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深入的闡述了建筑施工中對不良地基土的改造及加固處理技術。地基土對建筑整體質(zhì)量影響很大,若不能對其進行很好的改造及加固,會給建筑質(zhì)量安全帶來很大的隱患。本文就此展開探討,望能為同行工程技術人員起到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工民建施工;不良地基土;改造技術
前言
本文結(jié)合相關規(guī)范、標準,運用置換法、壓實與夯實法、預壓法、擠密法及攪和法等對不良地基土進行合理改造。
一、置換法分析
1、換填法。就是將表層不良地基土挖除,然后回填有較好壓密特性的土進行壓實或夯實,形成良好的持力層。從而改變地基的承載力特性,提高抗變形和穩(wěn)定能力。施工要點:將要轉(zhuǎn)換的土層挖盡、注意坑邊穩(wěn)定;保證填料的質(zhì)量;填料應分層夯實。
2、振沖置換法。利用專門的振沖機具,在高壓水射流下邊振邊沖,在地基中成孔,再在孔中分批填入碎石或卵石等粗粒料形成樁體。該樁體與原地基土組成復合地基,達到提高地基承載力減小壓縮性的目的。施工注意事項:碎石樁的承載力和沉降量很大程度取決于原地基土對其的側(cè)向約束作用,該約束作用越弱,碎石樁的作用效果越差,因而該方法用于強度很低的軟粘土地基時必須慎重行事。
3、夯(擠)置換法。利用沉管或夯錘的辦法將管(錘)置入土中,使土體向側(cè)邊擠開,并在管內(nèi)(或夯坑)放入碎石或砂等填料。該樁體與原地基土組成復合地基,由于擠、夯使土體側(cè)向擠壓,地面隆起,土體超靜孔隙水壓力提高,當超靜孔隙水壓力消散后土體強度也有相應的提高。施工注意事項:當填料為透水性好的砂及碎石料時,是良好的豎向排水通道。
二、壓實與夯實法分析
1、表層壓實法。采用人工夯,低能夯實機械、碾壓或振動碾壓機械對比較疏松的表層土進行壓實。也可對分層填筑土進行壓實。當表層土含水量較高時或填筑土層含水量較高時可分層鋪墊石灰、水泥進行壓實,使土體得到加固。
2、重錘夯實法。重錘夯實就是利用重錘自由下落所產(chǎn)生的較大夯擊能來夯實淺層地基,使其表面形成一層較為均勻的硬殼層,獲得一定厚度的持力層。施工要點:施工前應試夯,確定有關技術參數(shù),如夯錘的重量、底面直徑及落距、最后下沉量及相應的夯擊遍數(shù)和總下沉量;夯實前槽、坑底面的標高應高出設計標高;夯實時地基土的含水量應控制在最優(yōu)含水量范圍內(nèi);大面積夯時應按順序;基底標高不同時應先深后淺。
3、強夯。強夯是強力夯實的簡稱。將很重的錘從高處自由下落,對地基施加很高的沖擊能,反復多次夯擊地面,地基土中的顆粒結(jié)構發(fā)生調(diào)整,土體變?yōu)槊軐?,從而能較大限度提高地基強度和降低壓縮性。其施工工藝流程:(1)平整場地;(2)鋪級配碎石墊層;(3)強夯置換設置碎石墩;(4)平整并填級配碎石墊層;(5)滿夯一遍;(6)找平,并鋪土工布。
三、預壓法分析
1、堆載預壓法。在建造建筑物之前,用臨時堆載(砂石料、土料、其他建筑材料、貨物等)的方法對地基施加荷載,給予一定的預壓期。使地基預先壓縮完成大部分沉降并使地基承載力得到提高后,卸除荷載再建造建筑物。施工工藝與要點:(1)預壓荷載一般宜取等于或大于設計荷載;(2)大面積堆載可采用自卸汽車與推土機聯(lián)合作業(yè),對超軟土地基的第一級堆載用輕型機械或人工作業(yè);(3)堆載的頂面寬度應小于建筑物的底面寬度,底面應適當放大;(4)作用于地基上的荷載不得超過地基的極限荷載。
2、真空預壓法。在軟粘土地基表面鋪設砂墊層,用土工薄膜覆蓋且周圍密封。用真空泵對砂墊層抽氣,使薄膜下的地基形成負壓。隨著地基中氣和水的抽出,地基土得到固結(jié)。
3、降水法。降低地下水位可減少地基的孔隙水壓力增加上覆土自重應力,使有效應力增加,從而使地基得到預壓。這實際上是通過降低地下水位,靠地基土自重來實現(xiàn)預壓目的。施工要點:一般采用輕型井點、噴射井點或深井井點;當土層為飽和粘土、粉土、淤泥和淤泥質(zhì)粘性土時,此時宜輔以電極相結(jié)合。
