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聽了幾節(jié)課,感觸頗深。她們的淡淡微笑,她們的優(yōu)雅舉止令人折服。贊美的說辭不再重復(fù),在此就說點不同的意見。
《禮物》這節(jié)課里,文章一開頭就說道“有一位孤苦伶仃的老婆婆,獨自住在山腳下的小屋里?!崩蠋熞龑?dǎo)學(xué)生朗讀感悟,抓關(guān)鍵字。
“這是一位怎么樣的老婆婆?”
“孤苦伶仃的老婆婆。”
“‘孤苦伶仃’是什么意思?”
“沒有鄰居,一個人住?!?/p>
老師再三強調(diào):“孤苦伶仃”就是沒有鄰居,一個人孤孤單單的。真是這樣嗎?相差甚遠(yuǎn)。
“孤苦伶仃”這個典故出自晉·李密《陳情表》:“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惫伦x音ɡū。形聲。(從子,瓜聲。本義:幼年喪父,即孤兒)孤,無父也?!墩f文》 老而無子曰獨,幼兒無父曰孤?!睹献印ち夯萃跸隆房嘧x音kǔ。(形聲。從艸,古聲。本義:苦菜)苦,大苦苓也?!墩f文》 伶讀音línɡ。(形聲。從人,令聲。本義:古樂官名、相傳黃帝時有伶?zhèn)?,世掌樂官)仃讀音dīnɡ。伶仃:孤獨。[伶仃]也作“零丁”。
綜上所述,孤苦伶仃:形容孤單困苦,無依無靠。按照中國人民的傳統(tǒng)思想,能為一個人所依所靠的也就是自己的嫡親,所以說老婆婆孤苦伶仃,也就是老婆婆無兒無女,甚至于無遠(yuǎn)房親戚,怎樣扯,都不會扯到老婆婆無鄰居。你說是不是相差很遠(yuǎn)。
再者,文中寫道,老婆婆講將“微笑”的禮物送給“傷心的人”“憤怒的人”“勞累的人”等等。如果老婆婆沒鄰居的話,又哪來這么些各式各樣的人呢?
文章第二自然段前半部分寫老婆婆是如何如何的貧窮,后半部分寫老婆婆如何面對自己的貧窮。在兩部分的銜接上,老師設(shè)問:“老婆婆在非常孤單、非常貧窮的生活面前是自甘墮落嗎?”老師話音剛落,聽課的老師隱隱發(fā)笑。如此語言環(huán)境,能用“自甘墮落”嗎?值得商榷。
中國漢字源遠(yuǎn)流長,中國成語更是變化莫測。這里涉及一個語言環(huán)境問題。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只能用特定的成語,一旦用錯,就貽笑大方。在說懵懂少女,貌美少婦,愛慕虛榮又好吃懶做,人生觀、價值觀一偏斜,就會尋求直接、簡潔的,也是被世人鄙夷的生活方式,自己還不以為恥,反而引以為榮,這謂之“自甘墮落”,而說到文章中此種特定的生活狀況,如何面對的時候,用“唉聲嘆氣”“怨天尤人”,應(yīng)當(dāng)更加妥貼。
在小學(xué)階段,學(xué)生是為老師馬首是瞻的特殊階段,因為他們的是非辨別能力尚在萌芽。用家長的話說就是“老師的話就是圣旨?!彼哉埜魑煌?,字斟句酌,仔細(xì)推敲自己的語言,不要誤導(dǎo)學(xué)生,更不要出現(xiàn)知識性的錯誤。
(作者單位 重慶市酉陽縣龍?zhí)舵?zhèn)希望小學(xué))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