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已進入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的21世紀,以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通訊手段開始廣泛應用于社會中的各個領域,在教育領域中也受到眾多教師的青睞,因為多媒體技術與傳統(tǒng)的教學工具相比,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它可以同時把聲音、圖像、圖文等結合在一起,把教材中的內容以更加直觀和形象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
關鍵詞:小學語文;多媒體技術;應用
著名心理學家赤瑞特拉做過一個關于人類獲取信息來源的實驗,就是人們都是通過哪些途徑來獲取信息的。經(jīng)過實驗證明,人們獲取信息來自視覺的占83%,聽覺占11%,嗅覺占3.5%,觸覺和味覺各占1.5%和1%。而多媒體技術至少包含了其中前兩項:能同時調動學生視覺、聽覺等感官,當然教學效果也要好得多。下面,我們就具體談一談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應用。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語文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tǒng)教學工具之所以被多媒體技術所代替,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它給學生的感覺只是靜態(tài)的,但是小學生因為年齡小,注意力不易集中,如果讓他們通過老師的口授語言去理解所學內容的深刻含義,是有一定難度的。而多媒體技術則可以把教學內容以立體的形式展示出來,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學習情境,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西湖》這篇文章時,光靠口頭語言的描述學生還是不能真正感知西湖的美,如果我們利用多媒體放映幾張西湖的圖片,再播放有關介紹西湖美景的視頻,這樣就能把課文中的情境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了。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小學生的朗讀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語感、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一項重要內容。而且低年級學生主要就是模仿學習,如果老師帶領著朗讀,因為有的老師音準等也存在著問題,很有可能會誤導學生,但是如果我們運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播放課文錄音,則會起到不一樣的效果,因為錄音中音調、停頓、速度、節(jié)奏等都很正確和標準。比如識字中《b、p、m、f》一課,里面有一副情境圖,還配有一首語境歌,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這首語境歌,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就會模仿其中的節(jié)奏,并進行跟讀,這樣學生就會感受到這首語境歌的韻味美,不僅能提高自身的朗讀水平,還能為以后的朗讀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jù)教材內容,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根據(jù)眼中的景象,去進行仔細的觀察和豐富的想象,從而使學生對課文有更深層次的理解。比如學習《美麗的南沙群島》這篇課文時,我們該怎么做才能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南沙群島的美麗呢?我對這篇文章的學習作出了以下設計:
(1)用多媒體播放課文朗讀錄音,把學生真正帶入到課文情境中。(2)學習最后一段時,播放幾張南山群島的照片,老師進行講解,讓學生觀察這些圖片然后進行討論,并展開豐富的想象力去感受南沙群島的美麗。(3)讓學生自己進行課文閱讀,以此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這樣一來,不但在視覺上給了學生美的享受,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綜上所述,多媒體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給小學語文課堂帶來了很多歡樂,它對提高我國小學語文教學質量起著重要的作用。它不僅能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質和語文水平,同時也能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水平,我相信,只要我們對多媒體技術繼續(xù)進行合理的運用,它一定能在教學中發(fā)揮更大更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鄭艷群.漢語多媒體教學課件設計[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9.
(作者單位 江蘇省濱海縣八巨鎮(zhèn)中心小學)
編輯 張 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