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高三學生曾迷惑不解地問:“為何做了那么多套題,成績卻不見提高呢?”詳細地了解學生情況后,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其實被套題套住了,為了提高成績他們在課下比著做資料,看誰做得多,看誰做得快,可做題效果往往因人而異。不是做得越多效果越好,那么我們學生該如何對待套題呢?
首先套題選擇要切合實際。學生要結合自身情況,在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之后,有選擇的買一些適合自己的套題來練習。學生自行購買套題時一定不能盲目選擇,你用的是哪套教材,你高考時候用的是哪個省份的試卷,你就首選權威機構發(fā)行的自己所在省份的近五年的高考真題或高考模擬題,這樣的套題效度和信度都比較高,還與自己所用的教材配套,訓練的針對性強。
即使是同一省份的套題,種類也比較多,我們要買那些正版套題,以免出現(xiàn)一些印刷上的錯誤從而誤導自己,還要注意套題后面要有詳細的答案及答案解析。因為你買來是自己做,做完后要自我測評自我訂正,沒有老師的講解和分析,所以答案要詳細,不僅要有參考答案,還要附有答案的分析。
其次套題做法要科學。買了一套試卷,是不是就得按照先后順序有時間就一套套地往前做呢?顯然不是。我們可以根據(jù)老師復習的進度和自由支配的時間長短,分門別類地進行練習:今天做三兩個論述類文本閱讀,明天做一兩個詩歌鑒賞,后天做三五個成語訓練 ;這星期做文言文閱讀,下星期做現(xiàn)代文閱讀…… 分類練習便于總結歸納同一類型習題的高考命題趨勢、出題模式、設置陷阱方式、自己的易錯點易混點等問題,從而明確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再有針對性地對容易出錯的地方進行單項訓練,在不斷練習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除了進行分類訓練外,還要定期用整塊時間進行整套題的訓練。通過完整套題的訓練,把握做題的速度,檢測專項訓練的效果,轉變做不同類型習題之間的思維方式,為做好高考考場套題做準備。
最后妥善處理已經(jīng)做過的套題。套題做完后有兩種處理方式:做對了的大可放在一邊不去管它,因為做對了說明這些內(nèi)容你已經(jīng)掌握了;那些拿不準的、胡亂蒙對的、完全做錯的習題, 應該仔細研究錯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是知識點不牢固造成的錯誤下去把相關知識點一一過關,像默寫、成語、文言實詞等;是答題思路不清晰的,訂正答案時要研究答題步驟,像詩歌鑒賞、文學類文本閱讀中的主觀題等;是理論知識不扎實、方法不科學的下去多看理論指導,讓知識系統(tǒng)化,多總結歸納探求同一類型習題的做題方法。
出現(xiàn)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反思,一錯再錯,這樣即使你做了一百套題,會的還是會,不會的還是不會。練習中出現(xiàn)的錯誤正好暴露了我們學習中的不足之處,知不足而后改正方能上進,從而避免下次出現(xiàn)類似的錯誤。
要想很好地吸取教訓,對已總結歸納的錯題進行定期重做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在大型考試前夕應對錯題本進行細致認真的回顧,在回顧中加深印象,注意容易出錯的地方,提醒自己,引以為戒,不在同一類問題上犯同樣的錯誤。俗話說:“劈柴不按紋,累死劈柴人。”我們做套題也不能勞而無功或者事倍功半,不能只求做得多做得快,更要多動腦,善總結,這樣不僅不會被套題套住,還能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