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英語教學效率如何提升,一直未教師們所探究,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注意凸顯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如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凸顯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呢?下文中筆者分別從三個方面進行探究。
【關(guān)鍵詞】高職英語;教學效率;學生;主體性
高職英語教學效率的發(fā)展是備受高職教師們關(guān)注的一個話題。而提升高職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多種途徑中,其中凸顯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在傳統(tǒng)的教學之中,我們總是以教師為主體,以教材為中心,以考試為目標,從而采取了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之下學生的能力沒有提高,教學的效率也一樣沒有進步。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的闖入無疑為教學的發(fā)展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考方向。
一、尊重、鼓勵學生
教學活動能否順利進行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學生能不能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之中。高職階段的學生很多還處于青春期,這一個階段的學生自我意識逐漸明顯,想獲得別人尊重的愿望也越來越迫切。
其實,筆者認為很多高職學生心里都有一團火,都很想要表現(xiàn)自己,甚至很多學生借助叛逆的表現(xiàn)來表現(xiàn)自己,來凸顯自己。而教師只要認識到這一點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高職學生的心理上有很大的壓力,在面對學習的時候也有強烈的渴望但是一直未得良方以至于力不從心最后放棄。
所以,在高職教學之中,筆者認為教師應該學會尊重學生,并且在尊重學生的基礎(chǔ)上鼓勵學生。高職學生感覺到了自己被尊重,感覺教師對自己的重視就會產(chǎn)生一種感激之情甚至是會因為一個教師的尊重之舉而喜歡上某門課程。所以,在高職英語教學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尊重學生。此外,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讓學生積極地面對英語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之中獲得進步。
這些做法不僅可以提升教學的效率,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得到凸顯,師生關(guān)系也融洽起來,為師生之間的交流和實現(xiàn)教學相長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二、讓學生做“老師”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就是“教師教、學生學”,學生只需要將教師講的內(nèi)容記錄下來,消化掉就可以了。甚至在這樣一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并沒有去探究這個知識點為什么會是這樣?為什么這個詞匯可以有多種用法?如果將這個句式變化一下會怎么樣,有什么依據(jù)呢?這些問題在學生的腦海中是“不允許”存在的,所以很大程度就使得學生成為了知識攝取的“奴隸”而不是“主人”。
所以,筆者認為一定要改變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最好的一個方法就是代之以“讓學生成為‘教師’”。這種想法看似異想天開,但是在教學之中,這種做法可以讓學生對高職英語的學習充滿好奇心和興趣的同時,學生的心理反應機制會有一種強烈的愿望就是表現(xiàn)自己,并且表現(xiàn)好。下面筆者就簡要論述以下如何讓學生做“老師”——學生講課。
所謂學生講課,就是在一個學習階段之中,教師可以抽出部分的內(nèi)容讓學生來當老師并且進行知識的講解。學生就會在課下積極地準備如何備課,在課下借助多種方式來提升自己的表現(xiàn)水平。這樣學生在準備的過程中,通過與人交流、翻閱資料,對某些部分的知識就將得到一個深層的認識。對知識的學習也會更加徹底。這樣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能力得到提升,自信心得到增強,認識得到深化,與同學之間的關(guān)系、與教師之間的關(guān)系也得到密切。例如:
教師讓學生張三對《how can I get to the nearest bank?》這篇課文進行試講教學。學生張三在接在這個任務的時候在課下就首先會作如下幾個工作:
1.設計教學的步驟,聽—讀—剖析—詞匯—句式—運用
2.找出重點教學內(nèi)容:如何運用相關(guān)的方向性詞匯指路、問路,學會運用英語的表達方式進行;
3.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表現(xiàn):隨即找出一個地方所終點再選擇一個起點,讓學生表述如何抵達。
然后在教學之中,張三就會沿著自己之前的設計思路開展教學,并且在教學中,張三很可能會遇到這樣幾個問題:
1.如何梳理相關(guān)知識點:go along、turn right/left、you can't miss it
2.調(diào)動其他同學的參與度
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學生的能力獲得了提升。在教學準備階段,學生已經(jīng)對相關(guān)的知識點有一個深度的理解了,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設計能力、想象力、創(chuàng)新能力也得到了鍛煉。而在教學實施階段,筆者認為學生將知識進行復述以及隨機應變的能力也獲得了發(fā)展。所以,這種方式很好地凸顯出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也促進了學生的發(fā)展。
三、開展課外活動
此外,要凸顯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筆者認為教師還可以在教學之外開展多種活動來豐富學生的生活,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進而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主體性地位的凸顯。
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開展課外活動一方面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來開展,另一方面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來開展。主要有以下一些活動:
1.表演相關(guān)場景:例如在《how can I get to the nearest bank?》這個部分的學習之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繪聲繪色的表演,而且學生可以自己設計情景;
2. 朗誦比賽:英語“說”的能力非常重要,因此教師可以在完成半個學期的教學之后,開展朗誦比賽,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說的能力;
3. 詞語接龍:以某一類詞匯為范圍,每個同學依次說出相關(guān)的詞匯;
4. 英語園地:訂閱英語雜志,拓寬學生的閱讀面;
這些方式都很好地凸顯出學生主體性地位的同時也加強了學生的發(fā)展,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面,全面了學生的能力發(fā)展。
四、 小結(jié)
學生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體,凸顯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才能夠讓有效性教學成為可能的同時發(fā)展學生的能力。所以,筆者認為在教學中凸顯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具有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歐陽利榮,構(gòu)建以學生為主體的高職英語教學課堂,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J],2011年第12期
[2]廖卓藝,楊蕾,試談如何讓高職英語專業(yè)學生提高做口譯筆記水平——動詞法,新一代·理論版[J],2011年第3期
[3]郭曉麗,高職英語專業(yè)學生寫作元認知策略的因子分析,職業(yè)時空[J],2013年第1期
(作者單位:浙江省臨海市中等職業(yè)技術(shù)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