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英語教學中確實存在一些弊病。其中之一就是,由于對英語文化背景、思維特性及其表達方式缺乏了解,許多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往往不自覺地用漢語比附英語,或者漢英一一對應,直接用漢語思維模式套用英語,說出來的話、寫出來的句子往往是漢式英語。究其原因,緣于學習者不懂得兩種語言的范疇,混淆二者語法規(guī)范之故。如果對漢英兩種語言進行差異比較,那么,可以變漢語為英語學習的媒介。
一、漢英語言差異比較
(一)詞形特征不同
漢語無詞形變化,而英語里的名詞有單、復數形式變化,形容詞和副詞有原級、比較級、最高級形式變化,動詞有原形、第三人單數、過去式、現(xiàn)在分詞、過去分詞五種基本形式變化。
(二)語序(詞序)有同有異
1.漢英主、謂、賓基本相同。
我吃過早點了。 I have had breakfast.
2.定語、狀語小同大異
漢語里不論一個詞,一個短語,一個句子作定語,一律置于被修飾成分前。英語則不然,形容詞作定語修飾名詞,置前;副詞作定語修飾名詞,置后;形容詞作定語修飾復合不定代詞,置后;短語,句子作定語修飾名詞或代詞,置后。
(三)謂語動詞差別迥異
漢語無詞形變化,謂語動詞亦無任何形式化。但是,英語里每說一句話都要考慮時間問題,動作發(fā)生或狀態(tài)所處的時間不同,謂語動詞的表達方式則不同,此乃時態(tài)。謂語動詞是句子的核心,謂語動詞時態(tài)是英語的“核心技術”。
(四)英語五種基本句型的突出特征
漢語句子千差萬別,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干差萬別的英語句子”卻可以統(tǒng)一歸為五種基本句型,謂語動詞是核心。任何一個英語句子都可以定性為五種基本句型中的一種,而漢語句子卻無法予以定性,這也體現(xiàn)了英語的形式邏輯性。正由于東、西方語言的差異,導致了思維的差異,西方人形式邏輯思維發(fā)達,數學、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里的公式都是沿用西方語言拼音文字標識的,固然不足為怪。下面以“teach”為例列舉五種基本句型:
1. Mike teaches in a university. 2. Mike teaches English.
主語 謂語(Vi) 主語 謂語(Vt) 賓語
3. Mike lS a teacher. 4.Mike teaches us English
主語 系動詞( V-link) 表語. 主語 謂語(Vt) 賓語 賓語
5.Mike usually teaches us how to play the piano.
主語 謂語 賓語 賓語補足語
(五)英語非謂語動詞的突出特征
中國人學習英語最容易犯的錯誤之一 就是不知道區(qū)分謂語動詞和非謂語動詞?!皾h語里一個句子中可以幾個動詞連用而沒有任何形式區(qū)別,但是,英語里一個句子中卻只能有一個謂語動詞(并列的除外),其他動詞則用非謂語動詞(不定式、動名詞、現(xiàn)在分詞、過去分詞)形式來表示”。例如:
他媽要求 他 每個月 回家一趟。 Is mother asks him to go home once a mouth.
我愛好看足球賽。 I enjoy watching a football match.
(六)被動句不同
漢語里說話不牽涉到動作的執(zhí)行者時,有的在動詞前加“被”字,又得省掉。而英語里一個句子中沒有動作的執(zhí)行者或不牽涉執(zhí)行者,或執(zhí)行者是泛指,或不必要提到執(zhí)行者或承受者是中心話題時,就使用被動語態(tài)。例如:
同學們請保持安靜。 The students are requested to keep silent.
南寧到昆明正在修一條高速公路。 A highway is being built from Nanning to Kunming.
英語被動語態(tài)是通過謂語動詞來體現(xiàn)的,共有十種被動語態(tài),每一種時態(tài)的被動語態(tài)的謂語動詞表達式,由該時態(tài)謂語動詞達式跟“be+P.P”錯位相加而得之。例如:現(xiàn)在進行時的被動語態(tài)謂語動詞表達式有“is ( am, are )+V-ing”與“be +P.P”錯位相力口而得之,即:Is(am, are )+V-ing be ++P.P is (am, are) +being +P.P
(七)疑問句不同
漢語里的疑問句是通過在句末加語氣助詞“嗎”、“呢”等或者在句末加問號而構成。但是,英語里的疑問句是通過謂語動詞的格式來構成的,若謂語動詞里含有助動詞、情態(tài)動詞或就把它們直接提到主語的前面;若謂語動詞里不含有助動詞、情態(tài)動詞或,就根據主謂的人稱或單復數,謂語動詞時態(tài)借助動詞或來引起疑問,把它們提到主語的前面,謂語動詞還原。例如:
你是一位醫(yī)生嗎? Are you a doctor?
我們必須晚飯前到達那里嗎? Must we get there before supper?
二、建立語言思想,轉變思維方式
作為交際和思維工具,英漢思維方式顯然不完全等同。前面所述漢、英語言差異比較,有助于我們轉變思維方式,但僅僅局限于此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尚須在語言實踐中發(fā)展能用英語直接思維的言語能力。
我們可以人為地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例如:參加英語角活動練習英語口語,看英語原聲錄像、電影,聽英語歌,學唱英語歌,用英語演講等。我們需要將身置于英語環(huán)境里,直接受到用英語表達出來的信息的刺激,直接用英語進行思維。而人為地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是實現(xiàn)直接用英語思維,轉變思維方式的有效措施。從漢語思維方式轉變到英語思維方式是一個質的飛躍,只有促成這個質的飛躍,才能日漸聽懂別人說的英語,開口說英語,讀懂用英語寫的文章,用英語寫文章表達思維內容,實現(xiàn)交際目的。
(作者單位:浙江省義烏市上溪鎮(zhèn)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