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蘇教版教材中敘事性散文所占比例很大。這些文章為了給讀者回味的空間,某些地方寫得簡短、精煉,文章的一個詞語、一句話,甚至一個標點都能讓讀者在讀中感悟。我們可以巧妙借助文本中的留白,在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補充留白,或進行合理構想,或補充省略的情節(jié),或把簡單的部分具體化,進行寫話訓練。給學生搭建一個鍛煉寫話能力的大平臺,讓學生有話可說,有東西可寫。
關鍵詞:閱讀教學;作文訓練;多媒體;補白;擴白;仿白;續(xù)白
“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應的空白。“留白”一詞最早源于國畫,國畫中常用一些空白來表現(xiàn)畫面中需要的水、云霧、風等景象,這種技法比直接用顏色來渲染表達更含蓄內斂。留白以無襯有,以有襯無,有無相應,反見其妙。文學中的留白也是如此,給讀者留下一些思考、想象的空間。留白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境界。
在蘇教版教材中敘事性散文所占比例很大。這些文章為了給讀者回味的空間,某些地方寫得簡短、精煉,文章的一個詞語、一句話,甚至一個標點都能讓讀者在讀中感悟。著名教育家崔巒說過:“要把作文訓練輻射到閱讀課上。在閱讀課上,要有習作訓練的意識和策略。”我們可以巧妙借助文本中的留白,在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補充留白,或進行合理構想,或補充省略的情節(jié),或把簡單的部分具體化,進行寫話訓練。給學生搭建一個鍛煉寫話能力的大平臺,讓學生有話可說,有東西可寫。
一、文本凝練處補白
敘事性散文為了留給讀者回味想象的空間,文中的有些內容在描述時會用簡短、精練的詞語帶過,這往往是情感的凝聚點、思想的閃光處,激活學生思維火花的最佳切合點。在教學這樣的段落時,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把寫得凝練的地方擴充具體。如蘇教版第七冊《珍珠鳥》開篇便是:“真好!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薄罢婧谩币辉~獨立成句,脫口而出,有著無法抑制的興奮,喜愛之情,表達了作者對朋友送的珍珠鳥非常喜愛。此處,我們可以讓學生思考,當作者看到朋友送給他一對珍珠鳥時心情是怎樣的,又會有怎樣的動作神態(tài)呢?接著利用多媒體出示一組珍珠鳥的圖片,這樣更能激起學生對珍珠鳥的喜愛,然后再練筆就水到渠成了。其中有一個學生是這樣寫的:“當看到朋友送的珍珠鳥放在桌子上,我高興極了,圍著鳥籠,繞著桌子,從這邊繞到那邊,手指想伸到籠子邊摸摸,但又縮了回來,怕驚擾了這對可愛的小鳥。于是我踮著腳,背著手又繞著鳥籠走了一圈。我該怎么安放這對可愛的小家伙呢?想著想著,我不禁摸了摸下巴。剛想拍手,又趕緊把手收了回來,怕嚇壞了這對害羞的小家伙。”還有個學生這樣寫道:“看到桌上的兩只小珍珠鳥我高興極了,我一下跑到了桌子邊,朝它們看了又看。開心得合不攏嘴了?!边@樣的訓練,不但深化了學生對文本中語言文字的理解,提高了閱讀質量,也創(chuàng)造了一次學生寫話的好時機,更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可以說是一舉兩得。教師要特別重視巧妙利用這些語言凝練處的留白,同時利用多媒體給學生營造一個想象和創(chuàng)新的空間,讓學生在文本留白處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這也與作者進行了一次情感的交流,同時又對文本進行了一次個性化的解讀。
二、文本標點處擴白
敘事性散文中的省略號,表面看看是個簡單的標點符號,它卻省略了許多內容,讓學生在深刻理解文本的情況下,展開自己想象的翅膀,徜徉在自由的寫作王國。比如蘇教版第八冊《第一次抱母親》第五段中“可是,我忽然看見,有兩行淚水從母親的眼角流了下來……”可以讓學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說說它省略了什么。接著適時地利用多媒體出示“兒子抱著母親,母親流淚”的深情畫面,這樣更能讓學生感同身受,然后讓學生看著畫面寫一寫,進行心理描寫的訓練。有一個學生寫道:“我的辛苦沒有白費,當我病得不能動的時候還有我的孩子,還有他堅實的臂膀把我摟在懷里,我真是太幸福了,就算現(xiàn)在死神把我?guī)ё呶乙矝]有遺憾了。我想告訴你,不論你長得多大,不論你離我有多遠,在我心中你永遠都是我最愛的孩子?!边€有個學生寫道:“我的孩子真是個孝順的好孩子啊。孩子溫暖的懷抱給了我愛的力量,讓我有更多的勇氣來戰(zhàn)勝病魔。無論戰(zhàn)勝病魔的道路有多艱辛,有多坎坷,我都會去努力的。孩子放心吧!為了你們我也會堅強地活下去的?!边@樣的寫話訓練,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了拓展,表達能力得到了提升,寫作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敘事性散文中的省略號留白是中段年級學生寫話訓練很好的載體。
