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課改的課堂要求學生要做課堂的主體,教師應是引導者和組織者的角色,要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的環(huán)節(jié)。而在實際教學中,要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本文就如何在高中生物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出了創(chuàng)設課堂氣氛、加強方法指導等六點想法。
關鍵詞 生物學科 學習積極性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10-0052-02
學習積極性是學生在學習上的內在動力,激發(fā)、喚醒、調動學生的這個內在動力,是上好生物課,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如何改進教學方法,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課題。
一、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
課堂教學氣氛是教師和學生集體相互作用所構成的一種心理環(huán)境,它影響著課堂上師生的思想和行為、教學的效果以及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實踐證明,消極、冷漠、沉悶的課堂教學心理氣氛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背離了學生的心理特點,造成師生間的不融洽,同學間的不友好,學生往往會產生不滿意、煩悶、厭惡、恐懼和緊張等消極的態(tài)度和體驗。相反,積極、民主和諧、生動活潑的課堂心理氣氛則符合學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征,師生、同學之間關系和諧,學生就會產生滿意、愉快、互諒互助的態(tài)度和體驗,在這種積極的態(tài)度和體驗的支配下,學生就能充分發(fā)揮其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和開拓性。
要營造一個好的課堂氣氛,還需使教學富有情趣。熱烈的情緒與濃厚的興趣既是產生良好課堂教學心理氣氛的原因,也是衡量課堂教學心理氣氛的基礎。生物界是一個紛繁復雜,多姿多彩而又充滿神奇和奧秘的世界。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和提高教學技能,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的熱情。
二、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十分重要的。我從如何制訂學習計劃,如何選參考書,如何掌握學習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技巧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學習起來就會主動、輕松、針對性強,學習效果自然大大提高,積極性也就會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
三、加強實驗教學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學科,通過加強實驗教學,還生物教學的本來面目,可以促進生物教學。變驗證性實驗為探究性實驗。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實驗,探求其中可轉化為探究性實驗的內容,將其設計為探究性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學生主動探究,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產生和發(fā)展的過程,成為新知識的探究者和發(fā)現者。在探索性實驗教學中,教師的責任是要讓學生無疑而生疑,有疑而思疑,思疑而解疑。
四、加強學生自主合作學習
1.鍛煉學生發(fā)言的膽量和語言表達概括能力。對于性格內向、不敢舉手的學生要注意觀察其表情,盡量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發(fā)言,消除其膽怯心理。有些學生回答問題按教材的語言來表達時,教師要逐漸引導他們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答案。
2.通過學生的預習自學,經學生自己的思考、體驗,在個人探索的基礎上,讓學生發(fā)表各自的見解,并展開學生之間的討論,互相補充與糾正,通過師生共同總結,歸納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教師以肯定、鼓勵為主的形式來滿足學生的成功欲望。在具體操作中要注意不能任其自流,無休止地爭論下去,必須適可而止。
3.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歸納、小結能力。學生預習到的知識是零碎的、片面的,只歸納自己理解的知識點,而不理解的知識點就難以歸納。因此,教師在知識歸納中起指導作用,讓學生起主體作用。要處理好“空白”教學,即對教學內容和方法的處理要為學生提供思考的機會,為自己留有發(fā)揮的余地,不要把學生的思路拘禁在教師設置的教案框框內。問題講到關鍵處有意卡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構建自己的認知結構,發(fā)展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
五、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能力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質疑是反思的基礎,反思是質疑的深化和目的,兩者相互作用??梢姡此荚诮虒W中的位置是極為重要的。
在課堂上教師更應留有一定的空間給學生反思,鼓勵學生大膽的推測,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意識。任何一種理念,只有落實到操作層面,才具有實踐意義,反思性學習也不例外。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反復訓練,讓學生掌握反思的方法,才能使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有效地組織反思性學習。
六、適度表揚學生
教師要在學生的課堂行為表現中多發(fā)現可以肯定的東西,對學生的答案或方法,正確的加以贊賞,這是“錦上添花”;錯誤的也可以從思維方式、答題方式或態(tài)度上加以肯定,這是“雪中送炭”。至于答錯的內容,教師可以用多種手段讓其自己認識并糾正,只要糾正對了就要贊賞,讓他看到自己的成績,以利再學。學生答題正確了,教師要用“很好”“居然和我的看法一樣”“你的答案比我的更好”等語言予以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