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提問是英語教師在教學中經(jīng)常使用的一種方法。有效的課堂提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尋找問題的答案,從而能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提高課堂效率。因此,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重視提問,探究提問的策略,使學生更好地發(fā)展。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提問;策略
小學英語是學生學習英語的起始階段,也是最重要的階段。如果學生在小學英語學習中沒有打好基礎,不僅影響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還嚴重影響今后的學習。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時必須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英語。英語教學方式是非常多的,其中最有效也是經(jīng)常用的是提問法。課堂提問是一個設疑、激趣、引發(fā)思考的綜合性藝術(shù)。教師通過課堂提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應積極探索課堂提問的策略,靈活采用多種課堂提問方法,使教學達到最優(yōu)化。下面,筆者對此淺談幾點自己的見解,不正之處還望廣大同仁斧正。
一、有效提問的含義及優(yōu)勢
問題是否有效關(guān)鍵是看其能否使人產(chǎn)生一種懷疑、困惑、焦慮、探索的心理狀態(tài)。有效的提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因此,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設計有效的提問,使學生積極思考,獲得發(fā)展。教師應適時地提出問題,并給予學生多角度、多層次的啟發(fā),就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有效的提問可以幫助教師檢查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從而使教師根據(jù)反饋信息及時調(diào)整教學計劃,提高教學效率,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
二、有效提問的策略
1.面向全體學生
在傳統(tǒng)教學中,大多數(shù)教師喜歡指定幾個學生回答問題,或者讓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回答,忽略了其他學生。教師這樣做,會讓一部分學生覺得事不關(guān)己,不用主動去思考,從而使他們不再認真學習,甚至會使他們產(chǎn)生厭學的心理。新課改理念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的主人。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提問時要面向全體學生,考慮學生的差異性,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所以,我們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使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如,對于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教師可以提出拓展類的問題,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發(fā)展;對于學習成績中等的學生,教師可設計逐漸提高的問題,使學生一步一步地得到提高;對于學困生,教師應設計基礎題,使他們都能回答上來,獲得成就感,產(chǎn)生學習的信心。此外,教師應考慮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使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這樣,學生才能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2.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边@就告訴我們,只有學生對知識感興趣,才能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去獲取知識。所以,我們教師在提問時也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去分析、解決問題。因此,教師必須充分考慮教材和學生心理特征,設計富有趣味性、啟發(fā)性、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促使學生去積極思考,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
3.把握恰當?shù)臅r機
教師在提問時應把握好時機,最好是在學生感到困惑,想要弄清楚,但又弄不清楚,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但又說不出來的時候,這就是所謂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學生只要在“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不達”的憤悱狀態(tài),才能更積極地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獲得全面的發(fā)展。教師在提出問題后,不應馬上讓學生回答問題,而應給學生留出思考的時間,使所有學生都積極主動思考,探尋問題的答案。一般情況下,教師給學生留3~5分鐘時間最為合適。這樣既不占用太多的課堂教學時間,又不會因為時間太長使學生想其他的事情。如果問題太難,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但在進行小組討論時,教師應注意讓每個學生都有任務,都參與到討論中來。同時,教師應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中出現(xiàn)的問題,引導學生正確的思考方向,使學生尋找到問題的答案。
4.提問要體現(xiàn)開放性
課堂提問一般是由教師提出的,這樣教師會在心底設定問題的答案,有些教師當有學生回答出正確答案后,便對其他想要回答的學生視而不見。這樣不僅打擊了學生的回答積極性,還使得有不同意見的學生無法得到表達,為以后的學習埋下了隱患。而新課改要求教師設計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允許學生對問題提出自己的異議,并鼓勵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因此,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注意問題的開放性,不要設定唯一的標準答案,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思考,獲得更全面的認識。
5.提問要與恰當?shù)墓膭钚栽u價相結(jié)合
學生在回答完教師的提問后,最希望的事情是自己的回答是正確的,可以得到教師和同學的認可。這時,如果教師適當?shù)剡M行鼓勵,不僅能使學生感到成功的喜悅,還能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課堂問答。而如果教師批評指責學生,就會使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傷害,扼殺其學習的積極性,甚至會使學生產(chǎn)生厭學情緒。因此,教師應在學生回答完后,根據(jù)其表現(xiàn)情況選用不同的評價用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 教師可采用“ Wonderful”“Great” “Very good”“Good”“Well done”“Not too bad”等口頭表揚的方式,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總之,課堂提問是教師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若能有效提問,可以使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分析、解決問題。因此,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應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從而充分發(fā)揮提問的教學功能,使教學達到最優(yōu)化。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qū)浦河實驗學校)
?誗編輯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