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實施后,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努力學習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就如何提高教學有效性有幾點粗略的認識,首先作為語文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業(yè)務素養(yǎng),認真學習教學技巧,提高教學效率;其次,針對學生,要合理利用小學生心理特點,提高學習興趣,多種方法并用,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語文;教材;教學;興趣
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工作的核心,是所有從教者最為關心的。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提高,亟待解決。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略談幾點陋見。
一、合理整合利用教材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教學不是簡單地傳遞、灌輸書本知識,而是結合具體教育情境批判地、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教材的過程,其間涉及教材內容的調整和加工、教材資源的整合和教師自主開發(fā)教學資源等?!边@就要求語文教師加強教材的二度開發(fā),合理“利用”教材,而不僅僅只是“教”教材。
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卻很少在教材的處理上下工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需求以及主體參與,課堂會顯得沉悶、嚴肅、過于死板。如,《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此文要教會學生正確認識父母之愛,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同時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人物外貌、語言、動作和心理描寫來表現(xiàn)父母之愛的。我首先結合實際,營造氣氛。先給學生放“5·12地震”中的視頻材料,把大家?guī)У降卣瓞F(xiàn)場,然后給大家講地震中發(fā)生的感人事跡,把學生身體里感性的神經調動起來,然后讓學生在反復吟誦中領悟本文所表達的情感。以現(xiàn)實的情感影射書本的情感,將書本的情感變成學生自己的情感。
二、利用學生心理特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科學家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一旦對某件事產生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去研究、去學習,并能取得較好的成績。所以,作為語文教師,要想提高教學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就要想辦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結合小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在意外界評價的心理特點,語文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利用這兩點。
首先,小學生的好奇心決定他們對未知的事物充滿疑問,想探知究竟,針對這個特點,語文教師在授課伊始,要有意識地設置懸念,讓學生產生迫切想知道結果的沖動,然后集中精力聽下文。
其次,小學生非常在意老師和同學對自己的評價,他人的鼓勵和贊揚能使他們更加積極努力地證明自己。針對這一特點,語文教師要多在課堂上正面地鼓勵和肯定學生。我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經常受到表揚的學生在課堂上表現(xiàn)得更積極主動,并且成績提升得較快,也對語文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旦產生興趣,就會持久地付出努力。所以,語文教師要把握好度,表揚與否以及用什么樣的語言評價,都要斟酌好。
三、教學目標具體化
美國當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學家布盧姆說:“有效的學習始于準確地知道要達到的目標是什么?!弊鳛檎Z文教師,在教學語文課文之前和備課之前,必須得弄明白最重要的一項:教授本節(jié)課,我要讓學生學會什么,我要達到的結果是什么?或者更細致一些的教學目標都有哪些?教學目標主要可以概括為:知識與技能、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在確定教學目標的內容和范圍時,教師一定要考慮這三個方面,不可缺少。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又要有不同的側重點,這就要求教師對課程大綱認真分析,對教材認真研究,在全面了解的基礎上,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列出這些教學目標后,針對每一項教學目標進行教學設計。
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變“被動的教”為“主動的學”
魏書生老師說:“教師不替學生說學生自己能說的話,不替學生做學生自己能做的事,學生能講明白的知識盡可能讓學生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從內心產生動力,并能持久學習。比如,利用現(xiàn)代化手段多媒體,給學生展示課件,使課本的內容更加直觀、形象、生動、易于理解和掌握。同時,語文教師要多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給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的條件??稍陬A習及課后復習作業(yè)中,讓學生自己搜集相關材料,或者通過細心觀察總結,然后在課堂上分享、學習。既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同時自己動手搜集或親身經歷的,又會印象深刻,不容易遺忘。真正做到變“被動的教”為“主動的學”,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師職業(yè)生涯中需要不斷思索總結的核心問題,它是教學的生命。我們必須以新課改為指導,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完善、創(chuàng)新,科學熟練地運用到教學過程中,才能真正做到提高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李曉文,王瑩.教學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肖成全.有效教學[M].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作者單位 南昌師范附屬實驗小學教育集團紅谷
灘分校)
編輯 陳鮮艷