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創(chuàng)新是民族、國家發(fā)展的靈魂。21世紀大力提倡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創(chuàng)新教學已經成為實施新課程目標的首要,在小學教學中,語文課的教學創(chuàng)新已經開始。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如何在教學實踐中進行創(chuàng)新進行探討和分析,希望為小學語文教師在未來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提供幫助。
關鍵詞:創(chuàng)新;素質教育;實踐;小學語文
小學語文是學生從啟蒙教育開始就接觸到的基礎學科之一,是提升國民素質的基礎。語文教學的成功與否影響到我國國民整體的素質,甚至影響到我國的經濟發(fā)展及在國際社會上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禮儀之邦的形象。小學語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是新時代的需要,如何針對小學生自身心理發(fā)展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教師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使之真正落實創(chuàng)新教育,成為當前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一、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有的小學語文教學中,仍舊以教師主導課堂,學生被動地學習接受教師灌入語文教學中的字、詞,盲目地做語文練習,死記硬背教師給予語文問題的正確參考答案為主。這種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開發(fā),造成學生學習效率不高,學習興趣不濃厚,學生被動地去學習造成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差;在語文教學中過分的注重學科知識,忽視語文綜合知識的學習。
二、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教學理念,注重語文課堂氣氛
1.將創(chuàng)新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導向
首先從教學理念開始,在注重小學語文基礎知識學習的同時,提倡學生在課堂上開拓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實際的語文教學活動中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這門學科的興趣,使學生從“被動學”到“主動學”再到“積極去學”的思想轉變。在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們積極去思考語文新的知識點,養(yǎng)成勤思考,愛思考的良好習慣。
2.鼓勵學生在課堂中求同存異,敢于提出自己的質疑
教師應該在主導課堂的同時將課堂交給學生,允許學生在教學觀點中有自己獨特的觀點,并時常鼓勵學生對不理解的語文知識及觀點提出質疑,還可以通過課堂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辯證,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課堂氣氛,用分組積極討論的方式帶動學生積極學習探討的熱情。
3.在小學語文課文教學中可以采用設情入景的方式引導學生進入課文角色的表演,在學生的表演中融入所要學習的語文知識點,讓學生在快樂的表演中掌握應該學到的知識,將枯燥的課堂教學轉變成課堂表演。然后通過分角色朗讀課文的方式深入了解課文內容,更一步地引申課文中心思想教育學生。
三、利用現代教學資源,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教學
在當今的高科技社會,現代多媒體教學資源極其豐富,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利用電腦、視頻、圖片、網絡進行教學,網絡本身對學生就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在進行課文講授的時候,可以找到與之配套的教學小故事幫助學生深入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在語文的課堂中快樂地學習,更好地掌握新知識。
語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在于經過教學實踐去摸索,教師要結合以往的教學經驗,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適應現代社會對教育發(fā)展的新要求,教師應該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教學素質,率先轉變陳舊的教學觀念,教師作為教育的實施者要走在教育的最前沿。
參考文獻:
[1]紀彩霞,李武.讓語文教學充實而靈動起來:讀《于永正語文教學實錄薈萃》心得[J].山東教育,2011(Z1).
[2]王麗平,羅洪章.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靈性點滴談[J].新課程:教研,2011(06).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寧城縣必斯營子
總校石佛中心小學)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