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堯的德政
上古時代,黃河流域部落聯盟先后出現過三位著名首領,他們便是堯、舜、禹。
堯,號陶唐氏,傳說他是黃帝的后代。盡管他有著高尚的道德品質和豐富的生產經驗,并處于首領的地位,但他處理事情仍遵循古老的民主傳統,十分謙遜,因此非常受人尊敬。
有一年,堯獨自外出巡游。一路上他所見到的男女老少,一個個笑容滿面,無憂無慮,到處呈現著太平盛世的景象。
他來到一個村口的一塊場地上,只見幾個老農正在怡然自得地手持木板玩著“擊壤”游戲,你來我往,十分帶勁。
這時,有個人恰巧路過,感嘆說:“我們的領袖堯是多么偉大?。∈撬麑嵭辛说抡?,才使大家過上這么舒心的日子?!?/p>
一位老農聽他這么說,不以為然地大笑起來,說:“太陽出來我就耕作,太陽落山我就休息,掘井飲水,耕田吃飯,帝堯的德政跟我們有什么相干?”
過路人聽他講得似乎也有道理,不由啞口無言,默默地走開了。
堯在一旁聽了他們的對話,知道百姓生活十分安定愉快,心中感到很踏實,他不想給幾個老農說明治國之道正在于此,便也悄悄離開了。(出《論衡·藝增》)
舜以孝聞
舜的父親是個盲人,人們都叫他瞽叟,他還是個糊涂、固執(zhí)的人。舜的后母對舜很不好。后母帶來兒子叫象,是個傲慢無禮的人。
舜雖然生活在這樣的家庭里,卻能孝順父母、愛護弟弟。
有人向堯推舉舜。堯為了考察舜的德行,把自己的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了舜,還為他建筑糧倉、分給他牛羊。舜的生活雖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還是像以前那樣孝敬父母、愛護弟弟。
可是,舜的父母和弟弟卻非常嫉妒他,幾次三番設法暗害他。
有一次,瞽叟叫舜爬上糧倉修補倉頂。舜剛剛爬上去,瞽叟就撤走梯子,并在下面放起大火,想把舜活活燒死。危急關頭,舜一手拿著一頂斗笠,張開雙臂從倉頂跳了下來,幸好沒有摔傷。
瞽叟和象還不甘心,他們又想出了一個壞主意。一天,瞽叟讓舜去挖井,當井挖到一定的深度時,瞽叟和象就把土塊和石頭扔到井里,想把舜活埋在井里。幸好舜在挖井時還挖了一條能通到另一口井的通道,舜鉆進了那條通道,從另一條通道爬了出來,安全脫險。
象認為舜已經死了,得意地對瞽叟說:“是我想出的妙計,現在我們可以分他的財產了?!毕箨J進舜的家,拿起舜的琴彈了起來。不一會兒,舜回到家里。象大吃一驚,假惺惺地說:“我正在十分難過地思念你呢!”
舜寬容地說:“你真是我的好弟弟?。 ?/p>
事后,舜還是像以前那樣孝敬父母、愛護弟弟。(出《史記》)
大禹下車泣罪
大禹是上古時代夏后氏的首領,曾奉舜的命令治理洪水十三年。在治水的過程中,他領導民眾疏通江河、興修溝渠,三過家門而不入,深受人民的愛戴。
舜看到大禹治水有功,把他選為繼承人。舜死后,大禹擔任了部落聯盟首領。
有一次,大禹乘車出外巡視,看到一個犯罪的人被另外幾個人押著往前走。大禹吩咐把車停下,問:“這是怎么回事?”
“他偷了別人家的稻谷,被我們抓住了。我們送他到官府去治罪!”其中有個人回答。
大禹聽了,便下車來到小偷身旁,問:“你為什么要去偷別人家的稻谷呢?”
小偷怕大禹嚴辦他,嚇得連頭也不敢抬起來,低著頭不吭聲。
大禹見了,一面對他進行規(guī)勸,一面留下淚來。
一位隨從官員很不理解地問:“這個人偷了東西,理應受罰,大王竟為他流下眼淚,這是為什么呢?”
大禹回答說:“我不是為他流淚,而是為自己流淚。以前,堯和舜做首領時,老百姓都和他們同心同德;而現在我做了首領,老百姓卻不和我同心同德,做出這種損人利己的事來,所以我感到十分痛心。”
小偷聽大禹這樣說,感動萬分,不由號啕大哭起來。接著,大禹命人取來一塊龜板,寫上“百姓有罪,在予一人”,下令把那個小偷放了。(出《說苑》)
編輯/林青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