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與社會教學不是簡單的灌輸,雖然講授的是過去發(fā)生的事情,但歷史與社會教學應該要與時俱進,不能仍是以往的只是老師講,學生聽。應該針對現(xiàn)在的學生的特點,適時加以調整,靈活應用。在教學中,如果教師能抓住時機及時處理,就會提高學生對學習歷史的興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也可以適時得引導學生。我就以我的實際案例為例,談談我的看法。
情景描述:
一、新課導入
首先向學生展示2001年亞太經(jīng)合組織會議上各國領導人的照片。
師:同學們,這是一張重要國際會議中各國領導人的照片。他們穿的是什么衣服呀?
生:唐裝。
師:在世界各國中華人聚居地叫什么呀?
生:唐人街。
師:由此可見唐朝在世界的影響力是非常深遠的。而唐朝在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后,又經(jīng)歷了怎樣的發(fā)展軌跡呢?請看《盛唐氣象》。
師:唐三代之后,中國歷史上出現(xiàn)了一位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間社會繼續(xù)發(fā)展,人口繼續(xù)增加,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史稱有貞觀遺風。
(我剛想轉入開元盛世時,有學生舉手)
生:老師,我們書上講了在武則天時期唐朝社會繼續(xù)向前,有貞觀遺風。好像對她的評價是好的,但我從一些電視里看到了很多種武則天,在《至尊紅顏》,她好像是一個好皇帝,在《狄仁杰(探案)》里好像是一個非常殘忍的人,連兒子都殺。她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這一學生問完之后,一時間學生們反應很熱烈,你一言我一語的,都想發(fā)表對此人的一些看法。)
師:同學們請安靜一下,很顯然這位同學對這位女皇帝非常好奇,那你們大家呢?
生:我們也一樣。(齊聲回答)
師:那好,相信同學們也看過很多關于武則天的電視或是書籍了,那我們現(xiàn)在就以四人為一小組,相互交流你們所看到的武則天,然后再將你們對她的看法發(fā)表出來。
(學生非常積極,興致勃勃,相互討論了一段時間之后)
師:好了,我們現(xiàn)在就派代表來發(fā)言。
代表1:我們認為武則天是一個好皇帝,但不是一位好母親,她為了能當上皇帝,犧牲了兒女的性命。
代表2:我們認為她是一位優(yōu)秀的政治家,雖然她殺了很多人,她也為社會做出了貢獻,還任用了像狄仁杰這樣的良相。
代表3:我們不認為她是個好人,首先在道德上就已經(jīng)是人盡可夫了,她原本是李世民的老婆,后來還嫁給了李世民的兒子,當上皇帝后,大殺李姓子孫,而且還有張易之等男寵。
代表4:我們認為她不應該做皇帝,首先在時代上來說,她是個女人,在那個年代不會得到大多數(shù)人的認同,而其次女人的天職是妻子,是母親,她可以像慈禧一樣垂簾聽政,或是在背后輔助自己的孩子,讓兒子來建功立業(yè),這樣既可以避免她要殺這么多人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也可以避免在她死后朝廷這么混亂,她完全可以像長孫皇后一樣當個好皇后。
……
師:很高興能有這么精彩的點評??磥硗瑢W們在平時就對武則天關注很多,所以才能說出這么多意見來??偟膩碚f,同學們都贊成她是一個好皇帝,但并不是一個合格的好女人。那我們來分析一下,看看她的生活軌跡。首先她生活在哪個朝代?
生:唐朝。
師:那唐朝有什么特點?
生:社會開放,女人可以從事一些男人的工作,交流頻繁。
師:好的,武則天原本是李世民的才人,李世民死后,她的處境是怎樣的?
生:她被送去當尼姑了。
師:那如果你們是她的話,會不會就這樣一直生活下去,為什么?
生:我不愿意,因為又不是我自愿的,有機會我當然想還俗。
師:看來同學們也認為當尼姑的滋味不好受,是吧?
生:是的,因為當尼姑就什么也不能做了。
師:因為尼姑的生活苦,沒有光明的前途,武則天也選擇不做了,她選擇了一個好機會(當然這個機會可能是巧合,也可能是她自己制造的),重新出現(xiàn)在宮廷中。她的身份使她在宮廷中比較敏感,就出現(xiàn)了很多敵人,那她有沒有任人宰割呢?
生:沒有,她選擇反抗,殺了他們。
師:一個人反抗逆境是無可厚非的,但她在方式上可能殘忍了一些,可能是不正確的。那她在當上皇后之后又有了什么樣的機遇呢?
……(學生無語)
師:那我反過來問,大家是否有人知道當時唐中宗李治的身體并不是十分健康呢?
生:老師我知道李治好像會經(jīng)常頭疼,不能長時間處理公務。
師:很好,看來這位同學平時很關注的歷史知識,能夠知道一些細節(jié)。
生:她可以幫助李治處理公務。
師:對了,在當時,許多奏章就由皇后武則天代為批閱,甚至在那時朝廷中她與李治被稱為“二圣”。那這又說明了什么呢?
生:說明她公務處理的好,得到了朝中大臣的認同。
師:好了,在這時,可能有的同學會說,她這樣就好了么,名也有了,干么還要想當皇帝殺這么多人。那如果你們是她來想想,她為什么還想當皇帝?
生1:可能她不想失去權力。
生2:可能朝廷中還是有人反對她處理公務,她也想像以前一樣把那個人給除掉。
生3:她可能認為她的兒子能力不如她,她自己更適合當皇帝。
師:我們講了這么多種可能性,但到底真相如何,我們不得而知。只知道結果是她當上了皇帝,而且還做了一些有益于社會發(fā)展的舉措。至于她是自愿還是被迫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行為舉措是否是有益于社會,有益于人民,這些都是我們評價一個歷史人物的重要標準。而評價一個人的歷史貢獻不僅站在當代的角度,也要站在其生活的時代去判斷,這樣才不會有失公允。
師:好了,我們已講了這么多的武則天,都知道了該如何去看待、去評價一個歷史人物的功過是非。既然大家提到了慈禧,那布置給你們一份作業(yè),下課后去查找關于慈禧的有關資料,找找她們二人之間的區(qū)別,想想該怎么評價那位清朝皇后。
師:下面我們接著講開元盛世。
……
二、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是大出我的意料之外,我原本沒有想過要對武則天進行分析,但也讓我收獲良多。因為事出突然我就將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來評價。在這過程中充分說明了現(xiàn)在的學生接觸面廣,知識比較豐富,這是值得贊揚的事情。但也從學生的觀點中不難看出,他們的觀點都比較片面,評價人物時喜歡依據(jù)自己的喜好。如果這時候老師不能糾正其錯誤的觀點,那會使其在看待一些歷史事物時,都會形成以自己的觀點為中心,這是有失公允的,也是失敗的教育。
歷史總是與現(xiàn)實緊密聯(lián)系的,現(xiàn)代社會紛繁復雜,充斥著各種思潮,對青少年的影響很大,作為歷史老師應該在平時的教學中適時的引導他們,在進行課堂教學時以學生為主,鼓勵他們自主選擇,自主探究,讓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去思考、把思維空間留給學生,讓他們以主動的心態(tài)去進行學習、去評價。這是新課程中的教育理念,也是對教師的要求。作為一名中學教師,我還在摸索,還在研究,在這過程中我會遇見各種問題,各種情況,我將永遠以初學者的心態(tài),立足于教學實際,做到在教中學,在學中悟,使自己能夠與時俱進,與新課程共同成長。
(作者單位: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大荊鎮(zhèn)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