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中讀和寫怎樣才能有效地結(jié)合起來呢?今天我在教學《白鵝》這篇課文第三自然段時找到了切入點。
課堂上,我讓安毅(化名)把這一段描寫白鵝步態(tài)的文字讀給大家聽,白鵝行走的模樣仿佛置身于眼前,就連平時課堂上經(jīng)常溜號的幾個“淘小子”也開始“嘲笑”起了那位高傲的鵝老爺。孫睿(化名)居然還離開座位“搖頭擺尾”地模仿起了鵝的樣子,看來同學們的注意力被白鵝吸引了。既然大家有興趣,我就讓他們再來好好品讀一下這段文字,將感興趣的地方與同桌交流,大家討論得好熱鬧。就在我要走下講臺到學生間巡視交流體會的時候,竟意外發(fā)現(xiàn)了一個用布遮擋的魚缸。出于好奇,我悄悄地將布掀起了一角,“??!”里面怎么有這么多條活蹦亂跳的小金魚呢。原來這是今天科學課上張老師布置同學們帶來的,這些小家伙好像也受到了課堂氛圍的感染,歡快地在水中暢游著。這時,一個念頭突然閃過,本單元的表達不就是要寫一種小動物嘛,這些水中精靈或許能成為學生習作創(chuàng)作的素材。
結(jié)束了巡視后,回到講臺前,我讓學生來匯報剛才的閱讀體會。這次的發(fā)言異常踴躍。學生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地抓住了白鵝步態(tài)高傲的特點。“那么這段文字為什么會這么吸引大家呢?”說完,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個樹干,在上面寫上了“步態(tài)高傲”四個字,接著又畫出了幾個分支,分別寫到“大模大樣、傲然”等詞語?!澳銈兛醋髡邽榱藢懗霭座Z步態(tài)高傲的特點,分別從這些不同的角度,運用對比、比喻等修辭手法來寫,所以這只白鵝的形象才會躍然紙上。同學們,當我們寫小動物的時候,就可以畫出這種樹狀圖抓住小動物的特點來寫?!蔽医又f道。
欣賞完課文、指導完寫法,我神秘地說:“同學們,今天將有神秘嘉賓光臨我們的班級。”“誰呀?”“在哪呢?”班級內(nèi)頓時沸騰了,在同學們充滿期待的眼神中,金魚“先生”和金魚“小姐”被隆重地請到了講臺上。還沒等我開口,大家已經(jīng)抑制不住興奮,暢所欲言了。我趁勢說道:“聽到大家的贊美,相信小金魚心里一定非常高興?!苯酉聛砦易寣W生結(jié)合自己的觀察和想象來寫一寫金魚游動時的特點。巡視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不少同學的紙上也都畫了這種樹狀圖,再看他們的字里行間也緊緊圍繞著金魚的特點流淌出涓涓細流。
通過這次意外的習作指導,我感受到學生之所以能寫得這么好,是他們學會了運用樹狀圖抓住特點描寫小動物的方法,寫起作文就不會覺得難了。
(作者單位 吉林省第二實驗學校)
編輯 王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