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改革的重點是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為主旨,倡導以學生自主參與、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因此,對學生的學習要求已不僅僅是學會,更重要的是要會學。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教會學生學習,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已成為廣大教育教學工作者的重要任務。
一、影響學生形成正確的、有效的學習方法的因素
1.教師課堂教學中化學學法指導意識淡薄,化學學法指導能力差。
2.教師過于強調化學教學的教法設計,而忽視化學學法的設計。
3.對于學生的學習方式,還是主要強調接受性的學習,而忽視探究性的學習。
4.對于學習的三維目標:強調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忽視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學習。
5.化學的“雙基”知識的掌握,還是強調死記硬背、機械訓練,而忽視化學學法的指導訓練。
二、學法指導
1.“讀”是基礎,也是培養(yǎng)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課前預習通過閱讀,對課本知識的內容和邏輯結構作初步了解,并明確重點、難點和疑點等。初中化學學科的顯著特點之一是概念多。這些概念的理解是否準確,掌握是否熟練,對學好初中化學課程關系極大。它是形成正確實驗技能、計算技能的依據,是分析和解決化學問題的基礎。所以,對于所有的重點知識,如化學概念、原理等的閱讀,都必須做到研讀,對這些內容所涉及的字、詞、句甚至段等都要精研細讀,反復推敲,從而掌握所學內容的精髓。建議找出概念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注意概念中關鍵字、詞的意義理解和記憶。如單質的概念,關鍵詞為“純凈物”,若不強調“純凈物”而改為“物質”的話,就會產生判斷的錯誤。因為物質包括純凈物和混合物。那么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就是單質也可以為混合物。如紅磷與白磷,金剛石與石墨,它們都是由一種元素組成,但可組成兩種不同單質。
2.“聽”是關鍵。課堂上能不能高度集中注意力,聚精會神,排除一切干擾和雜念去專心聽講是決定學習效率高低的關鍵。有些同學課上精神不集中,做小動作。不注意聽講,久而久之,知識缺陷越來越多,造成學習吃力,形成惡性循環(huán)。更重要的是,還要會聽課,不僅會聽知識的來龍去脈,對概念、例題要能理解,同時還要學習和感受老師講的每一知識點的方法與思路。
3.“思”是核心。閱讀教材,僅停留在“讀”和“聽”的基礎上是不夠的,要邊讀邊思,邊聽邊思,注意對表象的知識進行大膽的質疑、提出問題、多問“為什么、是什么、怎么樣”,將表象的知識與相關的化學概念、原理、規(guī)律等知識密切聯(lián)系起來,并對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對比深化,確保深入全面的掌握。
4.“問”是補缺。學習過程是一個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并在此基礎上不斷解決問題的循環(huán)往復的過程。因此,不會提出問題也就不能主動學習,有同學反映,課堂上我都能聽明白,但做起題來就錯,甚至連題都看不明白。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在于學習過程中基礎知識不牢靠、不善于抓住事物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和區(qū)別、不善于觀察和思考等,導致對問題視而不見。因此希望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經常問一問、想一想,努力提高學習能力。
5.“練”是保障,是對知識的鞏固深化,培養(yǎng)解決問題能力的環(huán)節(jié)。要“練”一定量的習題來鞏固和消化所學知識并培養(yǎng)一定的技能技巧,是達到“會”“透”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做題中要善于總結歸類題型及解題思路,總結出一些規(guī)律來。要把做題的過程看成為培養(yǎng)自己的思維和思維能力再提高的過程,做題后不要僅滿足對答案,對解法而已。當每做稍有些難度的題后要回味一下,理順解題思路邏輯關系和題目的類型是很有益的。
三、指導學生記憶方法,提高記憶能力
1.抓住特點,重點記憶。任何一種物質都有它自己的特點。這些特點往往又是能夠反應它的本質的東兩。如催化劑的特點按目前教材的要求是“一變”(改變其他物質的反應速度),“二不變”(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不變)。抓住知識特點,就能使學生同遺忘作斗爭,而給學生以深刻印象。
2.歸納概括。簡化記憶。凡是能夠用最簡練的語言表達出原來意義的,就要對此進行歸納概括。如H2還原CuO的實驗步驟可概括為“驗純——通氣——加熱——停熱——斷氣”這樣不但簡化了記憶的敘述成份,還容易使學生產生興趣,有利于記憶材料的保持。
3.找出規(guī)律,同一記憶。不同的物質內部,往往存在著某些共性的知識點。這些知識點對這些物質都可使用。教師引導加以總結,讓學生作為同一記憶內容。如C、H2、CO,它們都具有相同的可燃性和還原性。
4.及時鞏固,科學記憶。根據艾賓浩斯遺忘規(guī)律,遺忘的規(guī)律是先快后慢,若不及時復習,其遺忘是迅速和大量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采取課堂小結,第二天及時提問鞏固,單元后小結,每章后小測驗,對記憶內容鞏固的時間間隔逐漸變長。
四、教給學生靈活的解題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解題能力
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分析能力是培養(yǎng)解題能力的關鍵,具體措施:一是教給學生科學的分析方法;二是重視訓練學生分析問題的靈活思路;三是教給學生靈活多樣的分析技巧;四是訓練學生靈活的解題方法。指引學生養(yǎng)成善于總結化學解題方法、解題規(guī)律和解題技巧,這是培養(yǎng)學生解題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解題能力提高的“升華”階段。
(責任編輯 劉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