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大力提倡有效教學,然而語文課堂教學“少慢差費”現(xiàn)象普遍存在?!盎〞r多,收益少”越來越值得所有語文教師的深思。我認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老師只知盲目地往課堂這鍋菜中加料卻不知“取舍”,最后導致“菜”失去本味。教學也是有“舍”才有“得”的,“舍得”是教學的一種藝術、一種境界。只要在實際課堂中運用好“舍得”的藝術,課堂教學就一定卓有成效。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語文課堂多樣下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人文情感教育下的有效教學
老師教學的職責不僅僅是向?qū)W生傳授課本知識,還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引導他們走好以后的人生路。
在課堂上,老師是課堂氛圍的制造者,通過自己的語言來帶領學生進入知識的殿堂。幽默詼諧的話語能夠創(chuàng)造更加愉悅輕松的課堂環(huán)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學的更加開心。還可以通過展開課堂討論的方式,來推動課堂的氛圍。
另外,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感情教育非一日之功,需要長時間的積累。通過日常課堂教學內(nèi)容中情感的傳遞和浸潤,使某種思想、觀念、情感和道德慢慢地滲透并深深地植根于學生的腦海里,形成他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語文教材里優(yōu)美的語句、感人的事跡都能給人帶來情感的觸動。老師的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贊揚的詞語或者是一句溫暖的關懷都可以給學生帶來春天般的溫暖,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信心和熱情。語言是人們傳遞信息和思想交流的工具,語文則是由語言、文字組成的,是人類文化傳遞的載體。老師在教學中融入強烈的感情,用文章中所包含的感情來激勵學生。
二、語文閱讀教育下的有效教學
首先,從閱讀的數(shù)量著手擴大閱讀面和規(guī)定課外閱讀量。其次,明確提出每天積累各種語言材料的要求,讓學生積累課內(nèi)和課外讀物中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古詩詞等,并要求學生經(jīng)常朗讀和背誦。積累了這些感性的語言材料,儲存于大腦,必將成為學生的終身營養(yǎng)。閱讀教學中,可從以下幾方面來構建閱讀教學的多元評價體系:
①評價方式要多樣化,尤其要注重發(fā)展性評價。教學評價中既要有總結性評價,又要有過程性評價;既要有主體評價,又要有客體評價;既要有定量評價,又要有定性評價。尤其要重視發(fā)展性評價。發(fā)展性評價不僅僅是著眼于回憶簡單的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而是更關注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理解,在實踐過程中對知識的運用以及問題的解決能力、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能力的發(fā)展。這種評價注重全方位地考查學生的學業(yè)成就和發(fā)展狀況。
②評價標準要差異化。閱讀教學中,學生的個性差異具體表現(xiàn)在想象力、觀察力、聽說讀寫及對文本的感悟等方面。教師必須正視學生的差異,采用觀察、調(diào)查等方法捕捉學生個性信息,可在自然狀態(tài)下觀察學生的閱讀行為以及閱讀心理的投射表現(xiàn),或通過日記、作業(yè)等對學生閱讀行為、閱讀心理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建立學生個性化閱讀教學檔案,為實現(xiàn)評價個性化提供依據(jù)。
三、口語對話教育下的有效教學
現(xiàn)在很多教師都意識到口頭作文對鍛煉學生說的能力的重要作用??陬^作文可指導學生按人、事、物、理等不同的方面進行,而每一種方式都必須設定標準和要求。例如,在描寫人物的時候,要讓學生用恰當?shù)恼Z言表現(xiàn)出人物的個性、神態(tài)、語言以及內(nèi)心活動等;描寫事件時,要把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等概述出來,讓聽者能夠聽清事情的來龍去脈;說物的時候,要詳細說明事物的本質(zhì)、特性,使大家在條理清晰地描述中理解文章說明的事物;而對于說理的作文,要立場鮮明、言辭適度、語言縝密,實現(xiàn)以理服人的目標。另外,辯論會也是促進聽說能力的有效訓練模式,教師可為學生組織一些辯論會,為學生設置一個觀點,指導學生分成兩個隊伍,一個隊伍肯定這個觀點,而另一個隊伍持否定態(tài)度,兩個隊伍嚴格按照辯論會的形式進行辯論。在辯論中,學生要根據(jù)對方表述的觀點和材料,理清對方的論證方法,找出表達有破綻的地方,并及時地予以反駁,而且還要做到以理服人,而不能強詞奪理。
四、思維能力培養(yǎng)下的有效教學
語文教學的板書圖示則是檢驗教師主導思維的“標尺”,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積極思維的“導游圖”,是展示課文的思維脈絡、諸項知識點的系統(tǒng)性、內(nèi)在邏輯性的“熒光屏”。學生的主體思維是建立在教師的主導思維的基礎上的,教師只有吃透教材,深入發(fā)現(xiàn)作品思維的脈絡,精心設計板書,通過“板書”這一教學手段,才能啟發(fā)誘導學生的思維活動,訓練并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責任編輯 劉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