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大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興趣是創(chuàng)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huán)境的主要途徑之一?!薄缎W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fā)對數學的興趣?!?/p>
關鍵詞 小學數學;學習興趣
按產生興趣的對象來分,學習興趣可以分為直接興趣與間接興趣兩種.前者是對學習內容或學習活動本身的興趣.后者是對學習活動的目的或者結果的興趣,如有的學生對數學學習并不感興趣,但意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從而對數學學習的目的和過程感興趣。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有時是直接興趣發(fā)揮作用,有時又是間接興趣產生效果,生動有趣的數學內容會使學生產生直接興趣,一旦遇到枯燥乏味的知識又需要間接興趣的參與支持.同時,由于間接興趣的激勵,通過頑強的學習,克服了困難,便又會使他們對抽象的數學知識本身產生興趣。所以,兩者是交替作用、相互轉化的。按興趣的不同發(fā)展水平,可分為“無趣”、“有趣”、“樂趣”和“志趣”四個階段.
興趣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環(huán)境和教育的影響下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其中教師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為使學生產生數學學習興趣,教師必須創(chuàng)造一系列的外部條件和內部條件,培養(yǎng)、保持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和諧的師生關系
心理學家指出:膽怯和過分自我批評的心理狀態(tài)是妨礙創(chuàng)造的最危險的敵人,而勇敢和自信是創(chuàng)造個性中最重要的特征。在教學中,首先教師要轉變觀念,以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角色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之中,從而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給學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學生,把他們看成知識的主動探索者,創(chuàng)設和諧的氛圍,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我認為,給學生關愛,就是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習信心,提高學習效率。因此,在教學中要努力做到尊重學生的異見、寬容學生的誤見、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見,鼓勵他們獨立思考,善于持贊賞的態(tài)度正確地評價學生,以表揚、鼓勵為主,使學生感覺到如坐春風、如沐春雨。“教學無小事”,我們在課堂上的一句不經意的話、一個不經意的眼神都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對能順利完成訓練的學生,給予表揚和鼓勵,成功的喜悅會讓學生更有自信;對待那些在訓練中遇到困難的學生,也不能選擇批評,不要挫傷他們的信心,而應給予啟發(fā)開導。
二、情境教學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是數學課程標準倡導的課程實施建議之一。教學情境對兒童而言具有較強情感吸引力,容易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促使學生思維處于異常活躍的狀態(tài)?,F(xiàn)代教學論認為,教學活動過程是師生、生生間情感多向交流的過程。如果缺乏積極的情感投入,數學教學就變得機械、枯燥、缺乏生氣和樂趣,教學活動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因此,教師應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創(chuàng)設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教學情境。儀表端莊,精神飽滿,教態(tài)親切,音量適度,語調抑揚頓挫,語言形象生動,幽默,板書規(guī)范,并適時伴隨著“請”“謝謝”“掌聲鼓勵”“你真會動腦筋”“今天你真行”等文明用語和激勵性語言以增強教學的吸引力和師生間的親和力,或利用教材中的插圖,播放錄像、投影、多媒體課件等教學手段,將學生帶進生動活潑、愉悅的情境之中,達到認知和情感相協(xié)調的教學藝術。 創(chuàng)設情景, 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要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 就必須精心創(chuàng)設情境, 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 促其產生強烈的探究意識, 使他們的思維處于異常活躍狀態(tài)。 教學過程中平鋪直敘地講解,不會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如果教師能夠根據教學內容設置懸念,引起學生認知上的矛盾與沖突,便能激發(fā)起學生要求解疑的需求。當數學和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密切結合時,數學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中,教師應設法使學生在學習前處于對知識的“饑餓狀態(tài)”,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如果我們依靠教師單方面的積極性,不爭取學生參與教學的主動性,無論如何也是難以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
三、提高教學藝術
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既不是教師強加的,也不是學生與生俱來的。這就要依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用各種具體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去調動和激發(fā),使學生自覺地對數學學習產生積極的探究傾向,誘發(fā)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沒有一種教學方法能教所有的學生和所有的教學內容。在課堂中,只有結合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實現(xiàn)多種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組合,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每一種教學方法特有的功能和優(yōu)化組合而產生的整體結構功能,以調動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利用更好的教學設備和手段來提高教學藝術,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例如,現(xiàn)代課堂教學中引進的多媒體教學,更加形象、動感,學生學習興趣更濃,這樣教學效果會更好些。 我們都說:要給學生一瓢水,老師必須是“泉水”。以前提到的是“教師必須有‘一桶水’”,我們講“一桶水”是遠遠不夠的,最終都有用完的時候,要想不斷地給學生傳授知識,老師要不斷學習,探求更高、更新的知識,才能不斷滿足時代發(fā)展的需要,也就是我們常講的“與時俱進”。
總之,正如華羅庚所說:“有了興趣就會樂此不廢,好之不倦,因之也就會擠時間來學習了?!?所以教師需要通過多種教學方法、手段來誘發(fā)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動腦、動口、動手,使學習興趣得到保持乃至高漲,從而形成一種教學需要的“憤悱”狀態(tài),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