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就目前的初中化學探究性試驗的設計與教學研究遇到的困境進行分析,并根據(jù)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提出相應的建議和方法。
【關鍵詞】探究性試驗;困境;方法;教學設計
前言
初中化學是化學這們學科教育的啟蒙教育階段,其內(nèi)容不僅涉及到化學學科體系中的各項基礎知識還和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化學教學已經(jīng)從強調(diào)知識的傳承和積累向知識的探究和應用轉(zhuǎn)化,學生已經(jīng)從被動的接受到自主地開展探究性試驗,從實際試驗中學習知識。要更好的對初中化學探究實驗作出教學設計以及教學研究就必須了解清楚目前初中化學在進行探究性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而有針對性的提出建議和改進方案。
一、目前初中化學探究性實驗的設計與教學研究存在的困境
(一)教師對初中化學探究性實驗的設計與教學研究認識度不高,教學理念陳舊
化學這門生活中的學科來說探究性試驗就是學生敲開科學與生活的金鑰匙??墒沁z憾的是在當前的初中化學教學中,由于教師的觀念、教學方式還處在轉(zhuǎn)型和改革中,以教師演示為主的驗證試實驗還處于主導地位。一人做百人看,一人講百人聽,學生在被動的接受實驗結(jié)果,縱使心里有千般的疑問也問不出個所以然來。實驗教學中有的教師觀念滯后,方法陳舊,實際操作能力低下,仍然拘泥于一支粉筆一本教科書的教學狀態(tài),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不能夠給學生提供有效的幫助和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有些教師對新課程改革處于觀望狀態(tài),對科學探究性教學認識不夠,不能正視和接受初中化學探究性實驗的教學價值以及忽視培養(yǎng)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實際操作能力,還有停留在原始的教學觀念中。
(二)學校教學設備落后,實驗設施不能滿足教學需要,教學評價機制不健全
學校教學設備的更新跟不上新課標改革的步伐,在很大一部分中學里面,實驗室、實驗設備的配備遠遠滯后于教學實際需求。甚至有些中學連一個像樣的化學實驗室都沒有。上課需要做實驗,教師就把簡陋的工具搬到教室里面操作,學生團團圍著想看熱鬧似的,根本就起不到探究性試驗的效果和要求。由于設備的陳舊和實驗儀器的簡陋給教師上課帶來諸多不便,有些教師就會放棄了實驗探究著一部分教學,取而代之的是“抽象教學”——用語言描述來代替實際試驗。另外,在當今的考試機制下,有些學校以為的追求升學率,對于初三的學生只要求分數(shù),而忽略初中化學的的重要性,更加談不上探究性的實驗教學了,在評價教師教學水平的機制上,分數(shù)處于主導地位。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教師被逼著功利性了也忽略了教學研究。
二、初中化學探究性實驗的設計與教學研究中的建議和技巧
(一)提高教師的實操能力改革探究性試驗的教學設計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具有熟練的操作能力,對本節(jié)課需要演示的實驗操作嫻熟,這不僅是對教學的負責也是為了保證學生安全的關鍵,教師先為學生設計好探究性實驗報告,內(nèi)容包括: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方案—進行實驗—交流討論—歸納總結(jié)—得出結(jié)論”,然后老師做演示實驗。例如在探究鎂條的性質(zhì)探究性試驗中。教師應該提出問題:鎂是一種金屬,它具有什么性質(zhì),和一般常見的金屬有什么區(qū)別?第二步,引導學生去制定實驗方案,如下:1.嘗試著用手去折彎鎂條,觀察顏色;2.用砂紙打磨鎂條,觀察與之前的有什么區(qū)別;3.用坩堝鉗夾持一段鎂條放在酒精燈上的石棉網(wǎng)上燃燒,觀察燃燒的現(xiàn)象和燃燒物的狀態(tài),注重觀察色,味的變化。第三步,引導學生觀察,討論,記錄,列出觀察到的一系列現(xiàn)象,最后進行歸納總結(jié)。通過探究性試驗方法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實驗的美妙,感知到化學這門學科的奧秘,明白原來知識可以在自己的試驗中找到答案,而不僅是只依靠課本和教師的講解。這樣一來,教師省去了重復講解教科書的繁瑣,學生也能增強實際操作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二)學生嘗試,教師引導好輔助
學生在感知了探究性試驗后,并有親自動手操作的沖動,教師就應該利用這種求知欲,為學生提供飾演的機會和幫助。例如在化學探究性試驗《空氣的捕捉》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好實驗所需的一些必備儀器,另外可以讓學生自己根據(jù)理解準備自己所需要的工具。下面是化學探究性試驗《空氣的捕捉》的實驗過程:1.提出問題:如何把教師中的空氣捕捉到一個空瓶子中?2.讓學生思考,然后分享自己的實驗方法,這樣會出現(xiàn)幾種情景:A.學生會拿著一個空袋子,把袋子擠壓直到扁平為止,然后拿著空袋子繞著教室走一圈,直到空袋子裝滿了空氣;B.學生會拿出一個裝滿水的瓶子,把水全部倒掉,等到空氣充滿瓶子時,把瓶蓋蓋上。C.學生會用注射器來吸取教室中的空氣。學生的實驗方案各式各樣,教師不能一味的肯定或者否定,需要引導他們用正確的化學實驗方法去進行探究。正確的化學方法應如下:在第一個集氣瓶上塞雙孔橡皮塞(連接導管和分液漏斗-教師給予點撥),另一個集氣瓶里裝滿水,倒放在水槽中。當從分液漏斗中加水時,第一個集氣瓶中的空氣就通過導管進入了另一個集氣瓶中,當集氣瓶中的水排盡時,就成功地將一個集氣瓶中空氣捕捉到另一個集氣瓶中。在教師適時引導和幫助下,學生第一次獨立進行了簡單的探究性實驗,體驗到了探究的樂趣。這比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取得的效果顯著很多。
總之,初中化學探究性實驗的設計與教學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更需要國家、社會的支持和幫助,相信經(jīng)過共同的努力,初中化學探究性實驗的設計與教學研究會為初中化學教學開創(chuàng)更好的教學局面。
【參考文獻】
[1]嚴建波.一次成功的探究性實驗課[J].化學教育,2006
[2]李軍.化學探究實驗中教師指導策略的研究[J].化學教學,2007
[3]王祖浩.化學新課程中的科學探究[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單位:貴州省普安縣青山民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