練,提倡整體健康的理念,倡導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為生活、學習、訓練打好堅實基礎。
2 多元智能結構下的少兒擊劍教學訓練綜合課程
(1)擊劍運動歷史源遠流長,是一項具有悠久歷史和人文基礎的傳統(tǒng)體育運動項目。擊劍運動不僅僅是一項強調速度、力量、靈敏、協(xié)調等運動素質的體育項目,更是一項講究智慧技巧,崇尚禮儀規(guī)范的智者運動,它結合優(yōu)雅的動作和靈活的戰(zhàn)術,要求進行擊劍運動的人們展現出良好的身體運動能力、優(yōu)雅的禮儀規(guī)范、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良好的視覺空間能力、縝密的邏輯思維,具有很強的健身、育智價值,而表現出來的這些素養(yǎng)又恰恰與多元智能理論有著某種高度的契合。
(2)根據以上,提出了以多元智能理論融入到少兒擊劍教學訓練中,在擊劍教學訓練中正確合理的運用多元智能理論,提高少兒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在本文,我們著重探討“語言—— 語言智能、邏輯—— 數理邏輯智能、視覺—— 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聽覺—— 音樂智能、人際交往智能、內省—— 自我認識智能”這幾種多元智能結構下的少兒擊劍教學訓練。
(3)語言智能—— 言語—— 語言智力。
這種智力是指聽、說讀、寫的能力,表現為個人能夠順利而高效的利用語言描述事件、表達思想并與人交流的能力。在以往傳統(tǒng)智力觀的理解力,傳統(tǒng)教學目標比較注重這種智能的培養(yǎng)。因為擊劍運動的官方語言是法語和英語,專業(yè)術語是法語,所以我們將擊劍課堂教學融入到外語情境學習建構中去,進行合理有效的多語種教學,調動少兒學習國外語言和文化的的興趣。重視中國傳統(tǒng)語言和歷史文化的教育,加強少兒中文“聽、說、寫”的能力培養(yǎng)。
(4)音樂智能—— 音樂—— 節(jié)奏智力
這種智力是指感受、辨別、技藝、改編和表達音樂的能力,表現為個人對音樂包括節(jié)奏、音調、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過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達音樂的能力。多元智能結構下的擊劍教學訓練中,音樂智能的學習目標的創(chuàng)設:通過擊劍運動訓練,掌握做各種不同動作的節(jié)奏,培養(yǎng)節(jié)奏感。
(5)數理邏輯智能—— 邏輯—— 數理智力。多元智能結構下的擊劍綜合性課堂里,數理邏輯智能學習目標的創(chuàng)設:擊劍訓練課中,運用有針對性的游戲,如:“逢3擊掌”;“人、槍、老虎”;聽、看數字信號做出相應反應;隊列隊形變化等游戲方式,加強學生對于數學運算、邏輯推理、因果對比等方面的能力。
(6)視覺—— 空間智能—— 視覺—— 空間智力。多元智能結構下的擊劍綜合性課堂里,視覺—— 空間智能學習目標的創(chuàng)設:擊劍訓練課中,通過使用擊劍場地和擊劍器材,感受和辨別場地、器材的外形、材質、重量、力學結構等等這些直觀感受,加強學生的視覺感受,以視覺感受促進對于空間思維和智力的提高,并以此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7)身體運動智能—— 身體—— 動覺智力這種智力是指運用四肢和軀干的能力,表現為能夠較好的控制自己的身體、對事件能夠做出恰當的身體反應以及善于利用身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通過擊劍教學訓練,可以鍛煉身體的協(xié)調性、柔韌性和靈活性;培養(yǎng)良好的體能,增強體質,發(fā)展靈敏、協(xié)調、反應速度、動作速度、身體感知覺等運動素質為主的各種身體素質,為生活、學習、訓練打好堅實基礎。
(8)人際交往智能—— 交往—— 交流智力。這種智力主要是指與人相處和交往的能力,是指能夠有效地理解別人及其關系、及與人交往能力表現為覺察、體驗他人情緒、情感和意圖并據此能夠做出適宜反應的能力。這類人對人的臉部表情、聲音和動作較具敏感性,能察覺并區(qū)分他人的情緒、意向、動機及感覺。人際交往智能包括四大要素:組織能力、協(xié)商能力、人際聯(lián)系。
(9)自我認識智能—— 自治—— 自省智力。這種智力主要是指認識、觀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現為能夠正確地意識和評價自身的情緒、動機、欲望、個性、意志,并在正確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評價的基礎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這種智力在哲學家、小說家、律師等人的身上形成比較突出的表現。多元智能結構下的擊劍綜合性課堂里,自我認識智能學習目標的創(chuàng)設:現在的孩子家庭條件比較優(yōu)越,都是獨生子女,平時較為缺乏獨立精神,然而,他們面對的未來將是競爭更加激烈的社會。因此,擊劍運動彌補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書本很難學到的知識,無論是意志品志、個人修養(yǎng)、形體發(fā)育,還是在世界文化知識的了解等方面都大有益處。
3 結論
(1)少兒多元智能擊劍教學訓練課與教育專題進行了整合處理,在教學設計(教案)的教學目標中,不但有本學科的教學目標,還針對多元智能這一教育專題的多項智能的培養(yǎng)樹立了教學目標。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要求達到所有的教學目標,因此,自然也就會達到了教育專題的教學目標。
(2)多元智能理論在擊劍教學訓練中的實踐表明,體育運動不僅增強了少兒的身體素質,更是提高少兒綜合能力發(fā)展的良好平臺。這項課程的整合順應了人的本性,尊重人的多元結構,強調人的綜合性教育和智能啟發(fā),而非僅僅關注某一項技能的培養(yǎng)。
(3)現代擊劍項目不僅是一項有利于少年兒童身體成長的運動項目,更是現代社會的一種優(yōu)秀的教育方式。通過系統(tǒng)的、有效的多元智能培養(yǎng)融合在擊劍的教學訓練中,創(chuàng)設并給予少年兒童參與擊劍運動所帶來的“特有的、多維的情境化綜合性教學模式”,全面發(fā)展每一名少年兒童的多元化智能結構,并且促進其展示出多方面、多層次、多類型的智力領域。發(fā)展少年兒童的優(yōu)勢智力領域,幫助其將突出的智力領域優(yōu)勢向其他智力領域遷移、轉化,促進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多元智能新視野[M].沈致隆,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2] 杜伯武,張素霞.體育教學中如何運用多元智力理論之研究[J].青年與社會(中外教育研究),2009(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