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描述]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燕子》一課教學片段。
師:我們再來看看燕子的翅膀有什么樣的特點呢?
生:俊俏輕快。
師:看到這個詞,我又想到了一個動物——老母雞。它的翅膀可以稱作俊俏輕快嗎?
生:不能!
師:那你們覺得老母雞美嗎?(失敗就在這里)
生1:不美,因為老母雞沒有燕子那樣俊俏勤快的翅膀,很笨拙。
生2:我也覺得不美,小燕子的翅膀能夠讓它在空中飛翔,而母雞不能,只能扇動幾下而已。
生3:我覺得很美。雖然母雞沒有燕子一樣的翅膀,但是它也有別的特點啊。它可以下蛋,可以給人類提供食物,貢獻很大,我覺得它就是美。而且它的翅膀也能夠幫助它飛的,只不過飛得不高。
師:這只是少部分人的意見,大部分同學還是覺得燕子的翅膀更加美一些?,F(xiàn)在我們一起把描寫燕子外形的句子讀一讀,讀出它的美。
……
[案例分析]
在這節(jié)課中,我的目標就是讓學生能夠通過具體的文字語言體會出燕子的美麗。為了達成這一目標,我在課堂上還即興發(fā)揮了一把,用其他的動物和燕子比較。到了這個環(huán)節(jié),沒有想到學生卻沒有那么“配合”,不僅沒有完成我的引導目的,還造成我在教學中手足無措的局面。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狀況呢?我想了很多。首先是我的準備不足。教學是一項嚴謹?shù)墓ぷ鳎覀兠鎸Φ氖亲鎳磥淼臈澚?。因此可以說我們教師的肩上肩負著培育人才的重任,這就要求我們對待每一次課不僅要認真,更要充分。其實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我在備課中已經(jīng)想到了,也考慮在什么情況下采用,但是我卻忽略了細化我的設計,事先沒有想好分別應該找哪些例子來與燕子做對比,能讓學生很快很準確地體會到燕子的美麗。備課主要應該是備學生,我們所有的教學設計都是為了幫助、指導學生去更好地學習,所以我認為在平時的準備當中,更多的還是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充分了解,充分收集資料,充分預設,在上課之前就把所有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盡可能多地想象出來,想好對策,這不僅是對學生負責,同時也是教師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對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以及課堂把握能力都是有一定促進作用的。第二點我覺得我的設計意圖不純。這節(jié)課不是一節(jié)“家常課”,有專家聽課點評。對于開課,每個老師都會花點心思,搞出點具有個人特色的設計出來。我的這個對比環(huán)節(jié)可以說就是“開課的產(chǎn)物”。在課后的點評中我意識到我的設計目的也是決定這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當你真正走進課堂,面對學生的時候,很多精彩的環(huán)節(jié)都達不到最初的效果。這是怎么回事呢?我們不應該“為教而教”,我們的一切出發(fā)點應該是學生,我們“為學而教”。有的設計安排表面上很好,但對于學生來講有沒有實用性呢?有些環(huán)節(jié)經(jīng)常成了花架子,空擺設,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我的對比體會文章設計也是一樣,目的是通過對比體會小燕子的美,但是比到后來沒有形成對比或者說比得不到位,有反向?qū)Ρ?,比不出差異就比不出我要的效果,那學生就不能達到我預設的目標。其實后來想想,造成學生這種情況的始作俑者其實就是我,就是因為我的“定向引導”讓學生想到了我沒有想到的。所以這直接導致面對學生的回答,我不知道怎么評價,怎么繼續(xù),只得草草收場。第三點是課堂中的自主性不夠。把課堂還給學生是近年來教學的趨勢。教師其實沒有必要把一切都給學生安排好,畢竟學方法才是課堂學習的重點。完全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找一些例子來對比突出燕子各方面的特點,學生在搜索例子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思考的過程,而且他們絕對不會找出連自己都說服不了的對象來和小燕子作比較的,只要我們的目的能達到又何必在意學生是不是用同一個對象來體會的呢?
一次失敗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給了我課堂上的尷尬,也給了我無盡的收獲,更給我今后課堂教學工作提了醒,“定向引導”雖然失敗了,但是我覺得從個人方面來講,我得到是未來成功的導向。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京市小行小學)
編輯 王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