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物理課程的學習要立足于生活實踐,用實驗說明規(guī)律和概念,最后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把袑W后教”模式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平臺,“研學”可以提前發(fā)現(xiàn)學習中的問題,提高學生研究探討能力;“后教”則可以彌補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缺陷,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
關鍵詞:研學;互教;后教
所謂“研學后教”,即先研學,后教學,改變了傳統(tǒng)的由老師教學帶動學生學習的模式。但是,這不僅僅是順序的改變,更重要的是思想和理念的轉變。
一、學生研學階段
老師在課前通過對教材、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的研究,在對學生情況了解的基礎上編寫“研學文本”。研學文本可以是多種形式的,如課本知識自測、課外相關知識趣味問答、補全知識、正誤判斷等,目的在于指導學生自主預習課本、翻閱資料、獨立思考并解決問題。
二、學生互教階段
這一階段主要體現(xiàn)在課堂上,在正式授課之前的十到十五分鐘,老師將本節(jié)課的知識要點和教學目標展示出來。將學生分為4~6人的小組,組內成員相互分享課前學習實驗的心得和結論,解決相互間的問題和疑惑,并對老師展示出的重點進行討論,最后將大家探討過后不懂的問題以紙條等形式交給老師,由老師公開講解。
由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個性化和差異化較大,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涌現(xiàn)出很多創(chuàng)新性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學生互教不僅可以減輕教師的負擔,還可以使高效率的學習方法得以推廣。同時,互教階段還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人際交往和口才表達能力,增強班級團結感和向上力。
三、后教階段
這是發(fā)揮老師主導作用的關鍵階段,也是學生和教師之間良好溝通的重要時刻。這一階段老師應該有重點地去講,因為經(jīng)過了充分的自學、互學,學生已經(jīng)對課堂內容基本掌握,并有了自己的見解,所以老師應該講那些學生還不理解的、易混淆的、重中之重的知識點,并適當擴充課外知識。在最后的時間,可以做一個課堂小測驗,以檢驗和加強學生對這節(jié)課的認識。
“研學后教”改變了傳統(tǒng)物理教學模式,走出了低效預習、后教重復的誤區(qū)。為了進一步優(yōu)化和完善研學后教的教學模式,只有逐步構建課堂教學目標體系、行為操作體系、評價反饋體系,形成三位一體的全面教育模式,才能保證研學后教模式的實效性和科學性。
參考文獻:
何惠,王瑩.“研學后教”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有效實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3(8).
(作者單位 王桂杰:吉林省磐石市呼蘭中心學校
孫立國:吉林省磐石市松山中心學校)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