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選擇合適的繪本故事,開發(fā)出適合低年級閱讀課的學習內(nèi)容以及科學的引導方法,使他們在真正開始“讀書”之前,徹徹底底愛上“讀書”,為提高質量實現(xiàn)素質教育而努力。
關鍵詞:繪本閱讀;橋梁;策略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讓學生變得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這和吉姆·崔利斯的話有異曲同工之妙。
國際調(diào)查委員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IEA)主持的“促進國際閱讀素養(yǎng)研究計劃”提出了檢核的標準:提取特定的信息,進行推論,整合信息和觀點,檢驗或評估文章的特性、發(fā)展意義。依據(jù)這個標準,可以發(fā)現(xiàn)新時代閱讀的特質不只是識字的能力,更需要發(fā)展理解與應用知識的能力,而閱讀力是需要引導的。
剛入學的孩子,他們還處于形象思維占主導的時期,直接進行深度閱讀,不僅會阻礙孩子們閱讀興趣的形成,還會望而生畏、囫圇吞棗。然而,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不容許一等再等。
根據(jù)調(diào)查,低年級孩子手頭擁有大量的繪本,其中不少之前只是以瀏覽的方式走馬觀花地“看了看”,并沒有用心地“讀一讀”。因此,重讀繪本可以通過對圖像的感知,讓閱讀由外在的表象瀏覽發(fā)展成為內(nèi)在的想象與思考的心智活動,為深度閱讀搭建一座牢固的橋梁。
一、開設迷你課,訓練獲取信息和進行推論整合并發(fā)展意義的方法
1.布置教室,建立班級和家庭讀書會
為了創(chuàng)設濃厚的閱讀氛圍,滿足孩子們的好勝心,筆者特地將班級成員分成若干小組,設立組長;并請家長自愿報名,成立家庭讀書會,同樣設立幾位組長,定期開展活動。
“閱讀星空”相當于班級中原來的競賽欄,鼓勵那些熱愛讀書、能力較強的孩子,也要表揚進步較大、全神貫注的學生,從而激發(fā)他們的熱情和興致。
“家庭讀書會”是班級讀書會的有效補充,二者相輔相成,都是進行閱讀訓練、培養(yǎng)良好習慣的平臺。
2.利用課堂,進行閱讀力的訓練
(1)從圖文獲取信息
從閱讀材料中提取信息是閱讀的基本能力,作為后續(xù)推論與發(fā)展閱讀線索的鋪墊。課堂上,筆者較多地挖掘繪本中的線條、造型、構圖、位置、動線、視角、運鏡、比例、顏色、明度、彩度、象征、細節(jié)等因素,培養(yǎng)孩子們良好的圖感能力;并利用描景、敘事、論理、抒情,很好地理解文字所包含的意義。
(2)從圖文信息進行推論
圖和文是繪本的生命,它們在繪本中的關系如同二重奏,互相搭配,以傳遞出完整的信息,演奏出美妙的心靈旋律。單看文字會忽略蘊藏在圖像中的感知線索;只看圖也往往會遺漏文字詮釋的故事信息,或是錯失了延展思維與感受深度的可能。所以,讀者必須從圖文信息中進一步推論,以達到一種完整性。
(3)欣賞繪本的形式表現(xiàn)
繪本雖小,卻五臟俱全,具備了版式、封面、封底、書名頁、內(nèi)文等元素,具有整體感,通過這種形式上的穿針引線,聯(lián)結所有信息,發(fā)展思維脈動,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主旨。
欣賞的范疇也多種多樣:有不同規(guī)格的開本,介紹角色或提供內(nèi)文重要信息的封面,前后互相呼應的蝴蝶頁,揭示重要線索的書名頁,精美有趣的內(nèi)文,別具一格的版面設計,呼應封面的封底。
二、建立“練功坊”,設計各種各樣的閱讀培訓
1.結合手工,制作帳篷本
帳篷本是根據(jù)繪本的主要題旨,然后在心里想好到底做什么,接著請大家思考多面體的規(guī)律,折成多面體。帳篷本上的各個頁面,可以畫畫,也可以寫文字。
2.根據(jù)題旨,繪畫閱讀地圖
“閱讀地圖”是分享閱讀體驗的一種方式,充分發(fā)揮了低年級孩子愛想象、愛畫畫的特點,滿足當時一吐為快的“愿望”。
3.開設“舞臺”,演一演有趣的繪本
我校“小雪花”藝術節(jié)每年都有一個課本劇表演,因此青年教師都應該配合孩子們的表演。每當“演戲”的時候,場上興致勃勃;場下掌聲不斷。
4.教給家長和孩子選擇繪本的方法
根據(jù)英國作家錢伯斯的“閱讀循環(huán)圈”理論,“選書”本身就是閱讀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低年級的學生,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識字量增加了,大部分學生對閱讀感興趣,放學回家,做完作業(yè)后愿意拿起書,能干的幾個可以借助拼音把一個故事的大意把握住,并簡單地講來聽聽,引導他們一起參與挑選可以進一步激發(fā)閱讀的積極性。
5.利用投影,為孩子大聲朗讀繪本
平時上課時,講的時間長了,孩子們有些累了,我就給他們講個故事,有時故事由我來選,有時我讓孩子們自己選,他們把自己喜歡的書拿到學校來,從書里選自己喜歡的故事,由我來講,孩子們聽到自己喜歡的故事由老師來講,心里美滋滋的。
六一那天,我給孩子們講了《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這本繪本,他們聽得很認真,有的同學不由自主地站了起來。當故事講完時,孩子們還意猶未盡,于是我對他們說:“有人想借閱這本書嗎?”很多小手霎時間高高舉起。
為了給更多的孩子創(chuàng)造成功的平臺,我們?nèi)∠嗽戎等瞻嚅L的提法,改成“閱讀小班長”,每天輪到的孩子講故事或者讀給同學們聽。班隊課上,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紅紅火火的故事會,故事長短不計較,講得好壞也不打分,誰都可以敞開心扉大講特講。興致高漲的時候,我們甚至會臨時排演一個課本劇,讓孩子們痛痛快快地演一回。久而久之,閱讀后各種各樣的“玩法”也如雨后春筍般多了起來,每玩完一次就又投入了新一輪的閱讀。
三、利用各種平臺,經(jīng)常性地提供閱讀書目,分享讀后感想
利用QQ群,我以親身體會講明閱讀的重要,并提供一些適合大聲朗讀的書——《白雪皇后》《大頭妹》《爺爺一定有辦法》《7號夢工廠》等。
低年級小學生家長接送頻繁,我班的競賽欄——《閱讀星空》和教室門口的《班級快訊》是許多家長爭相觀看的欄目,家長的積極配合在孩子課外閱讀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假期里,我們還特地設置了一張閱讀任務單,收獲頗豐,不少孩子去書店的次數(shù)多了,對繪本的理解也逐漸深入。
“像呼吸一樣自然地閱讀”,這是閆學老師寫在《中國教育報》上的獲獎感言,我把它抄在這里,送給自己,鼓勵自己也能成為一個真正的閱讀者,在閱讀中呼吸,在閱讀中生長智慧。并且全身心地投入閱讀推廣,成為小書蟲們的領路人,我決心和孩子們一起成長!
(作者單位 浙江省上虞市實驗小學)
編輯 斛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