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命”、“暴政”等是中國人對隋朝的誤讀;而在看重制度建設、工程建設的西方人眼中,隋文帝是繼秦始皇之后,對中國最有影響的皇帝。
蒙曼認為雖然隋朝兩帝在大家的印象中是荒淫、奢侈、暴政,但他們的功績卻是影響至今。
西方人更看重制度建設、工程建設,中國人更看重人
西方人認為,中國對世界歷史影響最大的兩個皇帝,第一是秦始皇,第二是隋文帝。而中國提到最偉大的皇帝一定是唐太宗李世民。
西方人和中國人角度不同。西方人更看重制度建設、工程建設,秦始皇統(tǒng)一中原,修建長城,而隋文帝創(chuàng)立科舉制度、三省六部制等;但中國人更看重人,比如唐太宗時期“君明臣直”。
隋文帝嚴于律己但人文關懷
隋文帝楊堅和兒子楊廣的暴政是嚴于律己,更是嚴于律人。隋文帝執(zhí)政25年,每天要吃工作餐,每餐中僅一個葷菜;身為一朝皇帝,一生僅娶了一房妻子,一輩子只有一處行宮,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有哪一朝皇帝能做到這一點。
隋朝兩代皇帝跑得快,可怕的是,他也要別人跟他一樣跑得快,追不上我的就殺掉。隋文帝的治國理念中缺少了對人的關注,社會中缺少了包容,缺少中國人講究的柔度。隋煬帝楊廣受父親影響太深了,百姓無法承受,于是造反了。
對隋朝誤讀沒因為隋朝短命,沒有時間為自己撰寫歷史
和隋朝同樣“短命”的還有秦朝,兩朝都是因暴政造反而亡,兩個短命王朝后,又都是一個繁盛的朝代,而繁盛和前朝的功績是否有關系呢?
秦、隋都統(tǒng)一全國,但真正實現(xiàn)多民族統(tǒng)一的是隋文帝;唐承隋制,隋朝建立科舉制度、三省六部制、制定律法都是唐朝盛世的基礎;挖掘京杭大運河,修建大興城,而隋朝屯糧更是夠唐朝用五六十年的。
蒙曼認為之所以大家對隋朝誤讀,就是因為隋朝短命,他根本沒有時間為自己撰寫歷史,“隋朝的很多歷史都是由唐朝撰寫的,所謂‘不廢不立’,不批評隋朝不好,怎能建立自己的政權呢?”
編輯/書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