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校園文化是學校理念文化、物質(zhì)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等的有機結合體,是一所學校的歷史文化積淀,它內(nèi)涵豐富,外延廣泛。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環(huán)境教育力量,對于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保證學生健康成長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對于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會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校園文化是學校德育的主陣地。在新時期要加強學校德育工作,就需要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在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中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就需要充分發(fā)揮學校師生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樹立校園文化全員共建意識,尤其是教師要引導學生參與到校園文化、班級文化建設中,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熏陶,提高素質(zhì)。
關鍵詞:校園文化;德育;和諧
一、構建和諧校園文化環(huán)境,營造德育工作的良好氛圍
和諧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是學校健康發(fā)展的標志。校園文化中所包含的價值觀念、理想信念、行為規(guī)范等群體意識,有利于增強師生員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創(chuàng)建四季常青、整潔優(yōu)美、富有教育意義的自然環(huán)境,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性情的需要;也是凈化學生健康心靈的需要。如:我校的整體布局,建筑的造型、色彩、視野都注重與周圍建筑的協(xié)調(diào)與呼應,這樣有利于增強學校的家庭氣氛,讓
師生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又如:把校門建成開放式,進入大門看到的便是醒目的校訓“創(chuàng)辦活力二中、效率二中、特色二中、和諧二中;創(chuàng)辦最受人尊敬的學?!保寧熒惺艿綄W校團結向上的氛
圍。同時讓學生在參與實踐中凈化校園,接受德育教育。如:學校全面規(guī)劃了衛(wèi)生責任區(qū),制訂了規(guī)章制度和考核辦法,真正做到衛(wèi)生工作責任到班,責任到人,并組建了“校園環(huán)境小衛(wèi)士”巡邏隊,維護學校的一草一木。立足小事,立足自我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是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學生通過參與校園實踐活動,能夠看到自我價值,能激發(fā)其自主性、自尊心和自豪感,樹立一個真實、完整、積極的自我意象,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生活態(tài)度。
二、積極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通過開展豐富多彩、健康積極的活動,能為校園文化增添色彩和生機,能使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如:我校每年都舉辦一次藝術節(jié)、運動會,并評選出榮獲“道德文明風尚獎”的先進班級和個人。同時學校加強各類社團建設,并加以組織和引導,突出社團的多樣性。通過熱情支持,積極引導學生參加文學社、街舞社、棋牌社和升旗部等社團活動,不僅為學生提供發(fā)揮特長、表現(xiàn)才能和施展個性的機會和場所,又能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心智、完整的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從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在諸多形式的校園文化活動中,主題班會是一種極受師生歡迎而又極富教育意義的形式,也是班主任管理班級、學生展示自我和鍛煉的平臺。以主題班會的“主題”為出發(fā)點,將其作為開展德育工作的突破口。成功的主題班會,能使班級成員進行廣泛的思想交流,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同時學生在主題班會上交流、討論和積極參與,有利于鍛煉他們的組織能力、思辨能力、表達能力,提高綜合素質(zhì)。如:我校高二七班召開以“感恩老師”為主題的班會活動。班會活動中有師生日常接觸中的點滴感人故事,也有課下為老師錄制的視頻——“教師寄語”,還有學生自發(fā)組織制訂的“我的大學夢”等,最后全班同學起立齊唱《感恩的心》,把本次班會推向高潮,此時淚水浸濕了師生的雙眼。這就是一個受到極好德育效果的案例,也達到了學生“自我教育”的目的。不僅如此,我校還高度重視主題班會在德育中的作用,制訂完善的主題班會制度,定期開展精品主題班會活動,建立主題班會后續(xù)評價機制。真正做到主題班會在制度上有保障,在操作上切實可行,在實踐上受歡迎,有效果。
三、建立良好人際關系,構建和諧校園文化
從某種意義上講,人際關系是一種高級形式的校園文化。良好的人際關系不僅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奮發(fā)向上,健康成長,還能形成良好的集體意識,從而對學生德育產(chǎn)生重要影響。在復雜的人際關系中對學生健康成長產(chǎn)生直接影響的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關系。
師生關系是學校教育過程中最基本的人際關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教育過程和結果。師生間只有建立和諧融洽的關系,才能增強德育效果。學生視教師為楷模,他們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品質(zhì)??鬃釉唬骸捌渖碚?,不令而行?!痹诹己玫膸熒P系中學生享受到師愛的溫暖和師生友誼的快樂,感受到人世間的真誠美好,從而體驗到友愛、尊重、誠實、平等等道德經(jīng)驗。
學生間的人際關系,既影響著學生的健康成長,也影響優(yōu)良集體的形成。教師要有目的地加以引導,強調(diào)同學間的人際關系應遵循守紀、理解、團結、互助的基本原則,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鼓勵學生充滿自信、公平競爭、幫人所需、大度為懷。這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協(xié)作精神,從而使學生樹立個人要服從集體、嚴于律已、寬以待人的集體主義思想觀念,形成互相信任、親密融洽和富有吸引力的和諧人際關系。
總之,要使學校德育工作行之有效,除正面教育、積極灌輸外,還必須充分發(fā)揮校園文化的作用。只要我們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建設,通過不斷創(chuàng)新形式、改進方法,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建設氛圍,構建和諧的校園人際關系,就能真正使學校德育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作者單位 河北省承德市第二中學)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