三、文本典型處仿白
大教育家葉圣陶說:“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就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睌⑹滦陨⑽挠性娨话愕恼Z言。當學生學習課文產(chǎn)生豐富的情感體驗時,依托教材為他們選擇寫話的題材,就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寫話的興趣,使學生倍感熟悉與親切,他們能在一吐為快中輕輕松松完成與作者情感的對話與交流,于暢所欲言間實現(xiàn)對文本的個性化演繹。在閱讀教學中我會把課文中部分優(yōu)美的語句變一下形式,它就變成了一首小詩。如在教學蘇教版《槐鄉(xiāng)五月》時,我利用多媒體把表現(xiàn)花香的句子“嗡嗡嗡……小蜜蜂飛來了,采走了香的粉,釀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們跑來了,籃兒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裝著喜盈盈的滿足”變成了
“嗡嗡嗡……”“啪啪啪……”
小蜜蜂飛來了,孩子們跑來了,
采走了香的粉,籃兒挎走白生生的槐花,
釀出了甜的蜜。心里裝著喜盈盈的滿足。
然后出示給學生看。先讓學生想象這樣美的、這樣香的槐花還把誰吸引來了呢。接著多媒體出示開滿槐花的大槐樹,讓學生聽聲音:鳥鳴、風聲、各種小動物美妙的聲音。通過這些圖片和聲音,更好地開啟了學生想象的翅膀,學生一首首優(yōu)美的小詩就這樣誕生了。
“唧唧唧……” “呼呼呼……” “喵喵喵……”
小鳥飛來了, 微風吹來了, 小花貓跑來了,
帶走了花的香, 帶走了片片花瓣, 圍著槐樹奔跑著,
留下了美妙的歌聲。留下了陣陣花香。留下了盡情的歡樂。
雖然這樣的詩句很稚嫩,但對中年級的學生們卻是難能可貴的。寫話,也隨之實現(xiàn)了真正的“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因此,我們教師要深刻解析文本,充分挖掘文本中的典型處留白,或加以變形,或直接應用,再巧妙地與多媒體相結合。只有這樣,學生想象的翅膀才能越飛越遠,寫作的自由空間才會越來越大。
四、文本結尾處續(xù)白
有些敘事性散文雖然已經(jīng)結尾了,卻意猶未盡,留下了耐人尋味的“空白”,給人以深思遐想的余地。這就需要我們在結束語文教學的時候善于恰當?shù)刈プ×舭?,在學生深刻理解文本內涵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利用已感知的材料,以已有的形象為基礎展開想象,使故事情節(jié)延伸發(fā)展,給學生創(chuàng)設寫話訓練的多維空間。例如教授蘇教版第七冊《珍珠鳥》最后一部分“信賴,不就能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嗎?”讓學生充分理解美好境界的含義后,在多媒體上播放一組動物與動物、人與動物、人與人之間親密無間的畫面,然后進行寫話訓練。有個學生是這樣寫的:“只有相互信任,友好相處,互相幫助,我們班的同學才能快樂地生活在四(1)班這個溫馨的大集體里。”還有個學生這樣寫道:“只有我們善待廣場上的白鴿,那些可愛又膽小的小東西才會充分信任我們,才會和我們在廣場上隨著音樂一起翩翩起舞,才會和我們一起玩耍?!苯o學生架設了橋梁,學生想象的天地就無限寬廣,利用好文本結尾處的留白,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而且還加深了學生對文本本身的理解,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使閱讀訓練與寫作訓練相得益彰。
在敘事性散文的教學中,我們要充分挖掘、巧妙利用各種留白,指導寫話訓練。學生們的寫作興致就會越來越濃,寫作水平也會越來越高。總之,語文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必須善于抓住文本“留白”,充分利用“留白”,以及適時巧妙地利用多媒體,讓學生的寫話水平在這種留白藝術的課堂教學中得到真正提高。
參考文獻:
陳傳敏.談閱讀教學中的留白藝術[J].語文教學,2005.
(作者單位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qū)胥口中心小學)
編輯 劉俊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