4、電滲法。在地基中插入金屬電極并通以直流電,在直流電場作用下,土中水將從陽極流向陰極形成電滲。不讓水在陽極補充而從陰極的井點用真空抽水,這樣就使地下水位降低,土中含水量減少。從而地基得到固結(jié)壓密,強度提高。電滲法還可以配合堆載預壓用于加速飽和粘性土地基的固結(jié)。
四、擠密法分析
1、振沖密實法。利用專門的振沖器械產(chǎn)生的重復水平振動和側(cè)向擠壓作用,使土體的結(jié)構逐步破壞,孔隙水壓力迅速增大。由于結(jié)構破壞,土粒有可能向低勢能位置轉(zhuǎn)移,這樣土體由松變密。施工工藝:(1)平整施工場地,布置樁位;(2)施工車就位,振沖器對準樁位;(3)啟動振沖器,使之徐徐沉人土層,直至加固深度以上30~50cm,記錄振沖器經(jīng)過各深度的電流值和時間,提升振沖器至孔口。再重復以上步驟 1~2次,使孔內(nèi)泥漿變稀;(4)向孔內(nèi)倒入一批填料,將振沖器沉人填料中進行振實并擴大樁徑。重復這一步驟直至該深度電流達到規(guī)定的密實電流為止,并記錄填料量;(5)將振沖器提出孔口,繼續(xù)施工上節(jié)樁段,一直完成整個樁體振動施工,再將振沖器及機具移至另一樁位;(6)在制樁過程中,各段樁體均應符合密實電流、填料量和留振時間等三方面的要求,基本參數(shù)應通過現(xiàn)場制樁試驗確定。
2、沉管砂石樁(碎石樁、灰土樁、OG樁、低標號樁等)。利用沉管制樁機械在地基中錘擊、振動沉管成孔或靜壓沉管成孔后,在管內(nèi)投料,邊投料邊上提(振動)沉管形成密實樁體,與原地基組成復合地基。
3、夯擊碎石樁(塊石墩)。利用重錘夯擊或者強夯方法將碎石(塊石)夯入地基,在夯坑里逐步填人碎石(塊石)反復夯擊以形成碎石樁或塊石墩。
五、拌和法分析
1、高壓噴射注漿法(高壓旋噴法)。以高壓力使水泥漿液通過管路從噴射孔噴出,直接切割破壞土體的同時與土拌和并起部分置換作用。凝固后成為拌和樁(柱)體,這種樁(柱)體與地基一起形成復合地基。也可以用這種方法形成擋土結(jié)構或防滲結(jié)構。
2、深層攪拌法。深層攪拌法主要用于加固飽和軟粘土。它利用水泥漿體、水泥(或石灰粉體)作為主固化劑,應用特制的深層攪拌機械將固化劑送人地基土中與土強制攪拌,形成水泥(石灰)土的樁(柱)體,與原地基組成復合地基。水泥土樁(柱)的物理力學性質(zhì)取決于固化劑與土之間所產(chǎn)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學反應。固化劑的摻人量及攪拌均勻性和土的性質(zhì)是影響水泥土樁(柱)性質(zhì)以至復合地基強度和壓縮性的主要因素。施工工藝:(1)定位;(2)漿液配制;(3)送漿;(4)鉆進噴漿攪拌;(5)提升攪拌噴漿;(6)重復鉆進噴漿攪拌;(7)重復提升攪拌;(8)當攪拌軸鉆進、提升速度為 0.65~1.0m/min 時,應重復攪拌一次;(9)成樁完畢,清理攪拌葉片上包裹的土塊及噴漿口,樁機移至另一樁位施工。
六、結(jié)語
地基土對建筑整體質(zhì)量影響很大,對不良的地基土一定要進行改造及相應的加固處理。我們應根據(jù)相關的施工規(guī)范和標準,根據(jù)土應力對地基土進行合理、科學的加固及改造處理,保障建筑質(zhì)量及生命財產(chǎn)安全。
參考文獻
[1]吳捷梧.公路軟土地基的處理方法[J].中國新技術新產(chǎn)品,2010
[2]謝海林,徐長林.不良地基土的處理與加固的方法及施工工藝[J].價值工程,2010
[ 3]李昌前.淺析水利工程中軟弱地基種類及處理方法[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0
[4]張成英.公路施工中軟土地基處理方面的研究[J].山西建筑,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