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筆者結合實踐教學經驗,就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開放性閱讀的必要性與應用問題進行了淺要探討。
【關鍵詞】語文教學;閱讀;開放性;必要性;應用
引言
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對于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起著關鍵的作用。筆者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結合多年經驗,認為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開放性閱讀是很有必要的,不僅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自學能力。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開放性閱讀的必要性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開放性閱讀發(fā)揮著什么樣的重要作用?筆者從下面幾個方面來介紹:
1.有利于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語文教學中
小學期間,是培養(yǎng)孩子閱讀能力的關鍵時期。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已經激發(fā)他們學習的主動性,那么如果想要激發(fā)孩子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閱讀材料的內容和思想則起著重要作用。然而,開放性閱讀的材料的內容往往是豐富而積極向上的,不僅讓學生不斷的學到新知識,還能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道德素質,幫助孩子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2.有利于學生學習更廣泛的知識
語文閱讀教學,教授給學生的不僅僅是閱讀技巧和閱讀材料中的知識內容,還有一些簡單易懂的生活哲理,開放性閱讀的內容更是包羅萬象、豐富多彩,把知識、趣味和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興趣中學習并成長。
開放性閱讀材料內容豐富,不僅包含人文歷史、河流山川、科技創(chuàng)新等,還涉及到人生哲理等各方面的知識,有著從天空到大地,從塵埃到宇宙,從古至今的廣闊范圍。讓小學不僅是教育的基礎時期,更是孩子學習的最佳時期。通過開放性閱讀教學,不僅讓孩子認識到語文學習的生動有趣,豐富孩子所學知識,更好地培養(yǎng)其想象力以及思維能力,在學習過程中,還能夠幫助孩子漸漸感悟到深刻的人生哲理。
3.有利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筆者回憶自己上學時候,教師一個人在臺上苦口婆心,講的栩栩如生,教師是整個課堂的焦點,而學生只是充當在下面聽或者做筆記的角色。課堂上只有傳統(tǒng)的“教”與“學”,沒有互動和交流。不只是在上語文課時是這樣,所有教學都是這樣。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一直延續(xù)了很久,慢慢的已無法滿足教學需要。從現(xiàn)在看來,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較,在語文教學中開放性閱讀則為學生與老師的交流創(chuàng)造了條件,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促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例如,在教學過程中,筆者會適當?shù)脑O計并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這樣的話,面對新穎的問題,有的學生會積極主動的找老師或者同學進行探討,有的學生會自己查閱相關資料試圖自己解決問題??傊?,開放性閱讀使教師的課堂不再單調乏味,并且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探討和分析能力。
4.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家長為了能夠培養(yǎng)自己的孩子,逐漸地認識到小學學習的重要性。更加關注孩子在小學期間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而培養(yǎng)孩子的發(fā)散思維尤為重要。開放性閱讀作為新型的閱讀教學方式,不僅內容具有豐富性,多向性,綜合性等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會結合具體情況提出相應的創(chuàng)新問題,提問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孩子的發(fā)散思維,還鍛煉了學生的應變能力。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開放性閱讀的應用
小學教學中的開放性閱讀該如何得到應用,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介紹:
1.要有明確的目標
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開放性閱讀創(chuàng)新地將教學目標分為基礎目標、彈性目標和發(fā)展目標三個層次。例如,在學習《田忌賽馬》這篇課文時,其基礎目標是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彈性目標是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田忌的智慧和品質,使其結合現(xiàn)代的人才需求狀況有所啟發(fā);發(fā)展目標是在學習課文之后讓學生思考如何學習田忌的機智勇敢。這種分層次的目標可以讓每個同學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發(fā)展。
2.對學生進行鼓勵性評價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表達能力參差不齊,這時,教師對學生進行批評指導的同時,應該對其進行適當?shù)墓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是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但是,怎樣對學生進行評價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筆者認為,對學生進行鼓勵性評價是很有必要的。首先教師可以先讓其他同學對某同學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對其進行批評和鼓勵,讓學生建立一定的自信和自我認識;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學生要學會適當?shù)淖晕铱隙ǎ@樣不僅提高自信心,更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最后,作為老師,對學生的影響至關重要,例如,教師可以將學生的一些成功進行展示,指出問題之后要緊隨對學生的肯定,否則,不僅抹殺孩子的自信,還會傷及孩子的自尊心。
3.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探索能力
有疑問就有答案,有疑問學生就會渴望知道答案。不管是在課堂上還是課后,教師都要引導學生去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引導過程中應該注意并結合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習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學習。例如,在一篇課文的教學快要結束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同學們試著提出自己存在的疑問,把每個同學的問題列出來,讓班里的同學一起思考,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屈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這樣就可能得到千姿百態(tài)的答案,可能答案不是完全正確,但是重點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結語
小學教學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步,也是孩子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開始。開放性閱讀教學,培養(yǎng)的不僅是孩子的閱讀能力,還是孩子語言知識的積累,為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并幫助孩子拓寬知識面,培養(yǎng)孩子的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等。可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開放性閱讀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教師應該注重開放性閱讀教學的運用與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