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23-0029-01
廣泛被認可的行動研究定義是:由社會情境(教育情境)的參與者,為提高對所從事的社會或教育實踐的理性認識,為加深對實踐活動及其依賴的背景的理解所進行的反思研究。本文就“高一英語句子成分教學”中的行動研究案例及其分析,讓我們了解、認識行動研究,并通過案例分析來增進我們對課程、教學方法的理解,幫助我們解決實際教學過程的問題。
一、開展什么行動研究
本項行動研究旨在探究:高一新生在升入高中之初如何理解、掌握“句子成分”這一語法項目。本文記述我和樂老師是如何建立這項合作研究的。
二、問題:句子成分的理解和運用
句子成分的理解和運用是理解句型、分析句子和遣詞造句的基本要求之一。以往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分析句型、剖析復合句時,發(fā)現(xiàn)相當部分的高一同學課堂不敢或不能準確地和老師互動。初高中英語銜接的困難之一便是句子成分掌握不好。學生在高一初期掌握句子成分可以為以后的學習掃除理解障礙。
評語:我今年任教高三,是一位“局外人”,樂老師任教高一,是“當事人”。我們合作進行研究,便都成了“研究者”、“實踐工作者”。 研究的課題是“教師能有所作為的”課題。
三、明確研究目標
我們是否研究復雜復合句中的每一個成分?是否研究我校集團內(nèi)所有高一同學?應(yīng)該采用那些循序漸進的方法?研究的目的:以解決實踐中(平時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即:為了行動而研究。
評語:為了制定計劃,我們兩位老師進行了“勘察”——發(fā)現(xiàn)事實和分析比較。
四、協(xié)商工作范圍
我們不得不對各種可能進行討論。這類交流在平時教學中其實并不多見。我們決定:研究對象是集團內(nèi)二部的高一一個班級的同學。理由是:1.讓高一同學認識自己進入新的學段是的確存在薄弱環(huán)節(jié)的,不要以為初中已經(jīng)學習了句子成分,甚至不屑一顧,這能為他們以后的高中英語學習掃清障礙。2.人力的考慮,不想擴大范圍,求助于更多的老師。3.二部同學的英語水平居中,具有代表性。
評語:在行動研究中,協(xié)商具有兩大意義:一是通過協(xié)商使方案更清晰,行動計劃更周全;二是獲得相互信任和約束。Brookfield 說過:我們通過四個鏡頭來觀察、理解自己的教學:作為教師和學習者的自傳、學生的眼睛、同事的感受和理論文獻。
五、應(yīng)該研究哪些技能
識別句子成分,在簡單句中理解和運用,在復雜的復合句中識別并運用。比如:I found the book difficult to read. I found it difficult to read the book. I found the book different from what I read last week. 上述三句中的和黑體部分分別充當:賓語補足語,賓語補足語和賓語從句。然后再讓學生翻譯給定句式的句子,或者自由按照給定要求造句,甚至在一段書面表達中要求使用上述句型。我們可以分階段逐步提高此項技能要求。樂老師的經(jīng)驗是學生能在課堂上跟老師學 (聽得懂),但是,一旦要他們自己做,就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
評語:基本設(shè)想更加具體、明確和集中。
六、怎么實施教學
我們協(xié)商決定:5節(jié)課逐步完成。由簡到繁,從模仿、真實到運用,課堂多操練,課后有后續(xù)的練習。樂老師按照計劃實施,我提供反饋。我們課堂全程錄像,文字反映過程,以便后續(xù)循環(huán)反思。
評語:完成第一步設(shè)計方案、教學方式和反思評價。
七、合作者的作用
我是合作者,不能打破樂老師正常課堂教學的自然情境。學生們見我在課堂錄像、記錄,感到緊張。第一節(jié)課后,我告訴學生:我們的工作還需要同學們的合作,一起來尋找能使他們更感興趣、也更有效的教學方法。
評價:兩個實踐者進入了共同的工作領(lǐng)域。與學生協(xié)商,獲得他們(也是參與者)的信任和合作。這一過程中研究方式有:參與性觀察、軼事記錄、學生日記、開放式態(tài)度問卷、錄像、訪談、討論等。
八、這樣才能記錄教學情況
除了上課錄像、軼事記錄(課后又對軼事記錄追記幾條簡明的想法)外,每節(jié)課后,我們都發(fā)給學生一張日記單,要求他們寫下對這堂課的想法。這是我們獲取學生反饋的辦法之一。為了幫助學生思考,我們還常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回答。如:這堂課上得如何?你認為今天教的內(nèi)容哪些部分容易?你認為今天教的內(nèi)容哪些部分難?你能不能使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請你給樂老師提些建議,使課上得更有趣、更有用、更易學。請你指出本課中令你最難忘的內(nèi)容。
評語:通過這些日記,教師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的想法和錯誤。在課后,我們請三位學生作“5分鐘談話”,并作錄音。及時的談話有助于記憶清晰、想法真實;簡短、人少的談話有助于不使學生生厭。訪談要注意不同對象的特點,道義承諾,相互信任。
我們二位研究合作者在辦公室還要進行深入探討。這能使我們反思教學與計劃的一致性,也要求我們考慮是否需要修改下一堂課的計劃。深入反思、修改行動計劃、完成一個螺旋式,包括計劃、行動、觀察、反省的行動研究過程。行動研究注重反思的循環(huán)性,能提高行動的理性水平。
(責任編輯 劉凌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